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8月9日星期一

七大研究困惑科學家

七大研究困惑科學家:從宇宙常數到神秘粒子
2010年08月09日09:29

北京時間8月9日消息,據美國《探索》雜志報道,科學研究看上去就像一段不停前進的旅程:每一次發現都有助於建立對事物的了解,每一次實驗都讓我們對大自然的基本法則有更深入的認識。以下是七個令科學家更加困惑的研究發現,它們非但沒有揭露事件的本質,反而增添了更多的謎團,使研究人員開始懷疑他們最基本的臆斷。這一名單無疑難稱完整,只是希望引起大家廣泛的好奇心,跟隨科學家一起去探究真相。
1.宇宙常數

 20世紀20年代,天文學家認為宇宙的大小是固定的。即便廣義相對論預示事實並非如此的時候,愛因斯坦也沒有轉變思路,找出正確答案。相反,他在自己的理論中發明了一個術語去抵消幾乎無處不在的引力,用以保持宇宙的恆定不變。愛因斯坦后來將這一術語(宇宙常數)稱為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美國科學家埃德溫-哈勃的研究揭示了愛因斯坦的錯誤,讓天文學家放棄對靜態、穩定宇宙的原有認識,重新開始揭示一個奇異而令人困惑的宇宙。哈勃在自己的研究發現中採用了當時新發現的“宇宙卷尺”——稱為“造父變星”(Cepheid variable)的一類特殊恆星。通過在威爾遜山天文台掃描天空,哈勃確定了天體——模糊星雲(被認為是銀河系中的氣態雲)的距離。

  在前人的基礎上,哈勃的研究不僅表明,這些星雲是它們自己的星系,而且還通過測量它們隨時間而變化的速度,証實它們快速遠離地球。哈勃的研究還表明,距離銀河系越遠,這些星雲的速度越快。這種解釋聽上去很有道理,但其他星系為何加速離開地球的原因尚不得而知。今天,大多數物理學家認為是暗能量在作祟,但他們尚不能准確確定這一原因。
2.艾滋病疫苗

當研究人員開始從事“STEP研究”——3000人參與的雄心勃勃的艾滋病病毒疫苗試驗,他們認為這種疫苗會是阻止艾滋病病毒擴散的最佳方法。但是2007年,國際制藥巨頭默克公司的研究人員突然中止了這項研究。原來,艾滋病病毒疫苗非但不能保護參與者,反而令他們更有可能被這種病毒感染。這項研究利用功能受到削弱的感冒病毒(腺病毒5)去傳遞在實驗室制造的艾滋病病毒片段。研究人員希望,人體免疫系統可以攻擊這些艾滋病病毒片段,接著識別並消滅真正的病毒。

  雖然參與者就如何避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接受了專門培訓,但最后仍有一些人被感染。僅僅這一點就意味著,艾滋病病毒疫苗對這些參與者不靈驗。令研究人員警覺的一件事是,那些以前曾暴露於感冒病毒的人,在接種過艾滋病病毒疫苗以后,似乎更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研究人員立即停止了利用感冒病毒進行的同類研究。研究人員至今未找到疫苗令有些人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原因,這次引人注目的研究失敗被廣泛視為疫苗研究領域的一次重大挫折。有些科學家提出放棄臨床試驗,重新回到基礎研究。美國艾滋病疫苗倡導聯盟則表示,在艾滋病疫苗研究領域,“STEP研究提出的問題多過解答的問題。”
3.量子糾纏

 聽一聽愛因斯坦是怎麼說的吧:任何事物的移動速度都沒有光速快。狹義相對論宣稱,如果可以,那麼就能改變因果關系:例如,你可以在第一球投出以前,給朋友打電話,告訴他棒球比賽的勝負結果。1935年,愛因斯坦和另外兩位物理學家鮑裡斯-波多爾斯基和納森-羅森利用這一事實說明,量子力學是不完整的理論。

  他們設計了一個實驗,尋求兩個粒子之間奇異的量子聯系。量子糾纏則宣稱,兩個粒子,無論分離多遠,它們之間都存在一種神秘的關聯,相互影響。三位物理學家設計的實驗假設使兩個處於量子糾纏的粒子遠離彼此。如果測量一個粒子會影響另一個粒子同時做出改變,那麼兩個粒子互動的速度應該超過光速。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20世紀80年代,研究人員實施了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實驗,而且成功了。想象一下,粒子穿過兩個粒子間的物體或一個滿載信息的粒子。在2008年的量子糾纏實驗中,日內瓦城的研究人員發現,在他們的裝置中,那個物體可能以至少一萬倍於光速的速度運行。這似乎表明,兩個粒子並沒有相互之間傳遞任何真實的信息,相反,測量其中一個會立即影響另一個。不幸的是,這種解讀讓我們回想起愛因斯坦最早對量子糾纏的苦惱——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稱那是一種“鬼魅似的遠距作用”。
4.人類基因組

 1909年,丹麥植物學家威廉-約翰森(Wilhelm Johanssen)造出了“基因”一詞,將其描繪成一種可令子女遺傳父母特質的機制。到20世紀60年代,這一定義因特定原因而發生變化:基因是用以制造蛋白的DNA編碼。10年前,人類基因組計劃成功繪制出第一個人類基因組序列圖。但是,科學家卻無法對完全揭開人類基因組之謎感到高興,因為整個故事還有許多疑問。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研究人員發現隻有1.2%左右的人類DNA代碼用於蛋白制造:有些人稱這些代碼為“垃圾”。萊斯利-奧格爾和弗朗西斯-克裡克在1980年發表的論文將這種DNA稱為“終極寄生虫”。然而,即便是在這個看似無用的DNA“垃圾堆”,研究人員仍在尋找有功能的片段。

  似乎,就在我們對人類基因組展開深入探究時,我們才意識到對它們的了解遠遠不夠。例如,研究人員發現,部分人類DNA片段就好比基因“電話總機”。依附於這些片段的分子可以打開或關閉生成蛋白的基因,一旦出現故障,可能會誘發從抑郁到肥胖等眾多疾病。

  此外,這些“開關”在誕生以后可以調換,依附於DNA片段的分子可以被環境因素添加或刪減。例如,麥吉爾大學研究人員邁克爾-米尼最近發現,小老鼠母親舔舐它們的頻率改變了依附於小老鼠DNA上的分子,從而可能改變了它們的壓力水平。正在實施的人類表觀基因組計劃希望對這些DNA片段及其影響進行研究。
5.西伯利亞指骨

 這一切都始於在西伯利亞山洞發現的一塊擁有4萬年歷史的指骨。雖然一根手指似乎並不能令研究繼續下去,但研究人員從手指中提取了DNA,用以搞清楚手指的主人。他們原本以為手指可能來自尼安德特人,或早期人類的親屬,但分析結果卻發現指骨屬於一個非常特別的女士——研究人員稱之為“X女士”。

  研究人員特別對提取自指骨的線粒體DNA做了細致研究。線粒體DNA一般隻通過母系遺傳,是探索人類進化的絕佳工具。兩個現代人的線粒體DNA可能隻有數十處不同之處,但他們與尼安德特人的差異卻有近200處。當研究人員將“X女士”的線粒體DNA與現代人做了比較后,竟然發現了大約400處不同。

  這一發現又給人類進化過程增添了新的疑團。如果“X女士”代表一個新人種(這個疑問至今仍在討論之中),那表明一個我們一無所知的原始人種從非洲遷出,與尼安德特人及歐洲和亞洲的早期現代人生活在同一個地方。有關潛在新人種(如發現於印度尼西亞的“矮人族”弗洛勒斯人)的爭議進一步証明了一個概念,即人類進化樹有許多分支。由於智人是唯一生存至今的人種,所以,我們可能認為人類進化樹是筆直的,呈流線型。
6.信息素

談到愛情,人們往往會說一切取決於是否發生化學反應。但是,人的吸引力確實與信息素有關聯嗎?51年前,彼得-卡爾森和馬丁-盧徹(Martin Luscher)發明了“信息素”一詞,用於描述在同一個物種成員之間傳遞的化學信號。從此以后,研究人員發現了各種各樣的生物利用化學物傳遞重要話題的信息,如食物、交配和危險等,其中就包括許多昆虫以及從老鼠到吸血鬼魚等物種。

  所有這一切似乎表明,人類也可以利用化學信號交流,科學家實施了大量有關汗液氣味的研究,試圖証明人類信息素可以傳遞各種信息,例如,害怕什麼東西,女人何時來例假。然而,令香水制造商沮喪的是,看上去沒人能夠找到相關化學物或受體。即便是那些堅決支持人類信息素存在的研究人員,也被迫承認“沒有任何以生物測定為導向的研究導致真正人類信息素的隔離”。
7.神秘粒子

 20世紀30年代,物理學家看上去在識別由原子決定的一切事物的道路上暢通無阻。例如,他們知道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他們懷疑世上一定存在某種力量,使得這些相互間強烈排斥的質子可以在原子核中緊密相連。這一猜測令他們相信,這種具有神奇力量的粒子可能是一種中間粒子——“介子”:比電子稍大,比質子稍小。

  但是,研究人員在1936年掃描宇宙射線時,並沒有去尋找介子。他們發現的未知粒子最終使得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伊西多-艾薩克-拉比發出這樣的疑問,“這是誰定的?”宇宙射線包括大小相當於假設介子的粒子,研究人員由此認為他們發現了這種神秘粒子。

  然而,就在物理學家繼續研究這種粒子(后被命名為“μ介子”)時,他們發現它只是在大小方面“達標”。μ介子是一種相當好用的“膠水”,因為它們與原子核幾乎不發生任何作用。數十年來,這一疑問始終縈繞在科學家心頭,直至1979年物理學家發現了“膠子”,這是一種攜帶較強核力的粒子,能使原子核結合在一起。

  雖然已經有一個問題得到解答,但仍有更多的疑問至今沒有答案。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項目物理學家仍在尋找新粒子以完成標准模型。他們尤其在尋找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其他所有粒子的質量都源於希格斯玻色子。物理學家能否找到這種粒子?或者,研究結果是否與他們預想的有出入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孝文)

  來源:新浪科技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2381985.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