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日星期五

指責中國“偏袒”朝鮮,美國自己呢

指責中國“偏袒”朝鮮,美國自己呢
2011年05月06日14:16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原題:美並未真心推動半島和談

  卡特“元老團”訪朝空手而歸,朝鮮半島核問題的僵局還將繼續。現在美國把重啟六方會談的“球”送到朝鮮和韓國腳下,表示朝韓對話並建立友好關系是重啟六方會談的首要步驟。從眼前的情況來看,這種選擇也許是對的,但從根本的、長遠的角度來看,朝核問題的實質是美朝關系。

  從地理概念來講,美國不應是東北亞國家。近代歷史上,美國與中、日、俄相比,在朝鮮半島也隻處於相對次要的地位。但由於朝鮮半島優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戰略地位,美國從沒有掩飾、也從沒有放棄過對朝鮮半島的利益謀求。

  冷戰時期的朝鮮半島對美國來說,是防止共產主義在東亞擴張的戰略前哨。冷戰結束后,在新形勢下朝鮮半島又獲得了多重戰略意義,“防止核擴散”充其量只是美國覺得最合適擺在台面上的一個理由。

  一方面,美國於2001年發表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首次把亞太地區列在歐洲和中東之前,認為“亞太地區的安全環境對美國的全球戰略最具挑戰性”。朝鮮半島實際已被美國視為在亞太的重要戰略支點。另一方面,冷戰后美國為了長期維護它的所謂“世界領導地位”,明確提出要採取一切措施,防止和阻止再次出現任何一個能挑戰它霸主地位的地區或全球性大國。崛起的中國成了美國遏制的目標。表現在朝鮮半島就是企圖以朝鮮為突破口,進而將其戰略推向中國。於是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多個方面竭力扶植韓國,使朝鮮半島南北形成劇烈反差,力促朝鮮內部演變。著名的美國國際關系學者布熱津斯基在其著作中明確寫道:“南北之間的巨大經濟差距,不僅加強了韓國對朝鮮的地位,而且迫使朝鮮為與韓國保持軍事力量平衡,不得不將國民生產總值中的大部分用於軍事,從而加劇經濟困難。韓國的經濟成功,還可產生對朝鮮穩定構成威脅的意識形態和民族意識。在半島統一問題上,朝鮮處境被動,會令韓國更有吸引力,擁有更主動的領導國家的資格。”

  時至今日,美國仍期盼著朝鮮出現經濟崩潰而導致政治瓦解,使美國勢力得以一統朝鮮半島。著名的“5029計劃”,就是假想朝鮮因種種原因出現“內亂”之時,美韓如何以軍事力量一舉統一半島的計劃。而每次朝鮮領導人健康異常的傳聞,都會成為該計劃升級改版的契機。今年以來中東北非的混亂,似乎給了美韓更多“啟示”。韓國軍隊近來明顯加強對朝鮮的心理戰,今年2月-3月間進行的韓美“關鍵決斷”軍事演習,也首次突破了歷年來假想“朝鮮進攻,韓美反擊”的模式,而依照朝鮮內部崩潰的情境進行排演。

  然而,美國的這些做法,恰恰與讓朝鮮棄核的目標背道而馳。朝鮮研制核武器與進行核試驗的根本動因在於其不安全感,一旦感到其政治體制生存面臨著巨大威脅和挑戰,朝鮮的反應反而是會更加抱緊“核”這張王牌。

  核擴散已經成為人類的共同安全威脅,朝核問題的升級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各方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筆者認為,朝核問題的解決要有一個大的轉變,關鍵是美朝雙方要轉變觀念。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應切實承擔起防擴散的責任,放棄“以朝制中”策略,使朝鮮獲得正當的主權國家生存的權利,擺脫來自美國及其盟國襲擊的不安全感。同時,朝鮮方面也要做出相應的有誠意的步驟,嚴格遵守條約及協議內容,努力與其他國家建立信任關系。從目前來看,解決朝核問題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而談判和合作顯然不是最壞的選擇。

  美國不止一次在朝核問題上指責中國“偏袒”朝鮮,但朝核問題曲折反復的事實証明,相關國家在解決這一問題上不應設置不切實際的過高目標。中國於2003年8月啟動六方會談,在此后舉行的6輪六方會談中起到了相當獨特的作用,但由於中國只是這一問題的第三方,因此其作用和資格也是相對的。不過,中國同對峙的美朝雙方都有著良好關系,而且朝核問題關系到中國重大戰略利益,所以中國有條件傾聽任何一方的主張,站在比較公正的立場上從中斡旋,並做出清晰的利益判斷和明確的政策主張。▲(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教授 方秀玉)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4570508.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