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治癌新藥:口服砒霜
李鵬
2010年04月13日08:31 來源:《北京科技報》
癌症治療中使用多少砒霜,用藥時間多長為宜,都需要醫生科學地使用,癌症患者千萬不要擅自服用砒霜,以防發生不測。
砒霜,劇毒無比,隻服一小口,就足以致命。不過,香港大學醫學院及瑪麗醫院的專家,利用“以毒攻毒”的原理,成功研發出“口服砒霜”,能有效治療血癌。據悉,此項研究獲得全球唯一的專利,最快一年將進入內地醫療機構使用。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教授鄺沃林介紹,1998年,研究團隊在查閱港大醫學院有關砒霜的治療記錄時,發現早在上個世紀40~50年代,港大就已經用砒霜治療白血病患者,於是萌發了研制口服砒霜的念頭,並在2000年研制成功。
2001年,研究團隊開始給病人提供口服砒霜,迄今為止,已有100多位白血病患者接受了治療。其中,55人的病情得到緩解,且療效比傳統骨髓移植及化療要好﹔65名病人服用后,隻有5人復發,病人5年存活率達70%。
“把砒霜當成藥物給人治病,並不是新鮮事,它已經有漫長的使用史。”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毒理學系教授張寶旭說。
至少在2000多年以前,無論中國還是西方部分國家,都已開始用砒霜入藥治病。在中國的甲骨文中,就有砒霜給人治病的有關記錄,而古希臘曾把砒霜作為強壯劑及造血劑,並稱婦女每天少量食用后可使皮膚變白。
在古代,砒霜被當成一種輔助藥物,用於治療梅毒、肺結核等疾病。到了19世紀,它被用來治療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皮膚癌及子宮頸癌等各種疾病。研究人員發現,砒霜之所以能治病,是因為它能殺死疾病中的致病組織。
但是,砒霜是具有高風險性的藥物。它進入人體后,能破壞某些細胞,使組織細胞不能獲得氧氣而導致人體死亡﹔還能使胃腸黏膜潰爛、出血﹔亦可破壞血管和肝臟,並導致人體各種生理循環衰竭而死。因此,近代以來,隨著一些新藥的不斷問世,砒霜逐漸隱退。
“盡管如此,中國的醫學研究人員,並沒有完全放棄砒霜的藥用研究。”張寶旭告訴記者,在血癌的研究中尤其如此。
1972年,哈爾濱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率先從中醫驗方中,發現砒霜對治療一種極為凶險的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細胞型白血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包括現任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內的研究人員,闡明了砒霜在該種白血病中的作用機理。
研究發現,在白血病患者體內,由於遺傳因子突變,產生了畸形蛋白質,並干擾白血球的正常產生與死亡,而砒霜中的三氧化合物,能使畸形蛋白質產生自我消滅的能力,從而使白血球的生長恢復正常。
內地研究人員研發的是砒霜針劑,與此同時,港大的鄺沃林等研究人員,則選擇了研發口服砒霜這條道路。
“口服砒霜的安全性則要好得多,我們的臨床治療顯示,患者一般僅會出現頭痛、胃痛等副作用,他們的心臟及肝腎並沒有受到影響。”香港瑪麗醫院內科學系血液腫瘤科及骨髓移植顧問醫生區永仁說。
區永仁認為,使用更加方便,也是口服砒霜的一個重大優勢。由於砒霜針劑使用的要求比較高,患者必須在醫院進行治療,而如果口服砒霜,病人則無須住院,隻須拿配制好的口服砒霜,回家定時自行服用即可。
台北市馬偕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梁德城表示,砒霜針劑用於治療白血病已有十幾年的歷史,治愈率雖有七八成,但對肝腎與心臟具有毒性,副作用較大,因此,目前多數國家很少將其當作第一線治療藥物。
對口服砒霜優於砒霜針劑的說法,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口服砒霜相比,砒霜針劑採用靜脈注射的方式,藥物可以迅速進入病灶發揮效用,控制疾病的效果應該快得多。”
至於砒霜針劑的安全性方面,陳賽娟表示,盡管砒霜具有很大毒性,但是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砒霜在白血病規范化治療中的劑量,都經過了嚴格的實驗,因此,使用時一般都不會出現安全性問題。
“口服砒霜相比砒霜針劑到底具有什麼優勢,是不是其安全性真的要比針劑砒霜高,目前,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我並沒看到他們有權威論文發表,因此不好發表評論。”陳賽娟告訴記者。
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小偉認為,口服砒霜的研制成功,對患者而言,應該是個好消息,作為治療白血病的兩種重要形式,砒霜針劑和口服砒霜都有各自的優勢,以后,患者又多了一個選擇的余地。
記者從港大醫學院了解到,相關研究人員正與國際學術機構一起,研究口服砒霜對其他種類的白血病、固體腫瘤、骨髓瘤及淋巴腫瘤的療效,目前,已經取得一些新的進展和突破,有望日后治療更多的癌症病人。
不過,專家提醒,現在使用的砒霜針劑和口服砒霜,都經過高科技的提煉和處理,並且癌症治療中使用多少砒霜,用藥時間多長為宜,都需要醫生科學地使用,癌症患者千萬不要擅自服用砒霜,以防發生不測。
(責任編輯:趙竹青)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1351660.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