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2月18日星期五

美探測器近距離拍坦普爾彗星六年前人為撞擊坑

美探測器近距離拍坦普爾彗星六年前人為撞擊坑
2011年02月18日09:47
 今昔對比:這是2005年深度撞擊計劃中,坦普爾-1號彗星彗核遭受撞擊的部分區域照片。左側圖像由深度撞擊探測器拍攝﹔右側圖像由星塵號探測器拍攝於昨天,圖像中的箭頭標示出了6年前那場撞擊后形成的撞擊坑
仔細端詳:這是星塵號此次情人節拜訪時拍攝的72張圖像之一,當時時速高達3.86萬公裡
  美無瑕:這是任務當天宇航局專家第一時間在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召開新聞發布會並回答公眾提問的情景

  北京時間2月18日消息,2005年,美國宇航局執行“深度撞擊”計劃,一艘太空飛船釋放出一個撞擊器,撞向“坦普爾-1號”彗星的彗核部位,引發世界關注。時隔近六年之后,近日另一艘美國飛船再次接近這顆彗星,仔細勘察這六年來它經歷的變化。

  美國東部時間2月14日23:35(北京時間2月15日12:35),美國宇航局星塵號探測器接近坦普爾-1號彗星,並拍攝到近距離圖像。最近時距離彗核僅約112英裡(180.25公裡),飛掠時時速達到2.4萬英裡(3.86萬公裡)。

  隨著飛船從33.8億公裡外的空間拍攝的圖像開始回傳到地球,科學家們逐漸目睹了六年前那場人為的撞擊行動留下的印記。

  人們先前預期那次撞擊將留下一個碗狀的大坑,但根據此次觀測,實際上形成的卻是一個淺淺的隕石坑,中間充滿了填充物。這是一個信號,說明當時發生的劇烈撞擊濺出的大量碎屑物質又重新落回了彗核表面。

  “這個撞擊坑比我們大家想象中的要平緩,”來自布朗大學的任務科學家皮特·舒爾茨(Pete Schultz)說。“事實上它已經被部分掩埋了。”在這次的飛掠任務中,星塵號探測器一共抓拍了72張圖像。

  這是美國宇航局的飛船第二次造訪這顆彗星,但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拍攝一個人為造成的外星撞擊坑。2005年,另一艘美國飛船“深度撞擊”號發射的撞擊器在彗星表面撞出了一個足球場大小的坑,撞擊產生了大量碎屑,阻擋了深度撞擊母船的觀測視線,因此它沒能拍攝到撞擊坑的清晰圖像。

  來自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邁克爾·奧赫恩(Michael A'Hearn)是深度撞擊計劃的負責人,他很高興這一任務終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他說:“能夠回到這裡,親眼目睹當年我們的撞擊任務形成的撞擊坑,這真的太妙了。”

  於此同時,故地重游也能讓科學家們仔細考察這麼些年來這顆彗星的彗核表面所發生的細微變化。

  自此,坦普爾-1號彗星已經圍繞太陽公轉一圈。彗星每一次接近太陽都會損失一些物質,並因此變得更暗。來自康奈爾大學的首席科學家喬·沃維卡(Joe Veverka)說,科學家們已經通過六年間的圖像對比發現了該彗核表面發生的侵蝕作用痕跡。
 此次飛掠任務幾乎毫無瑕疵。盡管在考察時由於過度接近彗星,有彗星粒子打擊到它,但是其優異的防護板保護著飛船,使其毫發無損。
此次飛掠任務中,飛船最接近時距離彗核僅約112英裡(180.25公裡),超過了預期。可以看出這顆彗星的彗核很像一顆土豆

  這是一幅示意圖:星塵號探測器接近被塵埃氣體包裹中的坦普爾-1號彗星,彗星的這一層“大氣”其實非常稀薄,虛若無物

  探測結束后,星塵號花費整整一天時間用於數據回傳,而科學家們則正計劃花上接下來整整幾個星期的時間對這些數據進行仔細的分析。

  此次星塵號探測器對坦普爾-1彗星的拜訪完全是一個“意外收獲”。星塵號探測器於1999年發射升空,其目標是懷爾德-2號彗星,星塵號最終飛抵這顆彗星附近並使用特制的採集網收集了它噴出的微粒,隨后將樣本返回艙送回地球。這項重大任務完成之后,由於探測器依據性能良好,動力充足,因此宇航局才給它精心規劃了這一次的彗星“情人節約會”。

  而星塵號也不負眾望,這一次對坦普爾-1彗星的飛掠考察幾乎是完美的。盡管在考察時由於過度接近彗星,有彗星粒子打擊到它,但是其優異的防護板保護著飛船,使其毫發無損。

  只是在數據回傳方面出現了一些小小的問題:由於飛船在執行近距離彗星飛掠任務時,它的主天線是不指向地球的,因此它無法向地球下傳所獲取的數據,隻能將數據暫時先存儲在存儲器中,等到隨后再統一下載。

  根據美國宇航局事先的計劃,地面將首先下載近距離飛掠時拍攝的圖像,隨后再下載在遠處拍攝的彗核圖像。但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飛船先把在遠處拍的圖片傳了下來,完全沒有按照地面的順序指令進行。對於這個問題,宇航局的工程師們目前還在努力查找原因。

  一般情況下,下載圖像信息是很快的。但是由於星塵號所使用的相機還是70年代美國執行“旅行者”行星際探測時留下的備份相機,設計比較老舊,因此下載耗時很久。

  研究人員對於彗星非常感興趣,這是因為它們能告訴我們有關太陽和行星最初形成情況的信息。科學家們相信彗星內部有著45億年前太陽系剛剛形成時的原始物質。

  通過對六年前這個撞擊坑的深入考察,科學家們希望了解更多有關坦普爾-1號彗星的秘密,比如其表面地形,究竟主要取決於其內部的地質活動還是外部的隕石撞擊。(晨風)

  來源:新浪科技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3950927.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