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4月16日星期五

吉爾吉斯會成為“第二個阿富汗”嗎?

吉爾吉斯會成為“第二個阿富汗”嗎?
關健斌
2010年04月15日13:29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4月14日,正在美國訪問的俄總統梅德韋杰夫抽時間在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會見了當地精英人士。在回答關於吉爾吉斯的提問時,梅德韋杰夫特別強調,吉爾吉斯如果爆發內戰,就很可能成為形形色色的恐怖和極端分子的藏身之地。他說:“這種沖突將創造出對激進分子最有利的土壤,那時候吉爾吉斯就會變成第二個阿富汗 ”。很顯然,世人都不想在地球上再多一個“阿富汗”,梅德韋杰夫的講話正好點中了美國和相關各方的“痛點”……

  有分析指出,其實,吉爾吉斯成為“第二個阿富汗”的可能性似乎並不大,但還是要堅決防止這種可能性的出現。對俄而言,防止這種可能性的關鍵就是對吉“臨時政府”提供幫助。4月14日,俄決定,首批向吉提供2000萬美元援助,並通過俄農業銀行向吉提供3000萬美元優惠貸款。此外,俄准備向吉提供2.5萬噸柴油和汽油等,以確保吉春耕生產之需。同時,俄還准備向吉提供1500噸的種子作為人道主義援助,專門用於保証吉今年的秋播。普京強調上述人道主義和經濟援助必須在本周末前到位。不過,細心人一眼便看出,俄目前對吉“臨時政府”的援助與吉方的期待有著不小的差距的。吉“臨時政府”第一副總理阿塔姆巴耶夫4月12日曾在新聞發布會上宣稱,俄答應向吉提供“一大筆”資金援助,即超過1.5億美元的金融援助。而俄方目前公開承諾的對吉援助僅是阿塔姆巴耶夫所說金額的1/3,這也許會讓吉“臨時政府”有些大失所望。

  吉局勢4月7日突變后,美雖然對吉局勢走向和美駐瑪納斯基地的“物資轉運中心”的命運極為關心,但美卻總給人“猶抱琵琶半遮面”之感。而自希拉裡4月10日與奧通巴耶娃通電話后,美國人也開始正式披挂上陣。4月14日,作為吉政局突變后訪吉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專門負責南亞和中亞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布萊克緊急飛抵比什凱克,開始與吉“臨時政府”領導人會談。但奧通巴耶夫在會談后卻強調,雙方會談中沒有談及瑪納斯基地未來命運,而隻談及安全和選舉議題。布萊克在與奧通巴耶娃舉行會談后對外稱,“美國政府對吉方採取的措施感到樂觀,准備向吉方提供幫助。”但他並未透露美將向吉提供何種幫助。

  據吉爾吉斯的消息靈通人士對記者透露,其實,從4月10日起,“臨時政府”方面與巴基耶夫的代表就已開始“秘密接觸”,但雙方為了各自的“小算盤”而都不願意過早在公開這一細節。此外,吉“臨時政府”這幾天在“如何處理巴基耶夫問題”上的多次前后表態都不太一致:一會兒說堅決不與巴基耶夫談判、一會兒又說可以與巴基耶夫談判﹔一會兒說可以保留對巴基耶夫的個人豁免權,一會兒又說要把巴基耶夫“交給人民審判”﹔一會兒說巴基耶夫可以選擇流亡海外,一會兒又說要派人抓捕巴基耶夫﹔一會兒說巴基耶夫必須要到什凱克談判,一會兒又說“臨時政府”會派人到賈拉拉巴德與巴基耶夫會談……

  而被攆出比什凱克的巴基耶夫近日卻多次通過媒體對外表示,可以與“臨時政府”談判。在強調自己無意出國尋求政治避難的同時,巴基耶夫還建議把議會遷至吉南部繼續行使職能。他透露,自己的兩個兒子——馬拉特和馬克西姆,已經離開吉爾吉斯斯坦,“出於安全考慮”他們將不會回國。

  雖然,吉“臨時政府”目前佔據優勢,但要完全掌控吉國內局勢,實現吉國內社會穩定和經濟恢復,“臨時政府”還面臨一系列艱巨挑戰。首先是如何為自己“正名”,目前巴基耶夫仍是吉爾吉斯民選的“合法總統”,隻要他不辭職,“臨時政府”的合法性就面臨質疑。記者特別注意到,到目前為止,除了普京親自給奧通巴耶夫打電話之外,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並未與吉“臨時政府”直接接觸。但俄人士也強調,俄也還沒有在法律上正式承認吉“臨時政府”。這樣,“臨時政府”還沒有一個各國政府都承認的“名分”,而這個“名分”對吉“臨時政府”的意義卻非同一般。

  此外,吉爾吉斯目前是“國庫空空”,經濟發展困難重重。如吉“臨時政府”無法在短期性滿足百姓生活基本的需求和相關經濟要求,那麼吉“臨時政府”的穩定性將面臨重大考驗。目前,除俄羅斯、美國以外,哈薩克斯坦、格魯吉亞、歐盟、歐安組織等都答應對吉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對於吉爾斯吉“內戰說”,分析人士指出,巴基耶夫打出“南方民眾起義”的牌,試圖逼迫反對派政權跟他談判,目的只是為自己增加談判籌碼。但事實上,巴基耶夫已基本沒有籌碼可用。有消息稱,吉“臨時政府”已派裝甲車隊前往賈拉拉巴德控制局面,並在奧什通往賈拉拉巴德的路上設置了武裝檢查站,防止巴基耶夫在這兩個城市之間“穿梭鼓動”。而也有學者認為,吉“臨時政府”在國內掌握了政權、軍權和大部分民心,在國際上擁有俄羅斯的公開支持和美國的“默許”承認,巴基耶夫“下野”也許只是時間和條件的問題。

(責任編輯:段欣毅)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1376613.html

快訊: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巴基耶夫已離開吉領土
2010年04月15日23:47
來源:新華網

哈薩克斯坦國務秘書兼外長紹達巴耶夫15日証實,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巴基耶夫當天已離開吉領土。

(責任編輯:劉軍濤)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029/42356/11380386.html

巴基耶夫可能簽署辭職令
2010年04月16日01:07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阿拉木圖4月15日電(記者 陳志新)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巴基耶夫可能簽署了辭職令。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哈強力部門消息人士的話稱,正在哈薩克斯坦南部塔拉茲市的巴基耶夫簽署了一系列文件,不排除這些文件與其辭職有關。

  巴基耶夫是於15日晚乘坐哈軍用專機由吉賈拉拉巴德市抵達塔拉茲的。有消息稱,巴基耶夫未來可能會從哈飛往土耳其或是拉脫維亞。

(責任編輯:凌陳)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029/42354/11380407.html

獨家解讀:吉爾吉斯注定是塊悲劇的“嫩草地”?
關健斌
2010年04月10日08:41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吉爾吉斯斯坦“臨時政府”宣布,4月9-10日為吉斯斯坦全國哀悼日,國人將為這幾天騷亂中的遇難者默哀。據報道,吉爾吉斯斯坦騷亂中的死亡人數目前上升至76人,另有約1500人受傷。

  自吉爾吉斯開始亂的那天,就有朋友讓我寫點兒什麼。我一直沒應,因為我的確不知道什麼。俄羅斯朋友對我說,預測吉爾吉斯的事情,那是很危機的事情!

  其實,吉爾吉斯局勢動蕩對俄羅斯人而言並不意外,唯一讓他們感到意外的就是“速度”,巴基耶夫政權潰敗的速度之快,讓俄羅斯人覺得有些吃驚。

  就連巴基耶夫自己可能也覺得百思不解吧。他在接受俄羅斯的“莫斯科回聲”電視台採訪時說,“我2009年7月以77%的得票率當選總統,我是全民選舉的總統,我不會主動放棄總統權力的。”

  吉爾吉斯亂了!怎麼亂的?沒有人能說清楚,大家都在問誰是幕后指使者?結果,大家都在說“不是我干的!”

  吉爾吉斯亂了!還會再亂嗎?大家似乎都認為,還可能繼續亂!結果如何?我看連吉爾吉斯全國的人都不能准確預測。

  2005年的“郁金香革命”把執政15年的阿卡耶夫趕下了台,“革命者”巴基耶夫上台。5年后的今天,再樣在春天,巴基耶夫這位“革命者”“被革命了”。革巴基耶夫命的人都是他當年的戰友。巴基耶夫不是趙匡胤,不會“杯酒釋兵權”。相反,巴基耶夫親手把一個個戰友變成了一個個敵人。就這樣,當年的“郁金香革命”變成了今天的“玫瑰革命”(吉反對派“臨時政府”主席奧通巴耶娃叫羅扎·奧通巴耶娃,而羅扎在俄語中就是玫瑰的意思)。

  吉爾吉斯的政壇如戲台,政客如戲子。你方唱罷、我登場。而吉爾吉斯人民如同觀眾,但不僅僅是觀眾。觀眾們時而入戲,時而出戲……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對一個人而言,光亮隆重的出場和庄嚴體面的退場同樣重要。

  阿卡耶夫的退場不夠庄嚴,他直接跑到莫斯科來了。不過,這兩天,一直沉積的阿卡耶夫卻頻頻在媒體上亮相,分析巴基耶夫政權潰敗的原因,聽起來總讓人覺得滑稽:一個失敗者在評判另一個失敗者,一個被指為“家族貪污”的前總統在嘲諷另一個名義還是總統的人也曾搞過的“家庭腐敗”。

  巴基耶夫的退場可能也不會太體面了,他現在重新回到了吉南部的老家,但已不是衣錦還鄉。在沉寂了兩天之后,巴基耶夫終於在媒體上出現了,他為自己辯解著,認為自己沒有辭職的理由。聽起來讓人覺得有些傷感,一個執政者在位5年,卻在不到50小時的時間裡被自己的人民給嚇得離開了首都。再次感覺到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無窮力量。

  然而,更讓我覺得耐人尋味的是,在阿卡耶夫和巴基耶夫對媒體的談話中,都強調,“我愛我的人民,我了解我的人民。”真的愛嗎?真的了解嗎?如果愛,為何在位時不善待自己所愛的人呢?如果了解,為何在位時不能解百姓之苦呢?呵呵……

  我又想起在外高加索工作時,時任格魯吉亞總統謝瓦爾德納澤國際問題私人顧問的長者給我打過這樣一個比喻:“格魯吉亞就像一片郁郁蔥蔥的嫩草地,俄美就像在這片草地上摔跤的熊和虎,無論最終哪方獲勝,對這片草地而言都是悲劇。因為草地早已在熊、虎爭斗之時就被踐踏得一團糟了。”

  吉爾吉斯的“悲劇”是吉爾吉斯也是一塊嫩草地……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1333155.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