搜尋此網誌

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

“超級細菌”一直存在 是濫用抗生素造成的

“超級細菌”一直存在 是濫用抗生素造成的
孔瑤瑤
2010年08月28日10:17
來源:《北京晨報》

 就在世界衛生組織剛剛宣布甲流大流行結束之后,一種被誤讀成病毒的金屬?“NDM-1”又被推上風口浪尖。“致死性”、“超級細菌”、“無藥可治”……在領教過SARS和甲流的威力后,人們對“NDM-1”以及由它帶火的“超級細菌”概念也變得“超級敏感”。為此,晨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感染和臨床微生物科主任曹彬,請他為大家對“超級細菌”進行全面的解析。

  “超級細菌”一直都存在
  “NDM-1”既不是一種細菌,也不是一種病毒,僅僅是腸杆菌科細菌產生的一種金屬?。細菌可以產生多種?,這些?會破壞不同的抗生素,NDM-1不過是其中一種,隻不過是對抗生素破壞能力比較強的一種。

  腸杆菌科的細菌是產生NDM-1型?的主要菌類,產NDM-1型?的細菌可以通過泌尿系、腸道、呼吸道和血流等多種途徑感染,引起血流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以及傷口感染。

  這種細菌通過醫院的常規細菌培養、鑒定和藥敏方法就可檢測出來,但由於它對包括碳青霉烯類在內的幾乎所有抗生素耐藥,因而治療起來會比較困難,這也正是為何將這種細菌稱作“超級細菌”的原因。

  難治,並不意味著“無藥可治”。事實上,我們發現,目前替加環素和黏菌素這兩種抗生素對這種?還是有抑制作用的,超級細菌“超級”的地方就在於可以用來抑制它的抗生素太有限了,導致我們用藥的選擇余地變小,而不是說這種細菌的致死率高或傳播性有多高。其實,類似具有超強耐藥性的“超級細菌”還有很多,比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杆菌、銅綠假單胞菌等。

  大家要弄清楚一點,“超級細菌”並不是隨著產NDM-1型?的細菌被發現才出現的概念。細菌存在於自然界的歷史要遠遠長於人類,多重耐藥細菌一直就存在,特別是抗生素出現以后。我國各級醫院的臨床醫生,特別是感染性疾病科的臨床醫生每天都在和與產NDM-1型?的細菌一樣的耐藥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作斗爭。

  “NDM-1”的出現是濫用抗生素造成的
  人類在數十年中一直在不斷地去發現、研制各種新的抗感染藥物,一個新型抗生素從研發到上市需要花費數十億人民幣,花費10余年時間。抗生素的濫用無疑加速了這些人類辛辛苦苦研制出的有效藥物。在這場人與耐藥菌的競爭中,最終勝出的有可能是細菌。細菌是單細胞生物,因為數量巨大,繁殖能力強,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比人要強。

  不管醫生還是患者和家屬,對待感染性疾病都需要一種平和心態,多一些寬容,“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抗生素絕對不是“靈丹妙藥”,不能期待一次點滴就“藥到病除”。在抗生素的使用上,也要有平和的心態,更需要寬容,給抗生素“減負”,如果不是細菌感染,就可以不用抗生素,更不能片面追求高級抗生素。

  對“NDM-1”的重視緣於對感染病的忽視
  產NDM-1型?的“超級細菌”被各國媒體曝光后,一度引起人們的恐慌,甚至擔心這種“超級細菌”會像當年的SARS冠狀病毒或甲型H1N1流感病毒那樣大范圍傳播。

  細菌和病毒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病毒並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它一定要寄生在細菌或細胞裡才可存活、繁殖,而細菌類似於人體細胞,可以獨立進行繁殖。

  細菌感染和SARS、甲流等病毒感染的途徑完全不同,所以不應該拿這兩者做類比,產NDM-1型?細菌不會像SARS病毒或甲流病毒那樣通過空氣傳播。

  國外因產NDM-1型?細菌致死的病例多是由手術感染導致的,這種細菌引起的是感染性疾病。一般來說,所有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人體疾病都叫感染性疾病,包括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SARS和甲流都是感染性疾病,但根據我國防控政策的需要,將它們劃歸為傳染病的范疇。傳染病在我國並不是一個學術上的概念,而是根據國家的防控政策,從感染病中選出一些特定的疾病歸類為傳染病,實際上,在國外,感染病和傳染病並沒有像中國這樣涇渭的分明。

  在我國,對傳染病的宣傳力度和關注度要遠遠大於感染病,這導致了人們對危害性更大的感染性疾病反而有所忽視,沒有足夠的了解。

  媒體和公眾此次對NDM-1型?的高度關注恰恰說明了這一點。當然,這其中也有感染科醫生的“失職”,沒有更早地通過媒體宣傳耐藥菌感染的防治,沒有給普通民眾以科學的“科普宣傳”。但從另外一個層面,也反映出媒體太關注於SARS、H1N1這樣的“傳染病”,反而對於更加常見的“感染病”關注不多。

  晨報記者 孔瑤瑤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2569011.html

小醫院成濫用抗生素重災區 藥店賣抗生素不問處方

印度:"超級病菌"開始在新德里蔓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