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

科學實驗揭開針灸神秘面紗

科學實驗揭開針灸神秘面紗
2010年06月16日08:50
來源:《中國青年報》

針灸減肥在中國十分流行 張路橋攝

  在美國女孩芭芭拉眼裡,這幾枚銀針“酷”極了。用手捏住針柄,輕輕搓捻幾次,繼而放開兩指,一搓一放,重復幾次,手指便拗出飛鳥的形狀。

  更神奇的是其療效。每個月,她都會陪媽媽到紐約市郊的一家中醫館,接受針灸治療。母親患有嚴重的脊髓炎症,常年處於慢性疼痛中。一次半小時的針灸治療,給她帶來一種“新生的感覺”。

  遇到這樣的客人,老板張先生總會自豪地拿出一本《黃帝內經》,指出其中對針灸的評價,即“一針甫下,沉?立起”,意思是隻要一針下去,任何疑難雜症就能治好。

  不過,這位針灸學專業的博士生,從未想過用科學實驗來分析這種古老醫術。根據中醫理論,針灸是通過促進體內經絡內氣的流動來發生效用的。

  最近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雜志網絡版上的一項研究成果,揭開了這種東方醫術的神秘面紗。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神經科學家麥肯·內德戈德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針灸療法能夠刺激機體釋放出一種名叫腺?的化學物質,從而起到減緩疼痛的作用。

  西方實驗証明東方醫術
  和大多數西方人一樣,內德戈德教授一直對針灸充滿好奇:“4000年來,針灸一直是一些國家與地區醫學療法的中流砥柱。但是因為未被完全理解,許多人對此療法的有效性表示懷疑。”

  針灸理論認為,有一種叫做“氣”的無形生命能量在人體中運行,疼痛是由於氣的阻滯和失衡所引發的。因此,在人體一些特定的穴位插入細針,就能夠疏通經脈,從而治療疾病。

  這在西方的醫學專家看來無異於天方夜譚。一位醫療學教授就認為,針灸明顯有著心理安慰的作用。還有人將針灸與東方幻術聯系在一起。

  即使在國內,不少西醫也對針灸充滿懷疑。記者試圖聯系了幾名神經內科專家,發現他們對針灸的態度大多“不屑一顧”。一位神經內科大夫甚至說,“針灸不可能有完全止痛的效果”。

另一方面,電線杆上的小廣告、毫不規范的游醫,讓人們談到“針灸”就會聯想到“忽悠”、“騙局”之類的詞語。

  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理事、湖北中醫藥大學針灸骨傷學院教授孫國杰無奈地承認:“目前,國內的針灸治療確實有一些亂七八糟的人,可以說是魚龍混雜。”單單在網上,就有幾十個針灸師,以“師從孫國杰”為名進行招搖撞騙。

  這位70多歲的針灸學家在電話裡深深嘆息,“改變這種混亂的狀況,隻能依靠現代醫學手段。”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內德戈德,也下決心用西醫本身的方式來解讀針灸。“在一些研究者中彌漫著一種意見,認為研究傳統醫學已經過時,”她說,“因為這一領域並未完全解讀,許多人還持懷疑態度。”

  上世紀80年代的研究表明,針刺可能激活了痛覺神經,引發大腦釋放出一種類似於鴉片的化合物——多?。多?在人體進行了全身循環,達到減緩疼痛的效果。

  但內德戈德並不認可這些說法:“針灸並不疼痛,並且在通常狀況下,隻有針刺入痛處附近時,這一治療才能起到效果。”

  她從“生理消痛”的原理出發,提出了一個大膽推測:由於針刺在人體組織內造成了輕微的創傷,這時,人體組織釋放出一種名為腺?的化合物。它會通過加速活動來形成腺?酸,從而達到抑制神經信號,緩解疼痛的目的。

  在人體受傷后,腺?便擔當起天然止痛劑的作用。“就像人體內的一種天然可卡因,但沒有毒品的任何副作用。”協和醫院的一位神經內科醫生打比方說。

針灸止痛的確存在科學原理

  為了驗証自己的觀點,內德戈德給剛滿16歲的女兒布置了一個暑假作業。這個小姑娘后來成為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她和其他研究人員一起,將麻醉劑注入一批小鼠的體內,使它們保持靜止不動。接著,每隻小鼠的腿上被打上一個針灸點的記號,他們拿起銀針,從針灸點上插入小鼠體內。

  針頭附近的流體被收集起來,研究人員對這些流體進行了採樣分析,結果顯示,流體中的腺?酸含量比正常水平增加了24倍。

  研究者們對這一結果感到“開心極了”,這意味著他們的推測有很大的可能性。

  接下來,研究者們將一種能夠激化炎症的物質,注入小鼠體內。很快,這些剛剛接受針灸的小鼠腳部便患上了神經損傷。這些慢性疼痛,多年來一直騷擾著人類的健康生活。

  “慢性疼痛十分常見,目前西醫還沒有更好的藥物用於治療慢性疼痛。”內德戈德說。在中國,針灸常被用於緩解慢性疼痛,比如關節炎、脊髓受損、坐骨神經痛等。

  他們用消毒儀器不斷碰觸小鼠的受傷大腿,小鼠在實驗桌上一邊發出“吱吱”的呻吟聲,一邊做出自然的應激反應——它們不斷地挪動,以躲避那些儀器。

  小鼠大腿的移動距離和速度,成為衡量疼痛的重要指標。通過對針灸前后的測量結果進行比較,研究人員發現,針灸減緩了大約2?3小鼠的疼痛。相比針灸之前“痛得拼命掙扎”,這些小鼠在接受治療后表現要“安靜得多”。原先那個大膽的想法正在逐步得到証明。針灸在促進腺?加速分泌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為了確定是否能夠人為促進針灸的疼痛抑制效應,研究人員在小鼠大腿的痛處注入了一種能夠促進腺?作用的藥物,以延長腺?酸在傷口的停留時間。結果發現,這一藥物使腺?酸在傷口處的存留時間延長了3倍,從而抑制疼痛的時間從1個小時延長至3個小時。

  “我們已經找出了為何針灸能夠止痛的主要機理。腺?酸是一種強有力的消炎化合物,而大部分慢性疼痛都是由炎症引起的。”內德戈德說。

針灸仍有謎團有待解開

  這項研究也試圖破解長久以來圍繞著針灸療法的另一個迷團,那就是為什麼這項醫術似乎隻要把針刺入穴位即可減輕疼痛。對此,內德戈德推測大部分這種“特殊位置”都沿著主要的神經節點分布,這也正是人體包含豐富腺?酸受體的部分。

  不少同行對此評價很高。哈佛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威塔利·納帕多表示這是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用“極度精確的操作和非常清晰的假設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

  “顯然,內德戈德教授的實驗會對針灸研究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代償和替代醫學技術中心主任約瑟芬·P·布裡格斯表示。

  事實上,西方科學家一直試圖解開針灸之謎。有人用高科技手段記錄下其中的過程,發現針灸確實能對人體產生作用。神經影像學研究表明,針灸似乎能安撫腦部掌管痛覺的區域,並激活那些涉及休息和康復功能的腦部區域。多普勒超聲技術顯示,針灸能增強治療部位的血液循環。紅外熱成像技術顯示,針灸能促使炎症消退。

  科學家還發現,古代中醫理論與現代解剖學之間存在相似之處。365個穴位對應著人體的神經束和肌肉束,幾條經脈與人體主要的大動脈和神經分布相仿。

  另一方面,針灸的應用在繼續擴大。尤其是在傳統藥物無效時,針灸被用於治療慢性疼痛,如關節炎、下腰痛和頭痛等,也常會被用於治療疲勞、焦慮和消化問題。

  不過,針對內德戈德的研究,也有科學家警示,在嚙齒動物上實施的疼痛實驗,大都與人類沒有太大聯系。並且,這項最新的研究並未將針灸穴位與其他部位進行比較,因此“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

  對此,實驗團隊中的一位華裔研究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下一步將進行更多的測試,從而看看這種在被麻醉的小鼠身上起作用的痛覺抑制機制是否也能夠在清醒的人體中奏效。

  與此同時,雖然這項研究解釋了針灸療法能夠減輕疼痛的原因,它並未闡明,為何如同一些針灸師所相信的那樣,這種療法具有其他有益於健康的作用。

  不過,這絲毫不妨礙張先生中醫館的生意紅火。據說,這裡最高的消費高達4000元人民幣一次。就連22歲的芭芭拉都迷上了這種叫做“綠色醫療”的東方醫術。

本報記者 周凱莉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1885025.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