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7日星期二

屍體現象

屍體現象

屍體現像是機體生命活動終止後,身體內各種器官組織功能逐漸消失,屍體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而發生一系列變化,致使屍體呈現的各種現象。其發生和發展過程,隨氣溫、濕度、空氣流暢情況、死者體質、死因種類等情況的不同而異,一般按屍體現像出現的先後順序,大致以24小時為界,分為早期屍體現象和晚期屍體現象。常見早期屍體現像有肌肉鬆弛、屍冷、屍斑、血液凝固、皮革樣化、角膜混濁、屍僵、屍體痙攣、自溶等。晚期屍體現像大多表現為腐敗,少數呈現異常屍體現象(如乾屍、屍蠟、泥炭鞣屍等)。屍體現象的法醫學檢查,可確定死亡,估計死亡時間,推斷死因,推測死亡時屍體位置及死後屍體位置有無變動(移屍)等。[1]

中文名
屍體現象
外文名
postmortem phenomena

早期現象
肌肉鬆弛、屍冷(即屍溫)等
晚期現象
屍體腐敗、黴屍、乾屍、屍蠟等
意義
確定死亡時間的體位、死後經過等

類別
早期
屍體在自然環境下,通常將死後24小時內出現的變化稱為早期屍體現象;
早期屍體現像有肌肉鬆弛、屍冷(即屍溫)、屍僵、屍斑、局部乾燥、自溶等。

晚期
死後24小時後出現的變化稱為晚期屍體現象。
晚期屍體現像有屍體腐敗、黴屍、乾屍、屍蠟、泥炭鞣屍等

早期屍體現象

皮膚蒼白
死後,血液由於重力作用下沉,使屍體出現皮膚蒼白。但也有例外的情況,較常見情況原因如下:
1)仰臥,如果顏面部有血或小出血點,則有頸項部遭壓迫窒息的可能;
2)出血或出血斑點;
3)黃疸;
4)中毒。

肌肉鬆弛
練氣功最講究的是入靜,做到全身上下各關節、各肌肉群都鬆弛。其實絕對的鬆弛,是任何活人都做不到的,只有死人才可能做到。人死後,通常出現的第一個屍體現象,就是肌肉鬆弛。那是絕對鬆弛,一點都不緊張。

法醫上的肌肉鬆弛,也叫肌肉弛緩。是指人死後,由於神經活動停止,肌張力喪失而出現的全身肌肉鬆弛、變軟的現象。其最主要和首先的表現,就是面部表情喪失,瞳孔散大,眼微睜,口微張,皮膚失去彈性,全身肌肉普遍鬆弛,各個關節容易屈曲,四肢能作被動運動,以及小便、精液可能外溢等。

肌肉鬆弛現像一般可以持續1~2小時,待屍僵出現以後就結束。民間常說:“人都死硬了!”就是指的死者經過肌肉鬆弛後,屍體出現屍僵變硬的狀況。凡是經過肌肉鬆弛階段的屍體,姿勢都基本相同。如果屍體處於仰面平臥狀態、則屍體姿勢通常是上肢微彎曲,頭微傾於一側,下肢伸直,足尖略向外翻,拇指向掌心彎曲並被其餘四指覆蓋,手呈半握拳狀態。屍體背面如肩部、背部、臀部、小腿後面等柔軟而凸出的部位與屍體的襯墊硬面接觸後,因死後肌肉鬆弛而被壓成扁平狀態,並且不容易恢復原來的凸度。

如果凸出部位與花紋的硬面接觸,則屍體接觸面的皮膚上便可形成與接觸物硬面相應的壓痕,如草蓆紋等。這些壓痕即使在變動屍體位置後也往往不易消失,只有到屍體腐敗時才消退。以上這些在法醫學鑑定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是否死後移屍,查明死亡時的原現場,從而幫助我們偵破案件。

肌肉鬆弛的人死亡後的一種普遍的屍體現象,但是也有例外,也有一些屍體不發生肌肉鬆弛現象。例如,人在死亡的那一瞬間,突然發生屍體痙攣。由於在這種情況下全身肌肉立即發生強直收縮,關節不能屈曲,因而不發生肌肉鬆弛。

屍體溫度的下降(​​屍冷)
有人對北京1030名正常人體溫進行統計,結果是:口腔溫度平均值為37.19℃,正常範圍為36.7~37.7℃;直腸溫度平均值為37.47℃,正常範圍為36.9~37.9℃;腋窩溫度平均值為36.79℃,正常範圍為36~37.4℃。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由體內的產熱散熱而保持動態穩定的,一般在37℃左右。人死後由於新陳代謝停止,體內不能繼續產生熱能,而屍體內部原有的熱能卻仍然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水分蒸發等方式不斷向外界散發。這就使得屍體溫度降低,逐漸變冷,直至與外界溫度接近或略低於外界溫度。這種屍體現象稱為屍體冷卻或屍冷。屍體冷卻速度的快慢,常常要受到屍體的各種因素及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

屍體本身的因素,主要是指死者的年齡、身體狀況、死亡原因等。在一般情況下,兒童和老年人的屍體冷卻快,青壯年較慢,剛生下來的新生兒,在死後5~10小時,即可降到與周圍環境相等的溫度。由於脂肪有保溫作用,散熱慢,因此,肥胖的屍體比瘦弱的屍體冷卻得慢。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出血、溺死、大面積燒傷死者的屍體冷卻速度快;而猝死、機械性窒息死、一氧化碳中毒死的屍體冷卻速度就要慢些。此外,有的屍體在一定時間內,屍體溫度不但不下降,反而處於上升狀態,所以有人開玩笑說,人死了也會發高燒。例如腦炎、流行性腦膜炎、流行性感冒並發肺炎等患者死後,由於細菌、病毒的作用,體內的分解增強,產熱活動增加,所以屍體溫度暫時可以處於上升狀態。又如,熱射病患者死後,由於臨終時顱內溫度升高,神經系統功能發生障礙,其屍體溫度要持續一段時間而不立即下降。再如,破傷風、癲癇或者士的寧中毒者,由於死亡前有較長時間的痙攣,體內產熱增加,所以死後屍溫也會持續上升。

外界環境的因素,包括周圍環境的溫度、衣著或覆蓋物的厚薄等情況。

屍體周圍環境的溫度越低,屍熱發散越快,屍體冷卻也就越快。普通成年人的屍體,在通常室溫環境中(16~18℃)在死後的10小時內,平均每小時大約下降1℃,10小時以後下降速度減慢,經過24小時左右,屍溫就降至與環境溫度基本接近。在冰庫或冰雪中的屍體,大約經過1小時,即可完全冷卻,時間稍久即可發生冰凍,體內液體能結成冰塊,四肢、腦軀幹完全凍硬,眼球內液體因冰凍、體積膨脹,致使眼球稍有外突。這種屍體若要進行解剖,應當先進行解凍。
在溫度高達40~50℃的環境中,屍體溫度會上升,就不發生屍體冷卻現象,因而也就不能利用屍溫的變化來推斷死亡時間。屍體的衣著和覆蓋物對屍體冷卻也有一定的影響。裸露的屍體則冷卻較快,而衣著或覆蓋物較多、較好的屍體則冷卻較慢。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有人在12月自縊身死,身著羊皮袍子。在其死亡後對其屍體進行檢查,發現其胸部、腹部皮膚尚有餘溫,而裸露在外面的手、面部等己與外界溫度接近。

在屍體冷卻的過程中,屍體各部位的冷卻速度並不是同步的。屍體的尖端邊緣部位都比軀幹部位冷卻得快,屍體的表面又都比內臟冷卻得快。在一般情況下,耳殼、指(趾)端、鼻尖最先冷卻,然後是四肢、軀幹,最後是腋窩。

在各種情況下研究和檢驗屍體冷卻的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測定屍體溫度的方法問題。這是談論屍體冷卻的前提。方法不同,結果定然迥異。由於直腸的溫度比較穩定,測量直腸溫度的操作方法也比較簡便,所以一般都是從直腸裡面測定屍體溫度。

在環境不變的1和3小時後測量直腸溫度,用測定冷卻的方法確定屍體溫度的下降速度,可取得良好的結果。

在法醫學上一般不用屍體冷卻這一屍體現象來確定死亡,因為法醫學上認為體溫降至20℃或20℃以下可確定死亡,而即使在最有利於屍冷的條件下,屍體溫度要降至20 ℃或20℃以下,一般也要需要10~12小時。在這樣長的時間裡,其他能確定死亡的屍體現象,如屍斑、屍僵早已出現。

當然這並不是說屍冷這一屍體現像在法醫學上沒有意義,相反,屍冷下降的規律對於我們推斷早期屍體死亡時間具有重要的價值。例如,屍檢時,首先測定屍溫和環境溫度,取得兩者溫差;然後取得當地氣象部門的支持,查清在發現屍體前24小時的溫度、風力變化情況,再結合影響屍溫下降速度的多種因素,最後根據一些現成的統計表、公式等求得屍溫下降可能經過的時間。這可以作為推斷死亡時間的一種依據。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影響屍冷速度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利用屍溫下降的規律來推斷屍體死亡時間,應當結合其他屍體現象和因素作出綜合判斷。

屍體上的圖案——屍斑

人死後,在屍體低下部位皮膚出現的紫紅色斑塊,稱為屍斑。屍斑的形成,是由於人死後血液循環停止,心血管內的血液缺乏動力而沿著血管網墜積於屍體低下部位,屍體高位血管空虛、屍體低下位血管充血的結果,屍體低下部位的毛細血管及小靜脈內充滿血液,透過皮膚呈現出來的暗紅色到暗紫紅色斑痕,這些斑痕開始是雲霧狀、條塊狀,最後逐漸形成片狀,即為屍斑。

屍斑的分佈位置,與屍體的姿勢直接相關。如仰面平臥的屍體,屍斑出觀在枕部、頂部、背部、腰部、臀部兩側和四肢的後側,有時也見於屍體側面,甚至上面的傾斜區如鎖骨上部。俯臥的屍體,屍斑分佈在顏面、胸部、腹部和四肢的前面,此時兩側眼結膜也往往呈瘀血狀。處於立位的屍體,如懸吊的屍體,屍斑出現在下肢、下腹部和上肢的遠端。因此,法醫檢驗屍體時,往往根據屍斑的分佈位置來判斷屍體停放的位置。屍斑是較早出現的屍體現象之一,通常是在死亡後2~4小時出現,經過12~14小時發展到最高度,24~36小時固定下來不再轉移,一直持續到屍體腐敗。它的形成和發展分為下面三個時期:

墜積期
人死後,血液下墜於屍體低下部位血管中,此時血液還僅限於血管內,尚未擴散到血管外。這個時期是屍斑墜積期。在這個時期,如果用手指按壓屍斑,則被按壓地方毛細血管的血液即向周圍流動,屍斑暫時消失;但放開手指解除壓力後,血液流回原處,屍斑又重新出現。不僅如此,在墜積期內,如果翻動屍體位置,則原來的屍斑逐漸不明顯,甚至消失,而在屍體新的低下部位又重新出現新的屍斑。切開墜積期屍斑處的皮膚及皮下組織,可見血液從血管斷面流出。此時流出的血液易被紗布擦掉,但擦去後還能流出血液。

屍斑墜積期一般在死後2~4小時開始出現,但也有早在死後半小時或遲至6~8小時出現的。極少數瀕死期遷延的病人,由於循環衰竭,在死亡前便可見到少許屍斑。

擴散期
人死後,除了血液循環,組織液也同樣向屍體低下部位墜積,沉降於血管周圍的組織中,透過血管壁而進入血管內,與血液相混合而促進死後溶血,然後被組織液稀釋,並被血紅蛋白染紅的血漿向血管外滲出,這就是屍斑擴散期。屍斑發展到擴散期一般需要12小時,進展快的也需要8~10小時,擴散期是墜積期的延續。在這個時期,用手指按壓屍斑稍有退色,變更屍體的位置後,原有屍斑不易消失,新的屍斑也不易形成。切開擴散期屍斑處的皮膚,則在切開的血管斷處漸漸流出血滴,從組織中有少量淡紅色液體溢出。

浸潤期
從擴散期開始,被血紅蛋白染色的液體就滲入組織間,至第二天后更加明顯,不僅滲入組織間隙,而且滲入組織細胞內,使組織著色,這就是屍斑發展過程中的浸潤期。

浸潤期是擴散期的延續,持續時間較長,以後由於細菌的作用而轉為屍體腐敗在浸潤期內,壓迫不能使屍斑消退,更不能形成新的屍斑。用刀切開屍斑處,可見組織呈紫色或淺紫色,血管中無血液流出。

上面談的是屍斑出現和發展的一般情況。此外,屍斑出現的速度和程度還要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的有外力壓迫、血液性狀、血量及皮膚色澤等。

在法醫屍體檢驗的實踐中,常常有在屍體低下部位見不到屍斑的情況。這主要是受壓的緣故。屍體低下部位受壓處,如與硬面接觸被壓成扁平狀的肩胛部、背部、骶骨部、臂部及腳後跟部等,由於毛細血管內的血液被壓到其他地方而沒有屍斑形成,檢驗中見到的往往呈蒼白色;若襯墊物的硬面不平,則屍體受壓處的皮膚可留下與襯墊硬面相一致的蒼白區,而沒有受壓的地方仍有屍斑。這樣,暗紫紅色的屍斑與蒼白色的印痕相映,更加清晰。此外,褲帶結紮的地方,衣服折疊的地方,或者皮膚皺褶的地方等,也因壓迫而無屍斑的形成,並可留下與壓迫物相一致的印痕。溺死的屍體由於毛細血管受冷水刺激發生收縮,加之屍體在水中浮動​​翻轉,所以,屍斑常常出現得較慢,而且比較弱。

屍體的血液性狀是死因決定的,它對屍斑出現的速度和程度也有直接的關係。窒息死或者急死的屍體,因其死亡是極短時間的事情,血液呈暗紅色流動性,所以屍斑出現的速度快,程度強,多呈暗紫紅色。這類屍體屍斑常出現於死後1~1.5小時,早者30分鐘即可出現,8~10小時就可發展到擴散期由於屍斑出現的速度快、程度強,這類屍體的屍斑處還常見斑點狀出血。與此相反,死者若是死於嚴重貧血和急性失血,則因其血量少,故屍斑出現速度慢程度弱,顏色也淺,甚至可以不顯現。

皮膚色素的深淺,對屍斑的顏色也有影響,膚色淺的屍體,屍斑顏色就要鮮明些,膚色深的屍體,屍斑顏色就要暗淡些。

屍斑的顏色取決於血液和皮膚的顏色。我國人的屍斑通常是紫紅色,一氧化碳中毒的屍體,因為血液中含有大量鮮紅色的一氧化碳血紅蛋白,故其通過皮膚透出的屍斑呈櫻紅色。凍死、氰化物中毒的屍體,因其體內氧利用不足,血液中含有較多的氧合血紅蛋白,故其透過皮膚呈現出來的屍斑呈鮮紅色。在水中或處於冷凍條件下的屍體,因氧氣滲透入皮下血管內,形成氧合血紅蛋白,故其屍斑呈紅色或淡紅色。燒死屍體因生前吸入一氧化碳,未燒焦部分的屍斑呈櫻紅色。苯胺氯酸鉀亞硝酸鹽中毒時,因形成高鐵血紅蛋白,故屍斑呈灰褐色。白色人種和黑色人種膚色不同,屍斑的呈現程度也不同。黑色皮膚可以掩蓋屍斑顏色。隨著死後變化的發展,屍斑的暗紫紅色逐漸轉為淺綠色和綠色,與腐敗屍體的顏色相融合。

在法醫檢驗實踐中,還經常遇到把屍斑誤作皮下出血引起糾紛,要求鑑定的情況。

血斑是生前皮下血管破裂出血或患有如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壞血病、敗血症等疾病,血液聚集凝固於皮下組織內,從皮膚表面觀看呈暗紅色或青紫色的斑塊。法醫檢驗時,必須把屍斑、血斑這兩種本質不同的觀像嚴格地區別開來。一般說來,屍斑與血斑至少有下列幾點可供區別。從成因上看,屍斑是因血液墜積而成,而血斑是因打壓而成;從分佈位置看,屍斑分佈在屍體低下而末受壓迫的部位,而血斑可以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形成;屍斑的邊緣界線不清楚,而血斑的邊緣界線十分清楚,屍斑在墜積期擴散期被壓迫可以退色,而血斑在任何時候被壓迫都不退色;屍斑表面有表皮剝脫及腫脹等損傷的特徵,而血斑有時伴有表皮剝脫及腫脹等暴力損傷的特徵;切開屍斑皮膚觀察,組織呈均勻的紫紅色,而血斑皮內或皮下有凝固或流動性血液,其界線清楚;顯微鏡下觀察,屍斑無組織和細胞的破壞,而血斑則有明顯的組織和細胞的破壞。

關於屍斑與血斑或者說皮下出血的區別,我國古典法醫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洗冤錄集證》中早就論述了這點,而且有精確的鑑別法。《洗冤錄集證》的“驗屍”節內記載:“驗傷,須用手指,按其青紅處,是傷堅硬,指一起仍然青紅,……便是真傷。如係髮變處,將指一點,起指即是白色。……髮變是人腹內之血,死後發散於外,不能聚結,故浮泛。傷系生前受打,氣絕血聚成傷。” “凡死人,項後、背上、兩肋後、商臂上、兩腿後、……兩腳肚子上下,有微赤色,系本人一面仰臥停泊,血墜所致,不是別故身死。 ”“自縊”節內記載:“吊後血脈不行,身上紫黑,如雲凝結,有類髮變,謂之血障。與毆傷青赤浮腫,則血障或少。”這裡的“發變”、”血墜”、“血障”,都是指的屍斑。

屍斑在法醫學上有其重要的意義:明顯的屍斑可以作為診斷死亡的確證;屍斑的分佈位置、反映壓迫物的花紋,能夠提供死亡時屍體的位置、姿勢、停屍物表面形狀的情況,還可以判明屍體有無變動和變動的時間;根據屍斑發展的規律,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死亡時間;屍斑的顏色、濃淡、程度,可以為死亡分析提供依據;根據屍斑的範圍、濃淡,可以判斷屍體內的血液量,等等。

人已經死硬了——屍僵
人死後全身肌肉很快發生鬆弛,如面肌鬆弛,失去生前有表情的面貌;咬肌鬆弛,使下頜垂下:瞳孔平滑肌鬆弛,使瞳孔呈中等大小,生前瞳孔的縮小或散大都在死後不久消失;肛門擴約肌鬆弛,糞便流出;屍體受壓部位因肌肉鬆弛,可形成與壓迫物相對應的壓痕。但是這種肌肉鬆弛的現像很快就會過去。經過較短的時間後,肌肉逐漸變得強直、堅硬,並伴有輕度收縮,使各關節固定下來,如口不能開,頸不能彎,四肢不能伸屈。這種死後肌肉強直的現象,稱為屍僵。

關於發生屍僵的原因,現在我國法醫學界正在探討之中,尚無統一定論。多數人認為,人死後之所要發生屍僵現象,是由於死後機體組織缺氧,體內有氧代謝停止,肌肉中三磷酸腺苷的合成下降乃至終止,而分解仍有繼續,使其含量不斷減少。因為肌肉只有在足量的三磷酸腺苷存在時,才能保持彈性柔軟狀態,如其含量減少乃至消失,則使肌肉收縮並變得僵硬。屍體腐敗開始的時候,肌動凝蛋白分解才使得僵硬的屍體得以緩解。

在通常情況下,屍僵在死後1~3小時出現,也有的早在死亡10分鐘以後或者晚到7~8小時出現的,但一般不會早於10分鐘或晚於7~8小時。在特殊的罕見的情況下,也有在死後16~18小時出現屍僵的。屍體肌肉強直一般先出現於數個肌群,經4~6小時擴散到全身,形成屍僵。屍僵的發展順序有上行次序和下行次序之分。在一般情況下,屍僵是從咬肌開始,逐漸發展到頸部、上肢、下肢,這是下行次序;在少數情況下,與此相反,屍僵由下肢向上發展,稱為上行次序。在氣溫適宜,屍體不致很快腐敗的情況下,屍僵經過24~48小時或者更長些時間後開始緩解。屍僵緩解的順序與屍僵形成的順序相同,即先發生屍僵的肌群先緩解。屍僵的完全緩解多數情況下都發生在死後3~7天。

在屍僵還沒有完全形成以前,即在死後4~6小時以內,如果用強力破壞已經發生了的屍僵現象,則不久又會重新出現屍僵,如果是在屍僵完全形成以後,即在死後7~8小時以後,再破壞屍僵,消除僵硬狀態,則屍僵不會再重新出現。因此,對於搬動過的屍體,通常要檢驗下頜關節是否強直,以判斷屍僵是存在或緩解。為什麼要檢驗下頜關節而不檢驗其他關節呢?因為屍體各處的屍僵強度是不一致的,其中最強的是下頜關節。

屍僵的出現,消失以及強弱,是要受到屍體內外各種因素影響的。首先要受到周圍環境溫度的影響。周圍環境溫度高,則屍僵出現早,消失也早,反之,則屍僵出現遲,消失也遲。其次要受到自身身體狀況的影響。老年人、小兒、體弱者的屍僵因其肌肉不發達,故出現較早,消失也早,程度也不強。嬰兒有時在死後10~30分鐘即可發生屍僵。

成熟嬰兒的屍僵較明顯,末成熟嬰兒的屍僵較弱,持續的時間也短,所以有時不易察覺。成年人肌肉較發達的人,其屍僵出現得較慢。維持時間較久。

其三,要受到死因的影響。
痙攣性藥物中毒、破傷風、刎頸、槍傷、觸電、敗血症或消耗性疾病能促進屍僵的發展,屍僵發生早、消失也早。磷中毒和蕈中毒以及水腫、肌肉麻痺者,因肌肉變性,屍僵出現慢,程度弱。

屍僵在法醫學上具有重要意義。由於屍僵是較早的屍體現象,只要有一處出現屍僵也可確定死亡。因此,這常常作為判斷死亡的一個標準。由於屍僵能固定死後的姿勢,因此,它又有助於判斷死亡時的狀態。屍僵的發生和發展是有規律的,因此,又可以藉此估計死亡的時間。根據屍僵部分被破壞和所固定的姿勢,可以推斷是否死後移屍。

類似屍體的強直:屍體痙攣(一般為局部);熱僵;凍僵等。

固定了的死亡姿勢—— 屍體痙攣
屍體痙攣是一種極其特殊、少見的肌肉僵硬現象。它是人死後沒有經過肌肉鬆弛而在臨死時的一瞬間,肌肉立即強硬收縮,並迅速形成屍僵,將肢體固定在臨死時的姿勢。

屍體痙攣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的。局部屍體痙攣保存生前最後一瞬間的身體局部某些肌群收縮狀態。這種局部屍體痙攣比較多見。例如,某些拿刀刎頸、持槍自殺者,死後手中還緊握著致死工具:自勒死者,雙手還抓緊勒繩;生前溺死者手呈鷹爪狀,手中緊握水草、泥沙;某些中毒死者,還可以留下臨死時的痛苦表情,等等。全身屍體痙攣使屍體固定死亡前的全身姿勢。在戰場上,有的士兵雖已死亡,但仍保留倚在樹上,手中端著槍,作射擊姿勢;或者緊抱對方,與對方同歸於盡的姿勢。在出現屍體痙攣的場合,大多是局部屍體痙攣,只有極少數呈全身屍體痙攣。

屍體痙攣的形成原因,現在尚未完全弄清楚。一般說來,它的發生機理與屍僵相似,不同的只是它的速度更快並不經過肌肉鬆弛階段而已。法醫學上研究屍體痙攣對於判明死者臨死時的狀態和確定自殺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這種屍體現像是他人無法偽裝的。

在實踐中,屍體痙攣這種屍體現像比較常見。魏巍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所反映的志願軍戰士死後仍死死抱住敵人,咬住敵人耳朵的情形。從法醫學的角度看,就是屬於屍體痙攣這種屍體現象。又如,某婦女在洗澡中腦出血而死,發現屍體時,她仍坐在浴缸中,一隻手緊握海綿,另一隻手半舉及面。又有一戰士戰死後仍坐在戰馬上不倒,等等。

此外,戀人們由於各種原因而服毒自殺者,也時有傳聞。這些戀人們死亡時常常是緊緊擁抱著,不能分離的。

屍體局部乾燥
人死後體表水分不斷蒸發,屍體重量不斷減輕。據測定,一般情況下,屍體重量每日每公斤減輕10~18克。夏天,屍體重量的減輕速度更快,新生兒屍體的重量比成人屍體的重量減輕快。由於這些水分的蒸發、重量的減輕,這就使得嚴體出現了各種局部乾燥的現象。經常濕潤的皮膚,出現皮革樣化,如會陰部皮膚。常見的有:

角膜混濁
正常人的眼角膜是呈透明狀的,其表面光滑無皺褶。人死後的眼角膜,因水分蒸發,失去光澤,而發生混濁,不透明,呈白色,無法透視瞳孔。這種現象,稱為屍體角膜混濁。法醫檢驗時,根據角膜混濁的程度,可以估計死亡時間。

研究表明,死後12小時,即可通過肉眼觀察到角膜輕微的形態改變。18~24小時,可見角膜表面出現皺褶,可見局部的或瀰漫性的混濁,但仍可透視到瞳孔。在第二天內,可見角膜混濁,角膜內表面與晶體相連。在第三天內,可見眼瞼覆蓋的部分角膜腫脹,有乳白色斑塊形成,其餘部分則乾燥。變成黃棕色,表面與晶體粘連,很難透視到瞳孔。第四天內,可見眼球由於腐敗而輕度外翻,角膜非常混濁,己不能見到瞳孔。因此角膜是否混濁及混濁的程度,是判斷死亡時間的重要依據之一。法醫檢驗時,應當仔細觀察,詳細記載。

鞏膜黑斑
上面講的屍體角膜混濁,既可發生在屍體眼睛閉著的場合,也可發生在屍體眼睛睜開的場合。如果人死後眼睛是睜開著的,則由於水分的不斷蒸發,鞏膜乾燥變薄,鞏膜下面脈絡膜的黑色素透出,在眼球結合膜上出現三角形、卵圓形或圓形的黑色斑狀,這就是鞏膜黑斑。鞏膜黑斑多出現於靠近眼球的內側或外側,是一種不太常見的屍體現象。

屍體自溶現象
指組織細胞失去生活機能,因受酶的作用而發生的組織溶解。

屍體各部的組織細胞均可發生自溶現象,有些臟器如腦髓、胰腺、腎上腺等發生較快,甚至細胞結構完全消失。肝、脾、腎等自溶表現為質地變軟,結構模糊,最後細胞核甚至細胞體溶解消失。至於胃腸壁也可因消化液的作用而溶解,稱“自體消化”。

自溶與自體消化均與細菌無關。

在法醫檢驗實踐中,由於屍體自溶與組織壞死有著共同的變化過程和相似的形態,因此,有時不好區別。如果單就一個細胞來說確實無法區別這兩者,但是只要全面檢查、全面分析,正確區分它們也是不難的。

首先,可以從分佈特點上區分,如果將要檢查部分固定起來,則固定部分的自溶是從中間開始的,未固定而又離體的部分的自治是從邊緣開始的,這是規律。生前形成的壞死,則沒有這種分佈規律。其次,可以從速度和程度上分。各處器官、內臟、組織、細胞的自溶速度和程度,如前所述,是有一定的順序的,而壞死則不具有這種順序性。法醫在屍檢時,如果發現胰臟尚無明顯自溶、而心、腎、肝、腦等組織就有細胞核濃縮、碎裂或溶解,則首先應考慮生前形成的病變。以此類推。第三,可以從形狀上分。自溶通常是瀰漫性的,而壞死則往往是局部性的。第四,可以從病理變化上分。組織壞死的,在壞死灶周圍一般都有炎症反應,而自溶灶周圍則沒有這種病理變化。第五,可以從條件上分。自溶的發展一般都可以從當時的氣溫、死亡時間、死因等方面找到原因,而生前病變則常有臨床資料可供參考。此外,有些臟器的自溶有其獨特性,如果不符合這些特性,則可以排除其是自溶。

屍體解剖檢驗時,容易將自溶和自體消化現象誤認為中毒或病變。

正確認識自溶這一屍體現象,對於法醫判斷死亡時間,確定死亡原因等具有重要意義。但有時屍體的自溶也會給案件的偵破等帶來麻煩,因此法醫工作者有時也要採取措施防止自溶。在這些措施中最主要的是爭取早解剖、早取材、早固定。在固定中應當注意,所取組織的厚度不要超過0.6厘米。並且應當用定量的固定液。此外,還可以採取冷藏和注射福爾馬林溶液的辦法防止自溶。

晚期屍體現象

腐敗
屍體腐敗,是指人死後組織蛋白質因腐敗細菌的作用而發生分解的過程。它是早期屍體現象的繼續,是最常見的晚期屍體現象。屍體腐敗通常是在死後的第24小時或第48小時、72小時才開始出現,而要充分的發展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了,有的要一年甚至更久。屍體腐敗發展的結果,便是屍體毀壞,直至僅剩白骨。

腐敗的發生及發展:
●屍臭(H2S、NH3、硫醇等)
●屍綠(細菌導致。盲腸最嚴重,因為盲腸細菌最多)
●腐敗氣泡和水泡
●泡沫器官
●腐敗靜脈網
●巨人觀

屍體腐敗後的形像是十分可怕的:

腹部膨脹
由於屍體的腸道內有大量的腐敗細菌,因此在陸地上,屍體腐敗通常是由腹部開始的,最早出現的徵象就是腹部膨脹。這是腐敗細菌的作用產生腐敗氣體,引起腸道脹氣的結果。在春秋季節於死後8~10小時出現,夏季於死後4~5小時出現,冬季於死後48~72小時出現。

腐敗綠斑
腐敗氣體中的硫化氫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綠色的硫化血紅蛋白,在皮膚上呈現污綠色的斑塊,稱為腐敗綠斑。陸地上的屍體,盛夏季節約在死後12小時以後,春秋季節約在死後24~48小時,冬天約在死後72~120小時,就會出現腐敗綠斑。腐敗綠斑最初為淡綠色,以後逐漸變為深綠色,中間部分較周圍部分顏色更深,邊緣界線一般不甚明顯。隨著屍體腐敗的發展,腐敗綠斑逐漸發展到全腹部以至全身,顏色由綠色變為褐色乃至黑色。

口鼻流出血水
腐敗後的屍體,常有淡紅色或者暗紅色血水從口鼻流出。這種情況特別容易發生於翻動屍體的時候。高度腐敗的屍體,由於腐敗氣體大量進入血管內,口鼻腔可能流出泡沫樣血水。這與溺死屍體的蕈狀泡沫有明顯的差別。口鼻腔流出血樣液體這種現象,在屍體腐敗或死後自溶的情況下都可以發生,不能誤認為是顱底骨折的徵象。

腐敗血管網
隨著屍體腐敗的發展,腐敗氣體大量產生,胸腹腔的壓力增高,血液由於受壓而流向外表,充積在皮下靜脈內,並通過血管壁染紅周圍組織,在皮膚上呈現出暗褐色的網狀條紋,這種網狀條紋以後逐漸變成綠色,這種現象稱為腐敗血管網或腐敗靜脈網。這種因腐敗氣體壓迫而使血液沿著血管流動的現象,在法醫學上稱為死後循環。一般情況下,腐敗血管網最先出現於胸上部和胸腹兩側,其後可逐漸擴散到全身。

腐敗水泡
人死後循環血液流向屍表,血漿滲出血管外在皮膚的表皮與真皮之間聚集,形成腐敗水泡。腐敗水泡內充滿惡臭的液體,有時也有氣體。腐敗水泡內的液體顏色淡紅或淡綠,在其脹破後,表皮剝脫,淡紅色、褐色或者淡綠色的皮表顯露出來。法醫在進行屍體檢驗時,應當特別注意將腐敗與燒傷、二度燙傷所形成的水泡區別開來。最先出現腐敗水泡的部位是腹部兩側,隨後是腋窩和胸部兩側,並多出現於腐敗發展較快的屍體。其出現的時間可能與腐敗血管網同時,也可能稍後一些。在春秋季節於死後3~5天出現,夏季於死後1~2天出現,冬季一般不會出現腐敗水泡。

腐敗巨人觀
高度腐敗的屍體,由於其全身軟組織充滿腐敗氣體,極其顏面腫脹,眼球突出,嘴唇變厚且外翻,舌尖伸出,腹部膨隆,腹壁緊張,陰囊膨大呈球形,整個屍體腫脹膨大成巨人,難以辨認其生前容貌。這種現象稱為腐敗巨人觀。

腐敗巨人觀的出現,要受環境溫度的影響。一般來說,陸地上的屍體,夏天需48~72小時,春秋天需72~120小時,冬天需10~15天,即可出現腐敗巨人觀這種屍體現象。

由於腐敗氣體使腹腔內壓增高,心臟受壓而擠出心血,肺臟受壓而使集聚在支氣管和氣管中與腐敗氣體相混合的血性液體流到喉頭、並經口鼻溢出;胃腸受壓迫而使胃內容物溢出口腔之外,或者進入喉頭、氣管之內,稱為死後嘔吐;小骨盆底受壓迫,使直腸內的糞便溢出,甚至使肛門脫出,女性的子宮和陰道也可因受壓而脫出;如果是懷孕女屍,子宮內的胎兒也可因受壓而娩出,稱為死後分娩、棺內分娩。

軟組織液化
屍體腐敗進一步發展,使屍體各部位的軟組織腐爛液化成半流動液體,逐漸毀壞消失。毛髮、指(趾)甲亦隨之脫落,直至僅存屍骨。陸地上的屍體,在夏天的氣溫下,經過1~1.5月時間,軟組織即可全部或大部分液化消失。

當然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條件,屍體腐敗也要受到來自內在和外在的各種因素的影響。一般地說,屍體腐敗的發生及進展的快慢,與地區、溫度、環境、體格、死因等因素有密切的關係。這些因素的差別,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屍體腐敗的發生與發展。

首先,屍體腐敗主要是細菌作用的結果。因此,凡是對細菌繁殖發育有利的條件,都能促進腐敗的發生與發展,而細菌繁殖發育的最好條件,是適當的溫度、濕度和空氣。環境溫度在25~30℃時,最適宜於細菌的繁殖。在這種條件下,屍體腐敗進展迅速。過高或過低的溫度不適宜細菌的繁殖,因此屍體腐敗也就變慢。在溫度低於0℃或高於50~60℃時,細菌繁殖停止;屍體也不腐敗。適應的濕度是細菌繁殖的重要條件,也是屍體腐敗得以進行的重要條件。屍體中水分含量70%時,特別適宜於細菌繁殖,屍體腐敗最易進行,而過於乾燥或過於濕潤的環境,都可使屍體腐敗變緩,甚至停止。空氣流通的環境,能促進腐敗的發展,而水中的屍體腐敗較慢,埋在地下的屍體則更慢。有人實驗,在溫度相同的條件下,屍體在空氣中腐敗1週的程度,相當於水中腐敗2週,土內腐敗8週的程度。

其次,屍體本身狀況,也是屍體腐敗進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新生兒體內細菌少,故腐敗較慢;幼兒體內水分多,故腐敗較快;衰弱的老人體內,特別是其肢體缺乏水分,腐敗較慢;肥胖者因體內水分散發較慢,屍體腐敗較瘦弱者快。在死因方面,燒傷、機械性損傷致死者,由於細菌從皮膚傷口進入於體內促進腐敗,因此腐敗較快。敗血症、膿毒敗血症、急性傳染病、窒息死等腐敗也較快,尤其水中撈起的屍體腐敗更快,而死前有嘔吐腹瀉,水分減少者,以及大出血死者,腐敗較慢。

研究屍體腐敗在法醫學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法醫在檢驗屍體時,可以根據腐敗的發生和發展,推測死後經過的時間以及某些死因。屍體腐敗可以使沉入水中的屍體浮起而有利於揭露犯罪。但是屍體腐敗也能破壞生前的損傷和病變,給法醫學鑑定工作帶來難以克服的困難。為了爭取盡量獲取證據,應當爭取儘早進行屍檢或將屍體冷藏保存,切不可等到屍體腐敗破壞以後才進行檢驗。但是,法醫工作者即使在屍體腐敗以後,亦應進行屍檢和剖驗,以發現有鑑定價值的材料。例如,在高度腐敗,只剩下骨骼、毛髮、指(趾)甲以及牙齒的屍體,仍然可以檢驗出金屬毒物、血型、骨損傷、骨髓內的矽類等,並可作性別、年齡、個人特點等觀察。所有這些,對於案件的偵破和證據的收集,對於揭露和證實犯罪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骨化
受環境影響,時間將有所不同。
夏季:10日~1個月。
春秋季節的暴露屍體:成人5~6週,小兒3~4週,新生兒2週以上。
冬季暴露屍體:須數月以上。

乾屍
在特別乾燥或沒有空氣的地方,細菌微生物難以生存,這樣,屍體會迅速脫水,成為“乾屍”。

屍蠟
一種特殊的屍體現象,肥胖的屍體長期停留水中或埋在不通風的潮濕地方裡,腐敗進展緩慢。約經3—6個月,屍體的皮下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和蛋白質分解產物中的氨結合,形成脂肪酸銨,再和水中的鈣、鎂形成灰白色蠟狀物質,使部分或全部屍體得以保存,稱為屍蠟。可大體保存屍體的原形,並能保存某些暴力作用的痕跡,但較難推斷死亡時間,具有一定的法醫學意義。

屍蠟先在皮下脂肪組織形成,而後擴延到其他脂肪組織。成人屍體在1~1.5年期間,可完全形成屍蠟,嬰屍6~7月即可形成。從發現的屍蠟實例中,全身屍蠟少見,大多數是屍體的一部分形成屍蠟。一個成年人的肢體形成屍蠟,至少需要6~7個月的時間。

在法醫學上,單憑屍蠟不能準確判斷死亡時間。但是,屍蠟能在較長的時間內保存屍體上的傷痕、系溝、雞皮疙瘩和生理、病理特徵,這對於識別死者和揭露犯罪具有重要意義。

鞣屍
一種特殊的屍體現象。屍體埋在酸性沼澤處,由於酸性物質作用,抑制細菌生長、繁殖,屍體腐敗停止發展,皮膚細緻如鞣皮,呈暗色,肌肉、器官的蛋白質溶去,體積縮小,骨骼脫鈣、軟化,易於曲折,成為保持外形的鞣化屍體,可達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不腐。

參考資料

[1] 鄒瑜.法學大辭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B8%E4%BD%93%E7%8E%B0%E8%B1%A1


死亡真相:人死後身體的變化
Mo Costand
2015年 6月 2日


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_fut/2015/06/150602_vert_fut_bodies_after_death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