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4月28日星期四

印度人口是優勢還是災難?

記者來鴻:印度人口是優勢還是災難?
BBC馬克•塔利
更新時間 2011年4月2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43
印度人口過剩

普查顯示,印度人口已經突破12億。雖然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但仍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趕超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年輕人口所佔比例遠遠高於中國,印度面臨的是即將帶來豐厚紅利的人口優勢還是人口災難?

印度,所到之地,處處好像都是人滿為患。人口普查顯示,現在印度總人口已經超過了12億。所有這些人,都要擠在一個相對來說不算很大的地方。舉個例子,印度的面積只相當於中國的三分之一。

但是,普查也顯示,印度的人口增長速度----包括那些最貧窮、最落後的一些省份(邦)----已經開始放緩。

以前,人們總愛說,貧窮和多生孩子是手牽手的「親兄弟」。根據這樣的理論,這些省份的人口原本應該繼續急速增長。

15年前的一段經歷,讓我切身體會到,那些尚未進入、或者勉強被劃入現金交易經濟範疇內的窮人,多生孩子的原因之一是,孩子是他們的經濟資產。

「飯還是夠吃的」

孩子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出去做工,他們所需要的不過是分吃一口簡單的飯菜。

當時我正在拍攝一部紀錄片,其中提到了印度貧窮的北方邦一個小村子。

村民拉姆從前是達利特人(「不可觸摸」的賤民)。他請我和攝制組的其他成員一起來家裏吃晚飯。

我說,這豈不是給他的妻子和錢包增加負擔嗎?拉姆說,「別擔心,飯還是夠吃的」。

我們坐在拉姆家小木屋的泥地上,確實,我們攝制組的人和拉姆一大家人,人人都分到了一份米飯和清湯掛麵的一般的Dahl(印度傳統菜肴,燜煮的豆類)。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當時在場給我們盛飯的有六個男人和他們的妻子。

我明白了,對拉姆來說,多一個孩子,不過意味著,有米的話,就多煮一口飯;沒米的話,每人少吃一口。除此以外,不會增加任何成本。

男多女少
印度男女比例失調

但是,普查結果有一個數字讓人心中不安,揭示著「拉姆經濟學」的背後可能存在的悲劇。六歲以下的孩子當中,男女比例失調加重,男孩多於女孩。

其中的原因,也許是因為,窮人家有許多女孩子身體太弱、沒有抵抗疾病的能力。因為,一家人、一鍋飯,女孩兒分到的不足以果腹,而男孩分到的可能卻太多。

人口普查顯示出,男孩和女孩比例失調,也是相對來說更加富裕的印度人打掉女性胎兒的結果。雖然在許多醫生的候診室內都貼上了佈告,警告人們,法律嚴禁選擇性別的墮胎。

人口紅利?

從另一方面來看,讓人頗感興奮的一點是,男性和女性文盲率都在下降。這不由得讓我開始反思,印度龐大的年輕一族將成為這個國家的人口紅利呢,還是人口災難?

很多人說,年輕人是勞動力大軍、是消費市場,無疑會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推動力。特別是現在,中國和西方國家都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但是,只要年輕人當中還有一大部分沒有受過教育,他們肯定還會拖經濟發展的後腿。也許,普查中的文盲率數字顯示著,不久的將來,印度就可以實現教育普及了。

這樣看起來,印度人口普查的結果,就好像是「副牧師的雞蛋」----有好也有壞。

社會壓力
印度人口普查
人口總數: 1,210,193,422

男性:623,724,248

女性:586,469,174

人口增長(2001-2011):181m

1872年以來第15次人口普查

估算成本:220億盧比(4.9億美元,3億英鎊
如果像普查結果顯示的那樣,印度人口確實能在2030年穩定在15億的水平,這仍然意味著,更多的人、將更費勁兒地擠在一個相對很小的空間內。

無疑,這將給公共服務帶來更大的負擔。教育可能改善了,醫療衛生呢?

最近,在印度中部一個小村子內,我看到一個小男孩兒。他有慢性皮膚病。躺在塵土地上、無法和我們交談。

離那兒最近的一所醫院,步行要走三個小時,因此,孩子被送去看當地一個冒牌兒醫生。結果,孩子舌頭腫了,也不說話了。

回到那個小村所在邦的首府,我被告知,森林住民當中,皮膚病的發病率很高,因為他們沒有清潔的飲用水。

如果印度希望未來能夠擁有一支身體強健、受過教育的人口大軍,充分收獲「人口紅利」,眼下需要做的事還很多。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1/04/110427_fooc_indiacensus.shtml

印度女孩數量急劇下降 10年間800萬女嬰被流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