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5月17日星期二

美“奮進”號發射禁止中國記者現場報道

美“奮進”號發射禁止中國記者現場報道
2011年05月17日13:5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華盛頓5月16日電(記者葛相文 任海軍)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16日從佛羅裡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開始其第25次也是最后一次飛行任務,全球媒體廣為關注。

  這當然也是一個讓中國科技界和媒體非常關注的事件,因為除了“奮進”號本身,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負責的用於尋找反物質組成的宇宙的阿爾法磁譜儀,搭載“奮進”號赴國際空間站,許多中國科學家參與了這個項目。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採訪“奮進”號發射的中國媒體記者竟然由於一個新出爐的“沃爾夫條款”而被拒之門外。正是根據這個連美方人士都認為是“歧視性”的規定,美國航天局取消了已允諾給予中國記者的採訪通行証。

  今年4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2011財年開支法案,其中第214頁至215頁有一項不起眼的條款,規定禁止美中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航天局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甚至還禁止美國航天局所有設施接待“中國官方訪問者”。這一條款出自於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商業、司法、科學及相關機構小組委員會主席弗蘭克·沃爾夫之手。

  於是,當“奮進”號載著中國科學家付出心血的阿爾法磁譜儀奔向太空時,中國記者居然不能像其他國家的記者一樣,到現場觀看航天飛機升空,也不能參加航天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這不能不令人感到莫大的遺憾。

  顯然,“沃爾夫條款”是與中美雙方力圖推動科技交流的大潮相背的一項決定。本月上旬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會議上,雙方發表了《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框架下戰略對話成果清單》,其中就包括科技合作領域。而且,今年中美兩國續簽了雙邊科技合作協議。

  奧巴馬政府也對中美兩國科技合作的發展狀況和勢頭比較看重,意識到這種合作的互惠互利特征。奧巴馬的科技助理兼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約翰·霍爾德倫曾向新華社記者表示,“科技合作是中美雙邊關系中表現最強勁的領域之一”。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沃爾夫條款”的出爐,凸顯了美國鷹派政客內心對中國近年來和平發展的焦慮與無奈,也向世人展現了他們的短視。

  受國會掣肘,奧巴馬政府今年在預算問題上深受困擾,為避免政府關門,最終向共和黨人作出了大量妥協。因此,“沃爾夫條款”也是美國兩黨政治妥協的產物。但它改變不了中美科技合作日益緊密的大趨勢。

  其實,就是在美國,“沃爾夫條款”也不得人心,受到了一些美國科學家批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理查德·米爾納認為,這是一個“歧視性”決定,美國最終也會受到傷害。

  隨著這一不得人心的條款的生效,中國記者不幸成為該條款的首批直接“受害者”,被擋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門外。然而,美國主流媒體此次幾乎全部保持沉默,沒有人出來批評沃爾夫的所作所為。可見,美國所謂的“新聞自由”是有著嚴格“界限”的。

  雖然“沃爾夫條款”將隨著美國2011財年的結束而壽終正寢,但沃爾夫似乎並不善罷甘休,甚至公開宣稱或許在明年將禁令擴大到“非政府組織”。在中美合作不斷深化的今天,沃爾夫以冷戰思維做背離潮流之舉,須引起人們的警惕。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4660753.html

'利比亞是美國、中國的戰場':美國所有路徑都導向與中國戰爭

科學家尋找反物質獲得重大突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