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

江西遭遇50年罕見春旱 重災區打50米深井方見水

江西遭遇50年罕見春旱 重災區打50米深井方見水
2011年04月19日08:06
來源:《廣州日報》
大旱之下贛江水位超低,露出了沙灘。
坐擁贛江和鄱陽湖的江西遭遇嚴重春旱


  坐擁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轄區內還有贛江,當下,有“江南糧倉”之稱的江西省遭遇的這場旱災多少讓人有些意外。但春旱還是實實在在發生了,並且,還是自1963年后近50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

  截至本月14日,江西受旱面積129.7萬畝,並有2.6萬人出現生活飲水困難。在部分重災區,打水井要挖到地下50米才能見到水源。部分產糧大縣今年糧食可能減產一半。

  江西省農業部門表示,旱情對糧食產量肯定有影響,但影響究竟有多大目前還難說。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艱巨與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等問題,都考驗著這個農業大省應付旱災的能力。對中國糧食供應舉足輕重的“江南糧倉”如何才能擺脫“靠天吃飯”,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

  文、圖 本報特派記者 肖歡歡

  “往年這個時候,稻苗都已經有一尺高了。今年到現在還沒能播種,如果再不下一場大雨,我們今年真要出去要飯了。昨天這場雨還是太小,不解渴。”在鄱陽湖平原的產糧大縣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聯圩鄉大圩村,37歲的庄稼漢子曾小黑看著幾十畝旱得張開“大嘴”的稻田一籌莫展。

  重旱區:


  3個月沒下過一場大雨

  曾小黑邊說邊從農田中捏起一把泥土,稍微用力,就成了粉末。“都干成這樣了,水稻怎麼長?我們種庄稼的,就是靠天收成的命。”

  鄰村閩家村的閩勝利老人今年已經78歲,老人家說,自己活了大半輩子還沒見過這麼干旱的年份,今年的旱情快趕上上世紀60年代的大旱了。今年1月份到現在就沒下過一場透徹雨,他種植的15畝稻田還一直“嗷嗷待哺”。閩老漢把記者帶到田間,干裂的稻田已經露出底層的黃泥,裂開一道道口子,寬得能塞進一個雞蛋。

  新建縣地處鄱陽湖畔,是“中原糧倉”江西的產糧大縣,該縣水稻種植面積近60萬畝。全縣受旱農田面積達30.5萬畝。

  由於沒有河渠直接連通贛江和外河,新建縣聯圩鄉是這次旱情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13日,記者來到聯圩鄉看到,原本應該是熱火朝天的春耕景象,今年卻是一片赤地千裡的荒涼景象,由於遲遲不能播種,不少村民聚集在村口搓麻將或玩紙牌。種植水稻也是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由於這些年稻谷漲價,一畝稻田能獲利1200元左右,一個農民如果一年種植20畝水稻,一年下來能有2萬多元收入,算下來並不比進城打工差。

  “本來這時候春播要完成80%的,現在沒水根本干得化不開田,到現在,村裡隻撒播了五六百畝不到10%。”聯圩鄉大圩村村支書鄧火才表示。新建縣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按照旱情蔓延的趨勢,今年全縣的糧食有可能減產一半。

  今年罕見的春旱也讓當地的打井隊生意“井噴”。光一個大圩村,就活躍著3支打抗旱水井的隊伍。打井隊的袁富貴說,以往打一口小井,大約兩三千元就行了,但由於今年地特別干,井要打很深才能見到水源,所需人力和物力投入都比較大,所以,打一口小井也需要三五千元。而大一些的水井,一口井需要1萬多元也是正常的,比往年約漲了3000元。

  曾小黑告訴記者,由於氣候反常,天氣奇旱,如今打抗旱水井的難度異常大,通常要打到地下50米才能見到水源。而要不要打 抗旱井,也是村民們很糾結的問題。“一口水井成本一萬多元,加上水電費,成本投入增加2萬元,而一年種十多畝水稻,也隻不過賺2萬元,打井抗旱,意味著今年的水稻幾乎白種了。但農戶們通常沒有選擇,即便知道虧本,也隻能選擇打井抗旱,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稻田撂荒。”

  由於經濟落后,聯圩鄉農戶都還沒能吃上自來水,而是喝傳統的“水窖水”。而嚴重的春旱也讓當地群眾日常生活用水變得困難起來。曾小黑家門口有一個約1米高的水池,水池上方覆蓋著一層黃沙。他說,這些黃沙用來過濾從地下的水窖中抽上來的水。因旱情嚴重,村中紛紛打水井灌溉,如今水窖中的水明顯減少,即便經過過濾,這些水也還是有一股泥土味和鐵鏽味,根本沒法喝。而飲水受到最大影響的還是打水井最多的閩家村。由於該村水稻種植面積大,近期農戶們紛紛抽取地下水灌溉,部分村民家中的水窖已經斷流,日常飲水困難。

  15日晚間開始,一場“貴如油”的中雨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閔家村不少村民打開家裡的水窖儲存雨水備用。在農戶閩興福家中,有一隻塑料桶,專門用來收集各種用過的水。“現在洗臉水都舍不得直接倒掉,洗完臉用來洗腳,洗完腳用來喂豬。”

  權威發布:


  130萬畝農田受災

  作為全國重要的產糧大省,江西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和重要的稻米產區,素有“江南糧倉”之稱。全省稻谷產量佔全國稻谷總產量10%左右,居全國第二位,其中早?稻產量佔全國產量的四分之一,居全國第一位,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兩個從

  未間斷向國家貢獻糧食的省份之一。而此番出現嚴重干旱的遠不止南昌,在贛州、上饒、吉安等地,赤地千裡的景象同樣存在。盡管4月15日江西北部出現入汛以來第一次明顯降雨過程,但對緩解全省旱情作用有限,如今,春旱仍在蔓延。

  據江西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前天通報,截至4月14日統計,江西早稻(含秧田)受旱面積129.7萬畝。其中南昌市83萬畝、吉安市3萬畝、萍鄉市3萬畝、贛州市15萬畝、撫州市5.2萬畝、上饒市20.5萬畝,蔬菜受旱面積8萬畝。受災地區主要集中在鄱陽湖周邊地區和贛南地區。此外,全省共有2.6萬人出現生產和飲水困難。

  持續干旱帶來的不僅給農戶生活帶來影響,也使江西的航道交通受阻。15日中午,記者在贛江南昌段看到,江面十分“苗條”,水位回落使得江心的小洲裸露了出來,橫七豎八的大小船隻幾乎將整個江面佔得滿滿的,約有大小500多艘船隻在此滯留。當地海事部門表示,每天都會派巡邏艇給貨船散發水位通報單,提醒船主們避開無法通航的水域。

  旱災原因:


  降雨少、儲水少

  江西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的郭楊告訴記者,今年春旱持續時間之長、范圍之廣,都史上罕見,這也是江西自1963年遭受嚴重旱情以來江西所遭遇的最嚴重的春旱。

  南昌有“中國水都”美譽,江西有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還有著名的大河贛江,豐富的水資源令很多省份都艷羨,為何也會遭遇嚴重干旱?郭楊分析說,今年江西出現史上罕見的旱災,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降雨量偏少。今年1月至4月上旬,江西全省平均降雨量206毫米,較多年同期均值(422毫米)少51%,為江西省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倒數第二位。

  二是大河水位持續下降,突破歷史最低。

  三是水庫蓄水不足。截至3月底,全省各類水庫和山塘蓄水量99.7億立方米,較去年少15.1億立方米。

  郭楊表示,面對嚴重的春旱,江西省也採取了多項措施予以應對。一是打水井抽引地下水。目前整個江西省已開掘灌溉水井1000多口。二是從贛江等大江大河“抬水”救急。三是人工增雨。江西省還調撥了300萬元抗旱專項資金。“如果五一前農戶的水稻不能播種,那麼收成肯定會受影響,甚至絕收。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短期內江西沒有大的降雨,預計贛南地區旱情會進一步惡化。”郭楊說。

  反思:


  資金一年缺口近30億元

  此次大旱是否會造成江西糧食大幅減產,從而導致糧食漲價?江西省農業廳江西相關科室負責人前日分析表示,江西是農業大省,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江西糧食生產形勢如何,對全國糧食供應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去年,江西的糧食產量更是突破200億公斤。而廣東則是江西重要的糧食輸出省份,據粗略估計,江西每年輸往廣東的糧食都在100萬噸以上。他表示,旱情導致全省大面積播種困難,肯定會對糧食產量造成影響,但由於糧食生產有半年的周期,糧食會減產多少,是否會造成糧食漲價,要等到今年的糧食收獲時才能有所體現。即便遇到大旱,江西對省外的糧食供應也還是有保障的。

  江西省水利廳一位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去年以來江西省高度重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共計投入近112億元作為水利建設資金。但江西的確存在抗旱能力較為薄弱的問題,農民仍未從根本上解決“靠天吃飯”的問題。據其向記者提供的一份材料,江西省農田水利建設仍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一是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病險率高,效益難以充分發揮。據統計,江西省已經鑒定的病險水庫5777座,佔水庫總數的59.4%。水庫病險導致降低水位運行或空庫度汛,難以發揮興利的目的,農田灌溉保障率不斷下降。

  二是農田灌溉效益衰減嚴重。過去依靠農民投工投勞維修加固的小農水工程,隨著投入主體逐漸缺失,成為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短板,再加上農村勞力外出務工現象普遍,導致灌溉面積逐步萎縮。截至去年上半年,全省還有1480萬畝耕地沒有灌溉設施。

  三是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艱巨與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根據農田灌溉工程規劃,到2020年,江西全省基本完成農田灌溉工程建設和改造任務,所需投資452億元,平均每年45億元。2009年,各部門爭取的中央及省級資金實際到位15億元,由於市、縣配套難以到位,一年缺口近30億元。

  “我們將繼續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經過幾年的努力,爭取讓所有農田都能旱澇保收。”該負責人表示。

http://env.people.com.cn/BIG5/14421357.html

廣東平遠旱情告急 受旱農田近2萬畝 民眾飲水困難

乾旱會在中國、美國和歐洲小麥產區持續:英國預報員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