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2月16日星期三

世界糧食價格達到危險水平


科技日報:全球糧價已漲到危險水平2011年02月17日10:23
來源:《科技日報》

 本報紐約2月15日電 (記者卞晨光)世界銀行今天表示,自去年以來,全球糧食價格持續上揚,與一年前相比,世界銀行糧食價格指數猛增了29%,僅從去年10月份到今年1月份就上升了15%,目前的糧食價格指數隻比2008年6月全球糧食危機時的歷史最高位低3%,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境地。

  世界銀行認為,近來全球食品價格猛升的重要推動因素是小麥、玉米、糖和食用油的價格大幅攀升。與2010年6月相比,2011年1月國際市場上小麥的價格已經翻了1倍,玉米和糖的價格上漲了73%。食品價格的快速上揚加劇了世界各國低收入民眾的生活負擔,並將導致發展中國家新增4400萬貧困人口。各個國家遭遇的糧食安全問題已經變成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成為全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

  世界銀行表示,國際市場小麥價格最近大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小麥的主要出口國澳大利亞遭受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受害程度和影響范圍現在還難以准確評估,而中國的冬小麥產地又受到了持續干旱的威脅﹔其次,中東和北非的小麥主要進口國需求大大增加,特別是沙特阿拉伯,多年來因節水上的需要不斷減少小麥的種植,對進口小麥的依賴性增加﹔另外,一些國家在小麥出口上的限制措施和貨物流通中的問題也刺激了小麥價格的上揚。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目前小麥國內價格上漲幅度最大的國家為吉爾吉斯,漲幅達到54%,而孟加拉、塔吉克、蒙古、斯裡蘭卡、阿塞拜疆和阿富汗則分別上漲了45%、37%、33%、31%、24%和19%。

  世界銀行指出,為應對糧價的快速上漲,世界各國應通力合作,為農民提供種子、化肥等援助,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氣象預測服務,並為孕婦、孩子等最需要關懷的群體建立食品安全網。另外,各國還需要擴大糧食安全保障網絡,避免限制糧食出口,改善有關糧食庫存的信息收集,增加對於農業的投資,減少生物燃料開發對於糧食生產的不利影響,以及採取必要的措施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3942663.html

世界糧食價格達到危險水平
更新時間 2011年 2月 15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2:49
世界銀行說,自去年6月以來,糧食價格導致新增4400萬人陷入貧困。

世界銀行糧食價格指數過去4個月上升15%,略低於3年前糧食危機的水平。

小麥,玉米,食糖和食用油價格漲幅特別大。

世界銀行行長佐裏克說,食品價格的上漲對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傷害最大,這部分民眾食品方面的開支通常佔到收入的一半以上。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1/02/110215_brief_world_food.shtml

全球糧食價格上升將四千四百萬人推向極之貧窮
16.02.2011 03:51
世界銀行警告,包括玉米及小麥等全球糧食價格,經已升至危險水平,由去年六月起,有四千四百萬人陷於極之貧窮,可能影響中東及中亞地區的政治及社會穩定。 世銀報告指,全球糧食價格去年上升百分之二十九,而去年十月至上月的升幅達到一成半,差百分之三就升至零八年的歷來最高水平。世銀行長佐利克認為,糧食價格上升,部份是受天氣因素以及出口禁令影響,預料糧食價格將會繼續向上。調查發現,貧困人士用於基本糧食的開支,佔了收入八成以上,如果糧食價格繼續上升,他們別無選擇,袛有減少進食。二十國集團稍後在巴黎開會時,將討論全球糧食價格問題。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newsdetail.aspx?ItemId=332073&csid=261_367

中國成美國農產品最大進口國 糧食安全觀發生變化
2011年 02月 12日 17:51
中國窗

根據美國農業部11日公佈的資料,2010年中國首次成為全球進口美國農產品最多的國家。此間分析人士稱,這意味著中國對國際糧食市場的依存度增大,但同時也有助於中國主動利用國際市場來保障自身糧食安全。

美國農業部資料顯示,中國去年共進口175億美元美國農產品,占美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5.1%,其中主要是大豆。而位居第二的加拿大,去年共進口了169億美元美國農產品。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擴大糧食進口有助於緩解中國主要農產品與耕地的矛盾,降低中國糧食安全面臨的風險。總體上對中國利大於弊。

他指出,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水資源與耕地資源十分有限。有限的資源首先要保證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農產品的種植,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大豆等經濟作物的供給可通過國際市場來解決。

統計顯示,中國對外依存度高的農產品種類包括:大豆、棉花、植物油和食用糖等品種。

2008年發佈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2008-2020)》要求,到202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不低於18億畝,其中穀物播種面積穩定在12.6億畝以上。稻穀、小麥保持自給,玉米保持基本自給;畜禽產品、水產品等重要品種基本自給。

據統計,中國的主要糧食品種,包括大米、小麥和玉米等品種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如果不將大豆包括在糧食之內,糧食進口量占生產量的百分比長期以來一直未超過5%。

中國農業部發佈的資料顯示,中國的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品種自給率保持在100%,但粳稻供求形勢偏緊,大豆的供應缺口較大,玉米預料也將不再供過於求。

“中國對國際糧食市場的依賴是適度的。通過進口解決了大豆、棉花等作物的供給,這樣用來種植水稻、小麥等主要農作物的耕地就能得到更充分的保證。”李國祥說。

去年12月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將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作為2011年“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會議指出要確保穩住糧食播種面積,努力提高單產。

山東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臧旭恒認為,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市場,主要體現的還是量的變化,尚不代表質的突破。

他指出,中美兩國努力促進雙邊貿易平衡是中國高額進口美國農產品的背景之一。中美兩國都是世界糧食大國,且中國對美一直處於貿易順差狀態。

“在中國人口眾多、糧食需求較大的現實背景下,購買美國農產品一直是促進貿易平衡的重要手段。”他說。

2010年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佈的報告稱:“在全球經濟衰退中,中國繼續成為美製造商和農場主的重要出口國。”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認為,如果沒有包括農產品出口在內的對華出口的迅速增長,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的出口5年倍增計劃恐怕難以兌現。

此外,專家指出,受氣候等因素影響,國際糧價從去年開始不斷走高,今年農產品價格仍有較高的上漲預期。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向美國增加大豆等大宗農產品進口,增加糧食儲備,也是十分正常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將經濟作物納入統計範疇,中國近10年來的農產品進口正加速增長。以大豆為例,1983年到1995年間,中國年進口大豆數量不超過30萬噸。而2009年,中國進口大豆已達4200萬噸。2010年這一數字預計超過5000萬噸,進口大豆占中國大豆新增供應量的78%。

2000年至2006年期間,中國農產品進口額年均增長18%,在世界前15個農產品進口大國中增速最快。這一勢頭目前仍在發展深化。

李國祥說,中國的糧食安全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由側重國內糧食供需平衡轉變到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由“調解餘缺”為目的的被動糧食進口轉變到以“結構平衡”為目的的對市場緊缺品種主動進口。

但他也指出,新的糧食安全觀是以世界糧食安全的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世界糧食安全是國家糧食安全中的重要基礎。

東興期貨分析師張郡淩指出,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深化,國內農產品進出口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尤其是大豆、棉花等對外依存度比較高的品種,受到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漲影響更加顯著,並可能引發輸入型通脹。

2010年下半年開始的新一輪中國物價上漲中,農產品再次引領了漲價潮流。中國政府提出,必要時將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實行價格臨時干預措施。“民以食為天”的重要性再次凸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雲春此前對媒體表示,目前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豆、棉花以及其他農產品價格均處於2008年以來的高位,原油價格重新回到90美元以上。國際市場大宗產品價格持續走高,大大增加了全球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

李國祥認為,中國的糧食需求將繼續增長,對國際市場的相互依賴將進一步提高。如何加強國際糧食協商合作,對國際遊資炒作大宗農產品的行為進行有約束力的管理,將是中國下一步面臨的重大課題。(記者 查文曄 焦國棟 林豔興)

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1-02/12/content_2686753_2.htm

外交部稱內地旱情不會大幅影響國際糧食價格(商台)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16:03
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說,中國糧食自給有餘,只有少量出口,估計出口量佔國際市場不足百分之五,他認為,內地旱情不會對國際糧食價格,造成大幅度影響。馬朝旭表示,中國連續七年糧食豐收,能夠滿足國內市場,近日旱情主要是冬小麥受到影響,當局已經採取積極措施應對。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215/18/mpl8.html

新鮮農產品價格隨著畸怪冰凍會兩至三倍 - 地球是在磁極轉移嗎?

世行警告可能出現糧食危機

美國豬、牛價格創紀錄 在看到中國畜群萎縮

20種跡象:一個可怕的全球性糧食危機在來臨中

乾旱會在中國、美國和歐洲小麥產區持續:英國預報員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