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4月9日星期五

北大學者質疑IPCC:氣候不是變暖而是進入暖期


報告科學性 全球沒變暖?
北大學者質疑IPCC:氣候不是變暖而是進入暖期

張巧玲
2010年04月09日08:21
來源:《科學時報》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世界氣候大會期間,爆發了使全球科技界都格外震驚的“氣候門事件”。事件中,一些被泄露的郵件揭露了負責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報告編寫的資料集中單位英國東英吉利大學Jones教授的小組,在匯總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材料時,將一些凡是不利於氣候變暖的材料都扣壓下來。事后,IPCC的科學公信力及關於全球變暖結論的真實性開始受到質疑,許多科學家針對氣候變暖等問題展開了更為科學的研究。

  近日,北京大學數字地球工作室教授承繼成、李琦等發布了一份關於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爭論的報告,用翔實的科學數據對IPCC報告的科學性提出了質疑。

  在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承繼成和李琦介紹:IPCC的4份評估報告已成為目前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的政治行動的理論基礎。然而,他們經過系統、科學的研究卻發現,IPCC報告中關於CO2的排放導致氣候變暖,及目前頻繁發生的極端天氣由全球氣候變暖所致等結論缺乏充分的科學依據。

  “考慮到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之后,氣候變化議題在國內外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中國如何應對氣候變化與碳排放,事關中國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國際地位的穩步提升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進程,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尚未定論,中國學者需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承繼成和李琦表示。

  氣候不是變暖而是進入暖期
  IPCC及其支持者認為,近百年來的全球氣候正在發生異常的“曲棍球杆式”上升。他們甚至給出了氣溫上升的具體數據:如果不控制CO2排放,到2100年時,全球年平均氣溫將在現水平(14℃)的基礎上再上升2℃。

  “IPCC隻考慮了近百年的全球變化,這是不全面的。”承繼成說,IPCC的報告沒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基本模式及其特征進行討論,因此對全球氣候變化缺乏總體概念和全局認識。

  承繼成解釋說,地球氣候變化主要是指氣溫變化,有儀器測量與記錄的氣溫變化數據還不足200年歷史,而且氣象台站能測到的資料的覆蓋面積還不到全球陸地面積的20%。地球的歷史已長達46億年,而有據可查的氣候變化歷史最長也隻有6億年,主要是根據沉積地層的性質,生物化石,植物孢子花粉、樹木、石筍、珊瑚、貝殼的年輪及穩定同位素等綜合分析所得的間接數據,以及根據近萬年來的考古、千年來的文字描述數據推算出來的,雖然不夠精確,但這是唯一的可信數據。

  “如果隻進行天氣預報,就不一定需掌握全球氣候的模式,要進行10年、50年或100年的氣候變化趨勢研究,就必須有較長時間尺度的數據,因為氣候變化具有不同時間尺度的波動性、周期性和不確定性特征。”承繼成說。

  在有據可查的氣候變化的6億年歷史中,從地質時代的震旦紀末期、寒武紀直到現在,地球經歷了3次大冰期。其中,寒冷的大冰期僅佔10%,而炎熱的大間冰期佔90%,所以地球的氣候以炎熱為主。而每次大冰期和大間冰期期間,都存在小的氣候波動變化。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竺可楨根據歷史及考古資料分析也指出,在5000年間,我國的氣候變化經歷了4個“暖期”和4個“冷期”。

  承繼成認為,近百年來的全球氣溫變化隻有北半球陸地呈明顯的波動式上升趨勢,而低緯度地區、南緯地區的氣溫僅呈輕微的波動式上升勢態。如果從全球海陸年平均溫度、氣象衛星對地球觀測的氣溫和高空氣溫來看也都是平穩的,微有波動式的上升勢態,並沒有IPCC說得那麼嚴重。

  李琦進一步指出:“IPCC採用的數據有誤差,他們採用了一些受‘城市熱島’影響但未經校正的數據。這些模型輸入數據的誤差,可以導致最終模型輸出的結果遠離事實真相。”

  李琦介紹,近代氣候正經歷著小冰期之后的“20世紀暖期”時期,而且目前的最高氣溫,即使如IPCC預測到2100年時氣溫將達到16℃水平,也沒有超過羅馬暖期、中世紀暖期或我國仰韶文化、殷墟文化時期的氣溫水平,那時的平均氣溫約為16℃~17℃。

  “現代的氣溫上升屬於正常波動范圍,簡單表述成‘氣候變暖’是不准確的。”李琦認為。

CO2與氣候變化的關系尚無定論
  聯合國氣候變化主要有3個文件:《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2》、《京都議定書1997》和《哥本哈根協議2009》(以下簡稱為《公約》、《議定書》和《協議》)。3個文件都談到了一個問題:全球氣候正在變暖,原因是由於大氣中CO2濃度不斷增加,是人類大量排放的結果,為此應嚴格限制CO2的排放。

  “這3份文件在制定過程就有爭論,一出台就遭到很多質疑,執行中也遇到了很大阻力,主要原因是:3份文件都是以IPCC報告作為依據的,而IPCC報告本身在科學性上存在很大缺陷。”承繼成介紹,IPCC的氣候變暖的証據,是全球氣溫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末上升約0.74℃,及未經証實的氣候變化模型與計算機模擬預測,到2100年時在現水平上氣溫上升2℃。IPCC認為近百年來氣候在迅速變暖,原因是由於大氣中CO2濃度不斷增加的結果,而CO2又是人為排放造成的。同時還確認氣候變暖將會引起重大的極端天氣頻發,將給人類社會造成極大破壞。

  承繼成認為,近百年來的氣候變化屬於正常波動,氣候變化主要由太陽變化活動引起的,即使太陽活動有微小的變化,都能引起氣候的明顯變化。人類活動帶來的氣候擾動效應,不足以改變日—地關系對全球氣候起到的根本性決定作用。溫室氣體與氣候變化的關系尚待研究。

  承繼成舉例說,1850年即工業革命前的大氣中CO2濃度為270ppm,到2008年為387ppm——在160年間,CO2濃度增加了117ppm﹔CH4,N2O濃度也隨之增加,轉換成CO2當量,至少增加160ppm。兩者相加,溫室氣體累計的增加量應為277ppm,而對應的,溫度隻上升了0.66℃。從現在CO2濃度的水平,即387ppm看,其濃度僅增加了67ppm,氣溫卻要上升2℃,濃度越大之時,單位濃度的溫室效應越小。可見,IPCC報告中的“CO2翻兩番或翻倍,氣溫上升2℃”的觀點,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近百年來CO2濃度增加是人為原因造成還是自然原因造成,也尚待研究。”承繼成說,CO2氣體是地球系統碳循環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僅大氣子系統,地殼、地幔和地質子系統、生物子系統、海洋子系統之間都存著碳循環過程,這些子系統既為碳源又為碳匯,都具有吸收和釋放CO2的功能,而這一點卻被IPCC及其支持者忽略。

  李琦指出:“IPCC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其計算模型將CO2與地表溫度進行了簡單的線性相關。”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証據表明,CO2與地表溫度是非線性關系,判斷氣候變化應該用更多的指標綜合評價,如海洋運動、CO2濃度、雪線、地表溫度等。

  不過,承繼成和李琦都認為,鑒於CO2與植物,尤其與森林、農業等有著密切關系,也與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有關,“我們在歡迎和積極支持節能減排,保護資源、能源,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同時,也主張開展對CO2的研究”。

  “我們呼吁用歷史時期的地表溫度和CO2濃度的關系來檢驗現在的模型。”李琦說。

極端天氣與變暖無直接關系
  暴雨、干旱、酷熱、嚴寒、颶風……近年來,一系列極端天氣頻繁發生,氣候問題愈來愈不可忽視。這些極端天氣是否真如IPCC及其支持者所說,是由於人類行為導致的全球變暖而帶來一些突然的或不可逆轉的影響?

  “並沒有充分的証據說明這件事。”李琦告訴記者。所謂的極端天氣,如極端炎熱、干旱、暴風、大雪天氣等,都是由許多因素共同造成的。至少在6億年間,地球的地殼地質子系統經歷了“滄海桑田”的巨變,氣候子系統也經歷了至少3次“炎熱期”與“冰期”更替造成的嚴酷的環境變遷,生物子系統因此也產生了至少5次生物大滅絕與生物大暴發。然而,沒有一次是由於氣候變暖所導致的生物大滅絕。

  李琦解釋說,極端氣候事件不僅現在有,過去也有,甚至過去比現在還強烈,這些都應屬於正常現象,它們都有固定的運行規律,如從9~11世紀的暖期,氣溫甚至超過了現在的水平,而在14~17世紀冷期(小冰期),極端氣候事件一樣發生,甚至冷期發生的比較暖期還多。

  人類形成於氣候巨變的第四冰期,經歷了十分惡劣環境的考驗,不僅生存了下來,而且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過去的100年間,大的洪水、干旱、暴風雪、龍卷風等雖曾多次發生,但僅僅產生了局部的、暫時性的影響。

  “即使按IPCC的觀點,氣溫在不斷上升,但這些氣候災害的強度、頻度都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包括氣候災害在內的自然災害有平靜期與活躍期交替出現的特征,這是正常的自然現象,所以氣候變暖是否會引起重大氣候災害問題仍需要開展深入研究。”李琦認為。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1325140.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