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8月26日星期四

選舉政治中的隱憂

台灣來鴻:選舉政治中的隱憂
王超華
更新時間 2010年 8月 26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11
台灣自由撰稿人
花博和五都選舉,呈現出台灣內部互相矛盾的兩個面相。

這個夏季的台北街頭,造勢的氣氛撲面而來,將公共視線聚焦於今年年底的兩大事件:預定於今年十一月到明年春季舉行的台北世界花卉博覽會,和年底即將舉行的「五都」選舉。

我上班路上,兩邊各有一片地,原來碎碎分割,都是附近居民的小菜園。幾個月下來已經改觀。一邊成了公共休憩綠地,另一邊竟在山腳下建起巨大花房,新栽的樹雕和盆景已經開始吐蕊。

最近在花房側面突兀聳立起來的三四幅大型廣告牌,卻和花博沒什麼關係。對著過往車輛和行人招手微笑的,是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市長、議員候選人。選戰開場了。

花博和五都選舉,呈現出台灣內部互相矛盾的兩個面相。花博對外,台灣顯示著自己的開放心態和熱情友好。選舉對內,民調和選情預測上錙銖必較,文宣和政評劍拔弩張,在在糾結於兩大政黨選票之爭,倒好像世上再沒有別的重要議題了。

惡質選舉政治,使得執政黨官員面對社會批評時,竟能坦然回答:這是上任政府的決議,我們只是繼續執行——莫非政黨立場只在推卸責任?難道不需要對社會有所交代?心態的封閉令人震驚。

惡質選舉的重商傾向

不消說,惡質選舉政治並不僅限於執政的國民黨,在野大黨民進黨同樣是眼睛緊盯選票。無論是選戰中還是立法院平時議事,兩黨爭相求利、同時忽略社會願景的狀況,時有發生。

例如,年初立法院辯論產創條例和稅改時,兩黨互相叫勁,比著誰能為工商財團和高收入階層帶來更多減免,造成目前人均稅率偏低而薪資稅收佔總額比例奇高,且政府負債運行的結果。最近行政院主計處公布數據,台灣基尼指數雖然仍在0.4%以下,比大陸接近0.5%的情況要好很多,但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也引起社會批評。論者重提稅改時,兩黨對此卻都避而諱言。

再如,苗慄縣徵用大埔農地,出動「怪手」鏟除即將收獲的穀物,引發全社會震驚。但就在農民夜宿總統府前抗議之時,兩黨在立法院輕易放棄辯論,草率通過有減損農田、加速城鎮化隱憂的「農村再生條例」。條例保證的1500億台幣政府投資,普遍認為主要將由地方財團和政治派別勢力受益,農民對此並沒有直接發言權。

行政獨大是制度原因

苗慄大埔毀田事件,同時暴露出惡質選舉政治在制度上的成因,是台灣政體長期以來的行政獨大。

「怪手」毀田和夜宿抗議之後,雖經行政院長吳敦義幾次出面協調,但苗慄縣府仍然持續開挖,原進駐廠商並未要求的大埔農地,如今已是建築工地。眼看家園不保,一位老婦服農藥自盡,也未能改變農民自救會在整個事件中的劣勢地位。

由於此案和各地多起類似案件,不少學界人士已經開始檢討,為什麼台灣的《土地征收條例》不能保護人民私有財產。如果從選舉政治來看,政治人物一旦當選行政首長,只要在最低限度上能夠聲稱是「依法行政」,社會輿論其奈我何!

一旦經過了選舉程序,行政機關似乎天經地義地代表了社會公益,這恐怕是台灣民主深化的障眼迷思之一,也是目前行政偏袒財團利益卻難以糾正的根源之一。

財團利益不等於公益

台灣政黨政治有民粹傾向,早已名聞天下,兩黨之間也不乏互相攻擊民粹的言辭。但其中袒護財團利益的傾向和內幕,卻還遠遠沒有得到充分揭露,更缺少深刻辯論。兩黨政治人物在這方面也都頗為「敢言」。

最近高等行政法院裁決中部科學園區三期環境評估不符程序,必須立即停工。總統馬英九表示不滿,認為事關信賴保護利益。從選舉政治的角度看,這種說法似乎假定:民選政府「當然」代表公共利益,民眾必須服從行政,才能維護政府誠信。設若如此,則一張選票,就出賣了底層民眾和公共輿論所有干預政治的可能性。

此外,年底選戰剛剛揭開帷幕,候選人發言已經是咄咄逼人。不止一位參選者,指責對方招商引資缺乏誠意;台灣首富郭台銘的名字頻頻出現在競選演說中,能否為他和其他財團提供更好的優惠,成為地方經濟發展願景的指標。這樣的招商引資究竟是否能有益鄉里,卻沒有扎實的辯論和證明。

新聞監督的層次缺陷

長期關注農地征收問題的學者徐世榮指出,徵地背後的深層原因是農地不課稅,地方政府要增加收入,改變農地性質,成為最簡捷也是最有增收潛力的方式。工業區開發僅是個幌子。

可是這樣的分析卻很難見諸報端。民間團體和政府機構上周末聯合召開土地征收座談會,徐世榮痛陳農民找不到說理的渠道,無數地方自救會的電話打到學者辦公室。

我不禁聯想到朋友對台灣新聞的抱怨:這樣一個小島,竟有7家新聞電視頻道,24小時滾動播放。可是,在這樣密集的新聞播放中,卻幾乎看不到任何深度調查。不要說西方媒體,即便是在大陸的持續政治高壓下,多年來也延續著一條報告文學開創出的深度調查傳統。為什麼台灣的言論自由,卻不能滋生出民主政治必不可少的深層新聞監督呢?

面向世界的台北花博開展時,很希望台灣的選舉政治也能夠有面向世界、更為開放的新氣象。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indepth/2010/08/100826_twletter_election_politics.s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