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1月25日星期二

華裔嚴母登時代封面 全美反省教育怕變失敗者

華裔嚴母登時代封面 全美反省教育怕變失敗者
2011年01月25日10:50
來源:《重慶晚報》
最新《時代》封面《虎媽的真實故事》
蔡美兒(中)與大女兒蔡思慧(左)和二女兒蔡思珊(右)

  她是虎媽,是美國耶魯大學的華裔教授蔡美兒,近日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媽戰歌》的書在美國引起轟動。該書介紹了她如何以中國式教育方法管教兩個女兒,她罵女兒垃圾、要求每科成績拿A、不准看電視、琴練不好就不准吃飯等。

  虎媽的教育方法轟動了美國教育界,並引起美國關於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討論,如今討論隨著《時代》周刊的參與幾乎達到了一個高潮。虎媽的故事登上了最新一期《時代》周刊封面。

  英媒評價

  中國教育“強度”震驚世界


  1月8日,《華爾街日報》刊發了一篇對《虎媽戰歌》的書評,題目就有意無意地把東西方教育方式拉到了比武場內———《為何中國母親更勝一籌》。不過,這並非美媒第一次為了中國教育而緊張。2010年底,中國學生首次參加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一個學生評估項目,上海學生取得了所有34個參試國家中最好的成績,這讓美國坐不住了。當時美國在線雜志《石板書》認為,中美青少年成績的對比讓美國暗淡無光,而英國《金融時報》則一語雙關地表示,中國的教育“強度”震驚世界。《紐約時報》援引裡根政府時代教育部官員切斯特·費恩的話說,這使他又有了當年蘇聯搶先將人造衛星送入太空時美國人的震撼感。

  這一次,《虎媽戰歌》再一次刺中了美國人的神經。美國《洛杉磯時報》把蔡美兒的書描繪為“像病毒一樣蔓延”。

討論升級

  教育上升到經濟

  《時代》周刊內文《虎媽的真實故事》寫道:用她剃刀般鋒利的筆,蔡美兒讓整個美國的父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不是就是她所說的“失敗者”?

  文章指出,美國經濟糟糕得出奇,經濟增長2.6%,失業率卻能高到9%﹔而中國卻有10%的經濟增長,每年還有2500多億的對美貿易順差﹔經濟是這樣,教育也如此。

  英國媒體分析稱,美國人如此激烈的反應,其實跟中美表現迥異的經濟狀況密不可分,當美國遭遇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頹勢時,中國卻穩步前進在經濟增長的道路上,與其向中國領導人尋求答案,還不如去問問虎媽。

  德國媒體也指出,如果不是因為中國經濟奇跡日益受到關注,不是美國害怕中國崛起,這場爭論可能很快就偃旗息鼓。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總結稱,現在美國流行著關於中國崛起的種種“恐慌故事”,文章奉勸美國人:把這種教育方式的比較上升到國與國的高度並不合適。

  虎媽澄清

  書評斷章取義


  隨著論戰日漸激烈,風口浪尖上的蔡美兒日前澄清,引發論戰的書摘是斷章取義。蔡美兒強調,東方式的家庭教育如能配合母愛、理解和家長參與,肯定能幫助孩子長大后過幸福生活。她的書不是父母教育兒女指南,而是她為人母十余年的回憶錄。《紐約時報》認為,這其實是她已經招架不住批評,從最初的立場上被迫后退。綜合

  反應

  中國媽媽擔心“被代表”


  不過虎媽的言論並沒有得到中國媽媽的認可,著名海歸洪晃就直斥蔡美兒的行為簡直就像“地獄老母”,她表示:“我在中國所認識的諸位母親中,沒人會像她那樣對待孩子,身為法學教授的蔡女士在自命不凡這方面,可算是孤芳自賞了。”的確,在中國大陸這個本應是“虎媽”聚居的“野蠻王國”裡,很多媽媽卻根本不買蔡美兒的賬。

  反思

  教育子女應中西合璧


  針對美國媒體一窩蜂似的指責,《新聞周刊》則著力安撫著美國母親們,報道稱,即便虎媽們教育出來的孩子分數高,也並不意味著這個國家經濟更強大、國民更有創造性、社會更勝一籌。中國出不了比爾·蓋茨,而且,如果有條件,虎媽們還是會把孩子送到美國讀哈佛。

  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陳凱認為,由於在中國“贏者通吃”,所以父母把太多的壓力放在了子女身上。而美國教育卻更關注孩子的品質、創新和獨立,小孩可以很自由,而這也因此造成了小孩學習太放鬆,成績不理想的情況。中美教育可以說是兩個極端的教育,一個是“批評太多”,一個是“表揚太多”,而陳凱認為真正正確的應該是兩者的綜合體。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3811219.html

激起軒然大波的中式家教,只因作者自我炒作?

當媽媽拔去十幾歲兒女的掣6個月會發生什麼事呢?

中英家庭為“虎媽戰歌”而戰

“從虎媽身上看到父母苦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