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3月7日星期日

作者: 是製造缺陷造成,以此粗算,每100萬劑疫苗,就可能有超過3000劑是不能使用的

 作者:

據菲律賓的官方數字,1200劑科興疫苗裡面,有4劑是變壞的。香港有沒有這方面的品質檢定數據?是否有市民接種了變質疫苗?


//菲律賓國家警察(PNP)已使用從中國捐贈的1200劑科興疫苗,以完成針對醫療前沿人員的COVID-19疫苗接種。


據PNP行政支援副局長兼行政司令官Lorenzo Eleazar中將說,PNP的疫苗總分配只用剩兩劑,而其中四劑卻變壞了。


「變質是由於小瓶中的氣泡或晶體造成的,這是製造缺陷。」Eleazar說。//


人家說得很清楚,是製造缺陷造成,而非儲存失當所致。以此粗算,每100萬劑疫苗,就可能有超過3000劑是不能使用的。

https://www.facebook.com/972393926144079/posts/4025785900804851/





北歐心科學:

#mRNA技術 #唔跟指引亂打得唔得呢


坊間說BioNTech和moderna用的mRNA「老」技術,其實並不是老技術,醫藥來說算是新技術。因為嚴格說這是modRNA技術(modified RNA)(所以moderna叫MODeRNA啦),是將mRNA部分組件(nucleotide)替換,以減低細胞對外來RNA的免疫反應,這是近年才冒起的醫療技術。


你沒聽錯,modRNA技術,本來是用來避免免疫反應,從而令細胞表達藥物的。(圖上)因為一般來說細胞會將外來的RNA分解,令普通的mRNA很難做到有效藥物,而modRNA則改變了RNA的3D結構,避開了細胞的「海關檢查」,令細胞接受外來RNA。


Covid疫苗,情況就有點特別,因為你既要RNA 避開免疫海關,但又要在入到細胞表達病毒抗原後,刺激免疫反應,達致疫苗效果。如果避不開免疫海關,藥物等於無用;但如果完全沒有免疫反應,則做不到疫苗效果,最壞情況反而可能導致免疫耐受!(即是身體會無視武漢病毒!)一般而言,大部分疫苗都會加入「佐劑」,故意刺激免疫反應。令人意外的是,BioNTech和moderna的疫苗,都沒有加入佐劑。


那麼,Covid mRNA疫苗的免疫反應是何來的呢?一,可能其載體(BioNTech用的是脂類載體),本來有免疫活性。二,是打針打到肌肉直接導致輕微的炎症。


沒有炎症或免疫反應相佐下mRNA疫苗,會有什麼影響呢?BioNTech在今年一月,就在《科學》期刊發布了一種「反向疫苗」,或者叫「非致炎疫苗」(圖下、連結)。這「疫苗」,不是用來刺激免疫,反而是用來抑制免疫,教曉身體不要攻擊抗原,從而治療自體免疫疾病。這「反向疫苗」,由靜脈注射(IV injection),就可以避過身體的免疫海關,在脾臟表達,並教會身體不再攻擊目標,即「免疫耐受」。


所以,胡亂用mRNA疫苗,會不會弄巧反拙,將疫苗變成「反向疫苗」,令身體無視武漢病毒呢?嘻嘻,我不知道。但連掌握這技術的公司講明不能靜脈或皮下注射,你偏要這樣做,我真的非常欣賞專家委員會的專業水平。


香港人的健康,交給這些專家身上,真幸運啊。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25/145.lon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