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0月20日星期三

官員自殺頻發:網絡監督等4座大山重壓官員神經

官員自殺頻發:網絡監督等4座大山重壓官員神經
2010年10月20日07:57
來源:《南方日報》

今年部分官員自殺事件

  ◎1月18日,陝西省勉縣紀委副書記、縣監察局局長馮某從勉縣醫院墜樓死亡﹔

  ◎1月20日,安徽蚌埠市人大常委會一副縣級官員在市行政辦公中心綜合樓墜樓身亡﹔

  ◎2月5日,廣東省茂名市檢察院檢察長劉先進在湛江市跳樓身亡﹔

  ◎6月24日,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劉亞軍撞火車身亡﹔

  ◎8月25日,河北省萬全縣縣長王聰著在宿舍自縊死亡﹔

  ◎8月27日,江蘇射陽縣紀委的一名干部在該縣人民醫院住院部大樓跳樓身亡﹔

  ◎9月21日,浙江高院副院長童兆洪在其本人辦公室衛生間內自縊身亡﹔

  ◎10月16日,韶關市武江區原書記鄔學新從武江區政府辦公樓天台跳樓身亡。

  又是一起官員自殺事件!

  10月16日17時許,韶關市武江區原區委書記鄔學新獨自到武江區政府辦公樓天台跳樓身亡。

  今年以來,頻發的官員自殺事件以滲人的冰冷直搗人心:1月18日,陝西省勉縣紀委副書記、縣監察局局長馮某從勉縣醫院墜樓死亡﹔2月5日,廣東省茂名市檢察院檢察長劉先進在湛江市跳樓身亡﹔6月24日,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劉亞軍撞火車身亡……

  每每官員自殺消息被披露,公眾更多關心事件背后是否隱藏腐敗,但事后的調查表明,除個別官員確實因涉及腐敗而畏罪自殺外,多數以自殺來結束生命的官員是心理健康出了問題,其中很多是得了抑郁症。

  讓人艷羨的公務員群體何以成了抑郁症的多發地帶?一些官員抑郁症的病因又在哪裡?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國公開報道13起官員非正常死亡,其中多數官員屬於自殺,自殺官員職務覆蓋科級至省部級

  ●在官方調查結論中,官員的非正常死亡基本上和精神抑郁有關。有質疑稱:官員衣食無憂、風光體面,何來精神抑郁?

  ●可能很多官員都有心理壓力,甚至有心理問題,但如果承認,同事、領導都會戴有色眼鏡看待﹔多數公務員心裡不舒服隻會自己“悶著”

  ●接二連三的官員自殺悲劇,公眾將產生種種不良猜疑,導致對政府的信任危機,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官員的心理危機干預

  望 四座大山重壓官員神經

  官場激烈的職業競爭﹔對時代轉型帶來問責制度、網絡監督等監督方式的不適應﹔官員個人情感與家庭問題處理不善﹔涉及腐敗官員自殺事件引人關注。僅據媒體公開報道的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國共發生13起官員非正常死亡,其中多數官員屬於自殺,今年以來也有9起。官員自殺方式多樣,跳樓、割腕、開槍、自縊,官員身份涉及黨委政府、教育、稅務、金融等多個領域,職務覆蓋科級至省部級。

  1月18日凌晨,陝西省勉縣紀委副書記、縣監察局局長馮某從勉縣縣醫院住院部7樓跳下,經搶救無效死亡。當地警方排除他殺可能。據其透露,並未發現馮某在工作中有經濟等違規問題,他自殺可能與感情問題或家庭糾紛有關。

  2月5日,廣東省茂名市檢察院檢察長劉先進在湛江市跳樓身亡。知情人士反映,劉去年開始就覺得胸悶、失眠,在自殺前一段時間一直靠吃安眠藥才能睡覺,后被診斷為患有抑郁症。經湛江市公安局調查,劉疑因健康原因引發精神焦慮而自殺。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官員“非正常死亡”是今年的6月24日。是日下午,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劉亞軍在廣深高速鐵路線上,翻過圍牆,撞車身亡。事后不少人都把其自殺事件與反腐風暴降臨民航系統聯系起來,認為劉是畏罪自殺。

  但其遺書顯示:一是精神壓力過大,知道自殺的做法可能給組織帶來傷害,對不起組織的培養,辜負了組織的信任。二是生前曾承諾到國際民航組織任職,如今卻無法兌現,對此表示遺憾。事后調查表明,劉亞軍突發意外系精神抑郁所致,沒有發現劉在黨風廉政方面問題。

  在官方調查結論中,官員的“非正常死亡”基本上和“精神抑郁”有關。對這樣的結論,有不少人提出質疑:官員衣食無憂、風光體面,何來“精神抑郁”?甚至認為官員自殺就意味著經濟上有問題。

  事實上,公務員的壓力來自各個方面。據記者調查,官員精神壓力主要有四類:官場激烈的職業競爭﹔對時代轉型帶來問責制度、網絡監督等監督方式的不適應﹔官員個人情感與家庭問題處理不善﹔涉及腐敗。

聞 身在官場自古升遷一條路

  官員向商人、學者轉變成功的只是個別案例,更多官員隻有一條道路可走,如果得不到職位上的升遷將會產生焦慮情緒

  雷州市委宣傳部長陳雲認為,官員心理出現問題,職業本身的競爭壓力大是最主要的原因,這也是公務員制度還不完善的體現。目前公務員制度剛性太強,官員價值的實現隻有通過職務的升遷來體現。官員向商人、學者轉變成功的只是個別案例,更多官員隻有一條道路可走,如果得不到職位上的升遷將會產生焦慮情緒。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說,同僚之間的激烈競爭也會使官員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缺少發泄與溝通的渠道。官員若時刻擔心競爭對手趁機抓住自己某個弱點,則心理壓力過大是不言而喻的。

  《人民論壇》雜志曾對全國各地100多名官員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調查發現,80%以上的官員,特別是基層官員普遍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心理疲勞”及“壓抑”心理。64.65%的受調查者認為,官員的壓力源主要來自“官場潛規則對個人政治前途的壓力”。

  在一些受訪公務員的理解中,所謂官場“潛規則”主要是微妙的人際關系。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院長肖濱說,時下某些官員能否升遷,學歷、工作經歷、職業素養等有時並非決定性因素,重要的是“上面有沒有人關照”。為處理好官場人際關系,不少官員費盡心思,心理壓力因此而生。

  “可能很多官員都有心理壓力,甚至有心理問題,但如果承認自己有事,同事、領導都會戴有色眼鏡看待﹔大家也不想和家裡人傾訴。”廣州市直屬機關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官員對記者直言,多數公務員,領導崗位的同志即使心裡不舒服也隻會“自己悶著”。

  問 行政問責網絡監督加壓

  不是擔心工作出問題,就是怕人情世故處理不好,常常失眠,人還不滿四十,白發卻生了不少

  在專家們看來,官員心理危機的產生與行政問責和網絡監督對行政能力提出的考驗也有很大關系。

  國企老總,中海油揭陽能源開發利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志雄認為,在社會轉型時期,問責制度、群眾信訪、維穩工作等,給官員提出新的挑戰。

  同時,新聞媒體的發達,網絡監督的興起,使得官員不得不面臨公眾的審視,承受著公眾質詢帶來的巨大壓力。很多情況下,官員隻要一言不慎,就可能會丟掉烏紗帽。有些官員從事本職工作擅長,但面對公眾則顯得能力相對薄弱,感覺到力不從心,增添壓力。

  “現在的官越來越不好當了,看起來風光無限,但背后的苦衷沒多少人知道。”記者與一位到廣東某縣挂職副縣長的朋友聊天時,他感慨道,“不是擔心工作出問題,就是怕人情世故處理不好,常常失眠,人還不滿四十,白發卻生了不少。”

  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李毅中也曾對媒體坦陳心跡:“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來電話。”這句簡短的話語,正吻合時下多數官員的心態。

  長期關注職場精英心理健康的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龍立榮認為,隨著我國官員問責機制的不斷健全和完善,官員對突發事件,如火災、洪水和生產安全等的提防與憂慮等因素,使官員的心理壓力倍增。

  “部分主要官員對危機處理缺乏經驗,使自身同時陷入能力和心理的雙重危機,不但要手忙腳亂地處理善后事宜,還要承受來自上級和社會的壓力,這也成為官員自殺的原因之一。”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李成言教授說。

  有的官員也向記者透露,“經常半夜一接到電話就緊張得無法入睡”。一位在廣州基層工作的官員向記者描述,問責制的出台和不斷完善,有效地監督領導干部在從政過程及公共權力使用過程中的“不作為、作為不力、亂作為”,現在“一些懶官”、“庸官”不好當了,壓力自然倍增。

  毋庸諱言,一些官員常常處在利益誘惑和高壓反腐的“冒險博弈”中,容易產生嚴重的心理危機。在社會資源分配過程中,官員面臨眾多的誘惑,使他們成為腐敗的“高危人群”,“但又同時面對高壓的反腐態勢。面對誘惑,要,還是不要,定力不佳的官員總會處在心理矛盾和煎熬中。”

  此外,很多官員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工作和應酬中,無暇顧及家庭,導致家庭不合諧,出現了夫妻離婚、兒女教育等一系列問題,從而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切 官員心理干預迫在眉睫

  官員存在心理危機,不但直接影響到工作,還影響到與家庭、朋友的關系,更嚴重的是弱化了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官員作為公權人物,其自殺並非簡單的私人事件,應屬公共事件。”李成言指出,官員存在心理危機,不但直接影響到工作,還影響到與家庭、朋友的關系,更嚴重的是弱化了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有專家認為,面對接二連三的官員自殺悲劇,公眾也將產生種種不良猜疑,導致對政府的信任危機,對政府施政能力和官員公眾形象也造成較大影響。因此,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官員的心理危機干預。

  事實上,中央有關部門已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2005年6月,中組部發布《要重視和關心干部的心理健康》的文件,認為“確有少數干部因心理負擔過重而出現焦慮、抑郁等問題,甚至有個別干部心理嚴重失調,導致精神崩潰”。

  2010年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在四川調研時也強調,基層干部承受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和心理壓力都很大,要具體幫助基層干部克服困難,積極疏導基層干部的心理壓力。

  記者採訪發現,雖然各地也開始對官員心理危機進行一定的干預,但往往由於側重政治說教,忽視精神心理健康方面的訴求關注,因此效果並不太理想。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室李江雪主任表示,官員心理健康的關注仍停留在一個表層階段,很少有實質性的舉措。由於身份和地位的特殊性,當官員出現心理問題時,他並不願意去找心理方面的專家來為自己減壓,特別是有關隱私泄密的恐懼更是讓官員對心理咨詢望而止步。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盧暉臨認為,應該根據官員的特殊情況,探索建立常態化的干部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比如開通官員心理健康咨詢熱線,聘請資深專業人士為心理咨詢或治療專家,向承受壓力的官員提供心理咨詢、心理疏導和心理保健。

  “應該增強干部選拔過程中的競爭性、公開性和程序性因素,使官員晉升有章可循,從而降低因前途不可預期造成的壓力。”肖濱說。

  “及時地解決官員的心理問題,建立‘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對於國家、社會,尤其是官員隊伍建設而言意義重大。”長期關注、研究我國官員非正常死亡的組織行為學專家徐曉青建議。

  ■拍案說法

  在位謀其政,退位正心態;官員抑郁自殺折射出———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前日,韶關市公布了武江區原書記鄔學新自殺的死因調查。調查認為主要與一位與他發生經濟糾紛的朋友有關,他被該朋友舉報有違紀違法問題,造成精神壓力大、情緒低落。

  盡管組織上多次做其思想工作,已澄清舉報的問題與事實不符,並幫助他調處糾紛,但他一直未能解開心結,最終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

  但如有關方面所掌握的情況,陷入經濟糾紛與多年的好友“撕破臉皮”,乃至被免職產生失落感和因身體健康問題產生厭世情緒,單獨來看,“都不致於讓人到尋死的地步”。

  據分析,鄔學新選擇自殺經歷了一個過程:從書記崗位下來后沒有按慣例去人大或政協任職,“不在位”失落時,又遭遇好友反目,且有群眾反映其工作上存在的問題,以致上級紀檢機關部門調查,再到身體健康因素和家庭關系處理上,最終選擇在重陽節自殺。

  韶關市幾位曾任縣委書記的人士一致認為,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在位時干好工作,不在位時之前所做的工作要經得起群眾的評議。

  一位人士說:“作為一個地方的黨政一把手,在位時盡心盡責,有政績也難免有過失,不能要求人人都說你好話﹔畢竟眾口難調,不排除繼任者也會有不同的施政意見。”

  另一位人士說:“不要把職位看得太重,能夠到今天的職務,與組織多年的培養是分不開的﹔組織上對政績和過失,都會給予中肯的評議,這點要相信組織。”該人士還說:“領導干部應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真正哪一天退下來了,也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不致於抑郁成疾。”(記者謝苗楓 趙南堅 章梅 谷立輝 見習記者龍瀚)
http://leaders.people.com.cn/BIG5/199252/199257/12996744.html

內地自殺官員覆蓋各個層級 屬何原因?

評論:屢禁不止的「買官賣官」

美國每天18名退伍軍人自殺

美軍士兵自殺人數再創新高 6月平均每天一人

以色列軍隊面對越來越多自殺

英國逃兵:坐監好過阿富汗戰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