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電視二台總編易人看西方"媒體獨立"的虛偽性
2010年04月17日12:00
來源:國際在線
一些西方國家總喜歡標榜“媒體獨立”,而且時不時地以此為說辭指責其他國家。不過,真的觀察一下西方自己的媒體,卻也不是那麼貨真價實的獨立。就在不久前,德國就發生了一起“政黨成功干涉媒體的丑聞”,暴露出西方標榜“媒體獨立”的虛偽。
政黨成功干涉媒體的丑聞
去年年底以來,圍繞德國電視二台(ZDF)總編布蘭德去留一事,德國的各主要政黨、媒體激烈爭論,相互攻訐。到了今年3月31日,布蘭德最終還是被迫卸任。
一個電視台的總編去留何以鬧得如此滿城風雨?原來這其中還有德國州長的參與因素。
ZDF是德國的公法電視台,設有由14名成員組成的管理委員會,其中包括了萊法、黑森和巴符州的州長。正是這位黑森州州長科赫採取“強力封殺”的態度,使得布蘭德沒能留任。據媒體的報道,科赫“強力封殺”布蘭德總編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不聽招呼”、追求媒體獨立性、反對政界插手媒體、不願成為某黨的“圈中人”。
對於布蘭德,ZDF的台長力挺他留任,許多知名媒體界人士也公開呼吁表示支持,但這些都沒能改變他被“驅逐”的結果。
事后,德國的數十名法學家發表公開信,反對國家干涉媒體的獨立和自由。德國的《明鏡》周刊則發文稱,“事實証明,德國州長等政治大人物有權利決定一家公法電視台的總編甚至台長人選”,“布蘭德是政黨權利角逐游戲的犧牲品”。
無處不在的操縱
其實,“政黨權利角逐游戲的犧牲品”可能不隻這位ZDF總編布蘭德一個人。實際上,德國的主要媒體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界、黨派和媒體集團等力量的操縱和控制。
先來看看政界,隸屬於德聯邦總理府的新聞局的主要任務就是向公民、媒體提供政府信息,先入為主。定期或者根據需要隨時向固定媒體、固定記者群做一做“背景吹風”,這過程中一些不遵守“游戲規則”的記者將被剔除出局。而德國政府也是要求公法媒體要為政府服務。2009年德國電視一台、二台就因為沒有對新一屆德國聯邦議院成立大會進行現場轉播而受到議院議長拉默特的嚴厲批評。
再來看看黨派,德國的政黨與媒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政黨會通過收買媒體股份、“私人溝通”或者在媒體管理層中佔據重要位置等方式對媒體施加影響。德國的各大媒體其實也都有比較明顯的政黨傾向性,如《世界報》、《法匯報》與基民盟關系密切,《南德報》傾向於基社盟,《法評報》則親社民黨。
最后看看媒體集團,除了“德國之聲”、“電視一台”、“電視二台”、德國電台等公法媒體直接受國家資助外,德國主要平面媒體大都掌握在媒體集團的手中,像《明鏡》周刊就屬於德國最大的媒體集團──貝塔斯曼旗下,《世界報》則屬於施普林格媒體集團。而這些媒體集團又都有不同的政治背景和傾向,例如施普林格家族多年來就一直是基民盟的鐵杆支持者。
所以,說到底德國的媒體總歸還是在政府和黨派“指導”下的媒體。要想生存和發展,這些媒體人士也在遵守“游戲規則”,否則恐怕也會像電視二台的布蘭德總編一樣“被驅逐”。而高舉“媒體獨立”大旗,恐怕也只是指責別人的時候才能顯示出理直氣壯。
(責任編輯:蘇楠)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4549/11391064.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