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9月2日星期四

中國特色的宗教自由

記者來鴻:中國特色的宗教自由
克里斯托弗•蘭道
更新時間 2010年 9月 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43
BBC記者
位於北京的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為中國培養了很多神職人員。

中國的基督教徒曾經長期受到迫害,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在共產黨的統治下,宗教信仰被掃地出門,無神論受到供奉。但是近幾年,中國發生了巨變,其中也包括官方對基督教的態度和立場。這也正是BBC記者蘭道最近到中國來採訪最希望搞明白的一個問題。

這次到中國採訪,希望了解政府認可的基督教會的發展現狀。粗看起來 ,當局對我們的這個項目幾乎沒有什麼合作熱情。

但是,共產黨政府不願過多解釋自己新生的宗教熱情,一點也不足為奇。

19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可以說是現代歷史上最全面地鏟除宗教的運動之一。

自從1970年代晚期以來,中國的對外開放也包括她在走向宗教自由方面有了巨大的發展。

這意味著,現在,成千上百萬的基督教徒不需要繼續在未經註冊的地下教會中禱告,而是在由官方批准的天主教和基督教組織中,享受政府賦予的有限的宗教自由。
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王作安說,中國的基督教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

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王作安解釋說,共產黨繼續禁止黨員信教和共產黨政府下大力氣發展宗教,兩者之間並不矛盾。

中國方面告訴我們,如果黨員決定要信教,可以退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信仰。

這樣做的目的,看起來是要表述,當局有所放鬆、更加信服,信教的人越來越多可能給社會帶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強調,在政治領袖的生活中,宗教仍然沒有立足之地。

但是,我不由得暗想,中國政府的立場是不是也很實際?是不是已經認識到,世界各地,不管在哪兒,從長遠來看,壓制宗教總是起不到太大的效果。

買不到《聖經》?

在北京的一家基督教書店,我感受到中國新興的基督教文化的規模。

書店裏,美國出版的集基督教教義與實用忠告於一體的自助書籍中文版擺放在搶眼的位置,但是,也有證據表明,專門銷售國內自生的基督教作家作品的出版社也有了長足發展。
約翰·張神父解釋中國教會的使命之一是社會工作和社會服務。

我在書店中還看到了中國教徒專門為中國教會的主日學校編寫、繪製的卡通作業本。

除此之外,書店內銷售的其他產品也是琳琅滿目。

中國創作、錄製的新讚美歌光盤、印有各語種《聖經》語錄的冰箱磁鐵,以及我們曾經看到的許多基督徒司機在車中後視鏡上懸掛的裝飾物:用紅絲帶編成的花結下懸掛著木雕的十字架,下面還有兩簇紅色的絲穗。當然了,我肯定會買一個留做紀念。

但是有一樣東西,你覺得肯定應該能在基督教書店買到,但卻買不到,這就是《聖經》。

事實上,除了在政府註冊的教堂內的書店,你在任何一家其他的中國書店都買不到《聖經》。

我們得知,在一般的書店能買到《可蘭經》或是其他宗教的關鍵書籍,那麼,為什麼《聖經》是例外呢?

有關這個問題,王作安局長給了一個詳細、複雜的答案。他談了一番許可、執照什麼的,但卻從來沒有直接回答為什麼政府繼續限制人們接觸基督教的聖書。

他告訴我,基督徒要買《聖經》非常方便,哪兒還能比教堂更方便呢?
愈來愈多的中國人開始信教。

奇特的自由

這只是今日中國奇特的宗教自由的例子之一。

我們所接觸的基督教會的負責人不斷強調,他們現在享受的自由是空前的,坦率地說,這樣的自由在三十年前連想都不敢想。

但是,享受這種自由只能局限在政府精心劃定的圈子之內。

現在,中國當局還在繼續鼓勵基督教的發展。但是,真正的問題似乎應該是,會不會有一天,基督徒的信心將強大到要求完全徹底的宗教自由的地步?那時,共產黨政府又將作出怎樣的抉擇?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0/09/100831_fooc_christianity_china.s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