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4月23日星期六

孔家洋媳婦:入家譜很自豪

孔家洋媳婦:入家譜很自豪
2011年4月22日,星期五-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2:42
BBC的英倫網
林杉
孔珍妮一家(左起):孔珍妮,公公孔德墉,兒子孔垂旭,丈夫孔維眾。

孔子第七十九代直系子孫孔垂旭本週四(4月21日)前往中國北京演出話劇“他們向我襲來“(然後他們來抓我)。他在劇中扮演主人翁安娜同母異父的弟弟海茵茨。他的母親-孔家的洋媳婦孔珍妮也會同行。

在啟程前往北京之前,孔垂旭和孔珍妮分別接受了英國廣播公司英倫網的專訪,雖然孔垂旭本人不講中文,但是母親孔珍妮的中文卻十分流利。

她不但用中文講到了孔子思想的精華,以及孔子精神在孔垂旭身上的體現,還對自己作為唯一的“洋媳婦“被修入孔子世家家譜等談了感受。

兒子的說教
孔珍妮表示,兒子自從出生到現在,不僅在接人待物方面非常有禮節,而且孔子的精神也會不時地反應在孔垂旭的身上。

雖然自從孔垂旭一出生,她就會一直提醒他是孔子的傳人,不過在不用道德說教的情況下就可以從兒子身上看到孔子思想的體現。

孔珍妮說,似乎這都是基因遺傳,完全不需要告訴孔垂旭需要尊老愛幼,誠摯待人,他自然就會這麼做。而孔垂旭長這麼大一直也都沒有一些其它英國孩子的不良習氣。

孔珍妮還表示,有時自己作為長輩還會受到孔垂旭的說教,比如有時他會要求自己對其他人做更多的幫助。

她說,孔垂旭身上到處都能體現出孔子思想,兒子也會經常想到做義務推廣,讓孔子精神發揚光大。

媳婦的自豪
孔珍妮(中)為最終自己也成為孔子家譜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

孔珍妮表示,在中國傳統思想中,女人永遠都是站在男人的背後,女人是輔佐,而她本人的思想也很傳統,有些類似。

但她說自己的公公-中國孔子協會主席孔德墉歷經10年時間進行了修訂,把孔垂旭及女兒和自己的名字都加入了家譜。她為此感到非常自豪。

她說,修改家譜的提議是孔德墉做出的,最終獲得在台灣的孔德成的準可,最終開始修改家譜。

據信孔子世家的家譜是30年一小修(訂),60年一大修。最終自己也成為家譜中的一員,讓她感到自豪。

在接受採訪時,孔珍妮自始至終都以“我爸爸“相稱,經記者證實,她口中的“我爸爸“就是孔子協會主席孔德墉。

孔珍妮在言語中也透露出了感激之情。她說,“我爸爸身體並不好,這些是很複雜的腦力勞動,他用了十年的時間完成修訂家譜!“

孔子的故鄉
孔珍妮在採訪中以非常流利的中文回答著問題。當被問及為什麼學習中文,是不是因為遇到了孔垂旭的父親孔維眾,她說自己是學中文在先,認識孔維眾在後。

她說,當其他同學在學法語,德語時,自己就希望選擇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語言,這樣中文就成了她的選擇。她說自己從中國回到英國以後才認識孔維眾的。不過學習孔子思想和理論還是在那之後。

對於是否經常回中國祭拜祖先這個問題,孔珍妮說,自己經常去,不過孔子的生日通常都是孔垂旭的學期開學的時間,所以不能保證每年都回去。

然而,孔珍妮說,自己非常喜歡孔子的故鄉曲阜,她每次回到那裡就感到像是回到了家!

http://www.bbc.co.uk/ukchina/simp/entertainment/2011/04/110422_ent_jameskong2.s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