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

華盛頓登上前台緊逼卡紮菲 美聯儲政策是中東亂局推手


華盛頓登上前台緊逼卡紮菲 美聯儲政策是中東亂局推手
作者:參考家園
文章發于:參考家園
更新時間:2011-2-25

華盛頓登上前台緊逼卡紮菲
參考家園
2011-2-25 13:28:15
來源:《參考消息》

白宮揚言采取“行動”

【美聯社華盛頓2月24日電】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三譴責利比亞使用暴力是“暴虐和不能接受的”,并說,他将派國務卿希拉裏前往日内瓦,參加旨在阻止這場暴力活動的國際談判。

奧巴馬說,他正在研究“各種方案”,以對卡紮菲政權施壓,迫使其停止對利比亞人的攻擊。他說,這些方案包括美國可與盟國一起采取的“行動”,可能是制裁, 也有美國自己的措施。

這是利比亞經曆數天暴力沖突後,奧巴馬首次公開發表評論。奧巴馬說:“我們強烈譴責利比亞使用暴力。這場苦難和殺戮是暴虐的,是不可接受的。同樣,威脅進一步懲罰利比亞人民的做法也是暴虐和不可接受的。”

奧巴馬說,希拉裏将出席下周一在日内瓦舉行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她将與别國外長就有關事态舉行磋商,并繼續确保與國際社會一道對利比亞政府和人民發出同樣的聲音。奧巴馬還說,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伯恩斯将前往歐洲,與盟國商讨事态發展。

【路透社華盛頓2月23日電】奧巴馬表示,華盛頓将與國際夥伴一道,讓卡紮菲政府對其行爲負責。

這是奧巴馬首次對利比亞暴力事件公開發表講話。一些人指責他表态太晚,但美國官員辯稱,需要緩和回應,以保證在利比亞數以千計的美國人可以安全撤離。奧巴馬說:“我們正在盡一切所能來保護美國公民。這是我的第一要務。”

【美國之音電台網站2月23日報道】美國國務卿希拉裏今天說,奧巴馬政府将考慮所有可能的選擇來迫使利比亞當局停止針對抗議者的暴力活動。

希拉裏說,美國已明确表示它譴責針對利比亞抗議者的暴力活動。她提出,鑒于美國對利比亞的影響力有限,應通過聯合國安理會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渠道由全世界共同應對此次危機。

俄古反對外部施壓

【俄新社莫斯科2月23日電】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今天在與阿盟秘書長穆薩通電話時表示,俄不接受對正在發生騷亂的中東和北非國家的事态施加外部壓力的企圖。

近幾周來大規模抗議席卷阿拉伯國家,也門、巴林和利比亞國内的騷亂仍在持續。

俄方強調:“國内政治問題可以而且必須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要本着對所有政治力量負責的态度展開全民對話。”

【俄塔社莫斯科2月23日電】俄外交部部務會議結束後提供給媒體的通告說,中東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觸及俄羅斯的重要利益。會議提出,俄在中東和北非的首要外交任務是,在新情況下更有效地加強俄在該地區的地位。

與會人員認爲,“整個地區進入了長期重大轉變的階段,這将加深對一系列問題的危險挑戰,如不同文明間的關系、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不擴散機制、國際反恐、反毒品、防止非法移民和打擊跨國犯罪”。

俄外交部還表示,任何外部幹涉阿拉伯國家内政、強迫這些國家接受不考慮當地特點的解決辦法等做法同樣不能接受。

【墨西哥《每日報》2月23日報道】古巴革命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在最新文章中揭露,美國計劃下令北約入侵利比亞,霸占該國的石油資源。

在這篇題爲《北約的計劃是占領利比亞》的文章中,卡斯特羅指出美國的目的遠不是使這個非洲國家局勢恢複正常。他指出:“我絕對認爲美國政府關心的絕非利比亞的和平,它會毫不猶豫地下令北約入侵這個富庶的國家,或許隻是幾個小時或幾天内的事情。”

卡斯特羅強調,美國通過跨國企業控制全球石油資源獲得了政治權力,而利比亞也擁有豐富的高質油氣資源。他認爲,“在北約準備對利比亞人民采取行動面前保持沉默”是非正義的态度。

利比亞現對峙局面

【路透社的黎波裏2月24日電】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24日譴責“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丹操縱一些利比亞人起來反對他并控制了這個石油生産國的大片地區。

卡紮菲通過電話對利比亞電視台說:“本·拉丹……這是一個操縱人民的敵人。不要被本·拉丹所控制。”

在提到離首都的黎波裏約50公裏的城鎮紮維耶發生的暴力沖突時,卡紮菲說:“紮維耶發生的事情是一場鬧劇……理智的人是不會參加這場鬧劇的。”他呼籲國民 “讓國家平靜下來”。

卡紮菲還對抗議活動中的死難者表示哀悼,稱他們爲“利比亞的兒女”。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網站2月23日報道】據報道,效忠卡紮菲的軍隊今天固守首都的黎波裏,而利比亞東部已落入叛亂分子手中,他們試圖組建自己的政府。

在利比亞東部城市貝達,叛亂分子正在組建一個臨時政府,新領導層還将一些效忠卡紮菲的人扣爲人質。

東部局勢仍一片混亂。前利比亞駐聯合國外交官賈布裏勒表示,利比亞東部将保衛自己,但他們希望國家是統一的。他說:“我們不會将利比亞一分爲二。我們不會接受利比亞分裂。”

【美聯社利比亞班加西2月24日電】23日,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的控制範圍逐漸變小,靠近首都的主要城鎮落入叛亂分子手中。在東部,反對派誓言将“解放” 的黎波裏。

卡紮菲統治利比亞長達40多年。如今,他的控制範圍縮小到的黎波裏附近的西部沿海地區、南部沙漠地區和中部部分地區。

反對派當天表示,已接管利比亞第三大城市米蘇拉塔。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月24日報道】據黎巴嫩電台報道,貝魯特機場昨天拒絕一架利比亞私人飛機降落,據稱機上有卡紮菲妻子及一個兒子。

已倒戈的利比亞駐阿拉伯聯盟代表穆奈姆昨天聲稱,卡紮菲“數日”内便會倒台,但指利比亞在他倒台前要付出沉重代價。

外界擔憂爆發内戰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2月22日文章】利比亞目前似乎正走向血腥的内戰,卡紮菲的支持者控制着該國西部,反對派則控制着東部。

卡紮菲的倒台可能會導緻出現權力真空。在這次騷亂中,伊斯蘭分子可能試圖渾水摸魚,上世紀90年代他們被卡紮菲政權摧毀。

另外,利比亞的動蕩可能導緻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暫停,這将對歐洲市場産生重大影響。

【彭博新聞社網站2月24日文章】推翻卡紮菲可能意味着利比亞“陷入混亂”。在突尼斯和埃及領導人下台後,兩國都根據憲法将權力移交給臨時機構代管。但自卡紮菲1969年發動政變推翻伊德裏斯國王起,他就一直統治着利比亞,該國沒有憲法,政黨和工會等組織也長期遭禁。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教授範德瓦爾說:“如果卡紮菲離開,利比亞不僅将出現巨大的政治真空,還會出現巨大的社會真空和經濟真空。”

由于卡紮菲抓住權力不放,又沒出現可替代他的領導人,所以與中東鄰國相比,利比亞可能迎來時間更長而且更加血腥的動蕩時期。

利比亞缺少像埃及那樣可以取得政權的政治階層或軍官團體。利比亞有100多個部落,國民缺少國家認同感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意大利1934年将本國 1911年從奧斯曼帝國手裏奪取的3個省合而爲一,這就是利比亞的前身。利比亞1951年在伊德裏斯國王領導下取得獨立,國王的支持者大都來自該國東部。範德瓦爾說:“利比亞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爲創造出來的國家。缺少認同感的問題從未得到解決。”

【美聯社開羅2月24日電】卡紮菲從不信任自己的軍隊,他建立的民兵和“革命委員會”是他最後的援軍。如果正規軍倒戈,預料這兩支力量将爲他而戰。

這便是他能繼續待在首都的原因,盡管首都以外的大片地區已很快落入抗議者手中。

此外,一些部落對卡紮菲忠心耿耿,并可能最終決定其政權的命運。卡紮菲利用國家龐大的油氣财富收買部落,并通過鼓勵部落間通婚培植血緣關系。

美聯儲政策是中東亂局推手
參考家園
2011-2-25 13:59:07
來源:《參考消息》

【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23日文章】題:美聯儲正在導緻外國動蕩(作者 喬治·梅洛恩)

在講述席卷中東地區的政治騷亂時,通貨膨脹這個因素應該引起更多關注。對低收入人群來說,沒什麽比食品、燃料之類的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更讓人不安了。這促使他們走上街頭抗議政府的政策,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大規模抗議示威是撼動現有權力結構的唯一手段。

2009年埃及的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超過18%,遠遠高于2006年5%的漲幅,顯然後者更正常一些。在伊朗,物價指數從2006年的13%飙升到2009年的25%。在這兩個國家,2010年CPI的漲勢均有所減弱,但仍然保持在兩位數。

埃及人能夠推翻穆巴拉克的獨裁統治。他們渴望建立一個更願意傾聽人民聲音的政權,這樣的努力也許會成功,也許會失敗。伊朗人則冒着更大的風險,隻有解決掉強硬的革命衛隊才能推翻執政的原教旨主義者。

美向全球輸出通脹

或許極少有街頭抗議者把他們的經濟苦難和華盛頓聯系起來,但央行行長們會。他們在上周巴黎召開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抱怨說,美國正在輸出通脹。

中國和印度譴責美聯儲在維持物價穩定方面做得不夠好。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與聯合國則建議用其他選擇方案來取代美元作爲主要國際貨币。IMF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甚至提議用IMF特别提款權來取代美元,後者是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産和記賬單位,根據一籃子貨币定值,可作爲各國央行外彙儲備。

看起來唯一沒有承認問題的恰恰是最應該負責的人,那就是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最近在華盛頓全國記者協會的一次問答會上,伯南克表示指責美聯儲輸出通脹是“不公平的”。他說,在控制通脹方面,其他國家和美聯儲擁有相同的工具。

情況不完全是這樣。想想世界貿易吧,特别是糧食、石油等基本日用品,這些商品都用美元來進行交易。當美聯儲采取寬松的貨币政策引起全球美元泛濫之時,這些商品的美元标價就會上漲,這會影響到所有市場的價格,特别是嚴重依靠進口的窮國。像中國之類的出口型國家會增發本币購買美元以維持彙率穩定。

曆史一幕會否重演?

伯南克已經明确表示,美聯儲的政策是增加貨币供應量。他的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币政策——即“QE 2”,旨在用新印的貨币逐步購買 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以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複蘇——便是以此爲目的。但就算對美國來說,伯南克能否實現2%的通脹率目标仍然是個未知數。油價在上漲,食品價格在上漲。美聯儲一打噴嚏,世界上的窮國和那些對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毫無抵抗力的窮人就會得肺炎。

伊朗的騷亂令人回想起上世紀70年代末美聯儲大肆輸出通脹的另一個時期。當時石油财富令成千上萬的伊朗農民走出農村,來到德黑蘭之類的大城市,加入現金經濟。除了這種變化本身帶來的迷失感,伊朗人還成爲通脹和貨币裏亞爾購買力急劇下降的受害者。迷惘而又憤怒的伊朗人支持神職人員革命,推翻伊朗國王,從那以後伊朗便成爲美國的眼中釘。

今天的伊朗騷亂出于類似的原因,一旦成功的話将産生和1979年革命截然相反的結果:使其變成一個對美國更友好的國家。但我們不能對這樣的結果作保證,也無法保證經曆了埃及式的劇變後,現在對美國友好的國家還會依然如此。

量化寬松害人害己

事實上,美國人自己也難逃當前美聯儲政策所引起的通脹惡果。除了油價和食品價格上漲外,制成品價格上漲也即将發生。中國的通脹率在5%左右徘徊。經濟研究分析公司MKM同仁公司在去年11月的報告中指出,作爲從中國進口大量商品的零售商,沃爾瑪的内部調查顯示,這家大型連鎖零售商的價格正以每年4%的幅度上漲。這種趨勢在上周的CPI報告中有所體現。

美聯儲正爲不斷增加的巨額聯邦赤字提供資金,這一舉動将毫無疑問地導緻國内通脹。與此同時,它的寬松貨币政策正在引起全球通脹,導緻政治動蕩。在某些情況下,這樣的政治動蕩或許對美國有益,但不能排除會出現像1979年伊朗革命那樣的壞結果。這一切是否意味着對美聯儲進行更嚴格的監督和審查應該成爲我們的當務之急?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102/217306.html

美國宣佈制裁利比亞政權
更新時間 2011年 2月 25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20
美國白宮宣佈將對利比亞政府實施制裁,白宮發言人卡爾尼表示,隨後還將與歐洲國家協調共同制裁利比亞和卡扎菲。

美國制裁的內容包括,切斷相當有限的軍事協助。

美國還指示金融機構注意來自利比亞的資金是否有不正常的流動。

聯合國安理會正在舉行會議,討論應該對利比亞採取何種措施。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102/217306.html

卡扎菲政權面臨越來越大壓力

利比亞動蕩沖擊全球經濟

奧巴馬對卡扎菲的神秘聯繫揭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