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4月1日星期五

今春北極或出現臭氧洞 居民需做好紫外線防護

今春北極或出現臭氧洞 居民需做好紫外線防護
2011年04月01日09:01
來源:東方網

 東方網3月31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道,中國風雲三號衛星日前監測到北極上空有一個明顯的臭氧低值區,部分地區臭氧總量達到臭氧洞的標准。同期美國AURA衛星也監測到了同樣的結果。德國科學家稱,今春北極上空可能形成首個臭氧空洞。臭氧濃度較低的地區可能向南最遠延伸到意大利北部、美國紐約或舊金山。

  專家建議,由於今年春天臭氧層特別稀薄,生活在北半球的居民應注意做好紫外線防護。世界氣象組織對此提出的建議是,人們應戴寬檐帽、涂防晒霜,並且別在戶外逗留太長時間。

  臭氧層厚度接近歷史最低點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監測數據顯示,風雲三號衛星臭氧總量探測儀日前在北極上空監測到一個明顯的臭氧低值區。在該低值區內,臭氧總量是正常情況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部分地區的臭氧總量達到臭氧洞的標准,即220DU。所謂臭氧洞指的是大氣同溫層中臭氧濃度大量減少的空域,如南極臭氧洞。

  科學家說,一般情況下,3月份北極地區的臭氧含量會很高,大部分地區范圍在400DU以上,其中接近或大於500DU的區域佔很大比例。但在今年3月,北極圈內的大部分地區臭氧總量卻降到了200-300DU。風雲三號衛星和美國AURA衛星都監測到同樣的結果。

  這一結論與國外科學家的最新地面觀測結果基本一致。德國阿爾佛雷德·韋格納極地及海洋研究所的物理學家馬庫斯·雷克斯表示,北極地區30個臭氧監測站獲得的初始數據顯示,今年冬季臭氧濃度下降的情況比以往更嚴重。

  2005年,北極上空的臭氧層厚度曾跌至歷史最低點,而今年的臭氧層消耗已接近這一水平。“我們預計,2005年的紀錄很快就會被打破。”雷克斯說。

  雷克斯猜測,在春天來臨之前,“北極第一個臭氧洞可能已經形成,這可能將被載入史冊。當然目前下結論還為時過早,需靜候進一步的消息。”他表示,上述觀點仍只是猜測,完全確認還需要經過計算機模擬和衛星測量。

  對此,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大氣化學家西蒙尼·迪爾梅斯也表示贊同。

  全球變暖助長臭氧消耗

  其實,北冰洋地區的臭氧層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變薄。北半球臭氧的缺失之所以比南半球要少,是因為更暖和的北極氣溫限制了同溫層中“雲狀物”的形成,這種“雲”會破壞臭氧。

  然而隨著氣候變化,過去10年來,北極上空同溫層的溫度逐漸下降,導致臭氧損失加劇。雷克斯表示,北極上空的同溫層溫度下降並非偶然,推動這一趨勢的正是全球變暖。由於溫室氣體捕獲了大氣下層的熱量,使得上層愈發寒冷。

  據介紹,包含臭氧層的同溫層距離地球表面約20公裡,就像一塊毯子覆蓋在地球上空,阻擋著來自太陽的大部分高頻紫外線。這些紫外線如果直射下來,會傷害地球表面,同時晒傷人類皮膚,甚至引起皮膚癌。

  雖然在上世紀80年代,科學家已經意識到氯氟烴等化學物質正在侵蝕臭氧層,於1987年簽訂的蒙特利爾議定書要求全球逐步淘汰氯氟烴。然而,已經存在於大氣中的氯氟烴能停留好幾十年。當同溫層溫度降到-78℃以下時,會形成“雲狀物”,給氯物質提供庇護,加速對臭氧分子的破壞,導致“保護毯”同溫層變薄、紫外線輻射加劇。

  今春需做好紫外線防護

  雖然北極上空沒有形成像南極那樣規模的臭氧洞,但由於北半球人口密度遠高於南半球,臭氧低值區覆蓋范圍內紫外線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尤為引人關注。

  根據預測,昨天起至今天,臭氧低值區將影響到北歐和東歐。專家表示,目前臭氧仍在被高速消耗,這種趨勢至少在10天內不會停止,影響最遠可延伸至意大利北部或美國的紐約、舊金山。

  迪爾梅斯為此建議:“大家最好記住,今年春天臭氧層尤其稀薄。最好防護好自己的皮膚,戴上墨鏡。”世界氣象組織的官員表示,人們應該警惕,但不必擔心,因為臭氧濃度較低的氣團一直在移動,因此對於某個地區的影響隻會持續幾天。人們隻要及時掌握信息,戴好寬檐帽,涂好防晒霜,不在戶外待太長時間就好。

  [名詞解釋]


  何謂臭氧洞

  臭氧層是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最大處,是地球的一個保護層,太陽的紫外線輻射大部分被其吸收。臭氧層空洞是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大量減少的空域。

  臭氧洞對人類健康影響有如下幾點:

  1.增加皮膚癌:臭氧減少1%,皮膚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損害眼睛,增加白內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傳染病患者。

http://env.people.com.cn/BIG5/14293436.html

中國衛星監測到北極首現臭氧洞 發展速度很驚人

風雲三號衛星監測顯示:北極臭氧濃度明顯下降 紫外線輻射增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