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1年4月7日星期四

醫生穿20斤重鉛衣在X光射線輻射下手術

醫生穿20斤重鉛衣在X光射線輻射下手術
2011年04月07日09:27
來源:《南方日報》
  手術室裡心內科醫生穿上重達20多斤的鉛衣工作,長年累月,許多醫生的腰椎、膝關節嚴重受損。南方日報記者 曾強 攝

  南方日報訊 (記者/陳楓 通訊員/郝黎 張玲玲) 日本核泄漏事件讓不少人“談核色變”,而“福島50死士”的精神則令人贊嘆。但其實,在我們身邊就有一群特別的醫護人員,他們每天穿著20斤重的鉛衣,冒著X光射線輻射,在手術台上連續十幾個小時為病人“補心”、“通波仔”,與死神賽跑。近日,筆者走進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心血管介入導管室,探訪他們鮮為人知的辛酸和期盼。

  現場直擊 醫生穿著20斤鉛衣“通波仔”

  省人民醫院英東樓一樓,簡陋的心血管介入導管室。進到裡面,六間手術室“開足馬力”,高速運轉。大C臂X光機前,36歲的心內科醫生廖洪濤正穿著藍色的鉛衣,在給一個心肌梗塞的阿伯做“通波仔”———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

  介入手術需要借助X光照射顯像。射線從手術台下方打上來,照在病人的心臟部位,手術台上方有個接收器,旁邊有一個屏幕,廖醫生邊看屏幕邊操作。做完手術,貼身衣服都濕透了。

  盡管手術台側邊有一個小小的防輻射擋板,但據說,一台介入手術下來所“吃”射線相當於普通放射科醫生一年的量。他們如何防護?

  筆者在導管室發現了一個專門的衣服架,上邊挂著不少藍色的防輻射鉛衣,沒有袖子,看上去像連衣裙。護士長黃小梅說,以前的鉛衣有30斤重,新款有20斤左右。記者試穿一下,感覺肩膀和腰部都很累,真是難以想象醫生們穿著它做手術,身材嬌小的女護士們還要每天穿著它快步奔跑去拿導管、遞藥物……

  黃小梅說,雖然鉛衣可以擋住儀器發出的射線,但胳膊、臉、眼睛和一部分小腿沒有遮擋,而且一旦搶救心梗病人,都要輪番上台按壓心臟,還是會受到射線影響。“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換病人的生命。”

  醫護故事 年輕女醫生兩年患甲亢

  省人民醫院心血管研究所所長吳書林介紹,去年他們做了11204人次的介入導管手術,在全國位居前列。這個上萬例的驚人數量,就靠40多個醫生、17個護士沒日沒夜干出來的。每周一到周六,他們從早上8時進去導管室,到晚上10時甚至凌晨1時才出來,中午隻有半小時的吃飯休息時間。女醫生劉媛,是這兩年介入手術量的“狀元”,連續兩年手術量過千例,常在X線照射下連續工作四五個小時,曝光量相當於連續拍了1000多張X光片。

  “誰讓我們干這一行?吃射線習慣了,不吃還容易感冒呢!”每次被相熟的記者追問“頭發怎麼又少了”,心研所副所長、先心病介入治療專家張智偉總會搖頭苦笑一聲。他說,1988年當研究生時就開始做手術,當時沒有什麼防護措施,醫生直接對著射線看,幾乎完全暴露在輻射中。老主任陳傳榮白細胞數量一度降到2000多,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回來繼續干。最惋惜的是老所長禤湘耀,50多歲就患再生障礙性貧血去世了……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由於甲狀腺對射線很敏感,一個年輕的女醫生在導管室做了兩年多,就患了甲亢,隻能換崗位。還有一個小護士,工作不久血小板數量就隻剩下4000多……射線輻射對生育也有影響。導管室的幾個男醫生都生了女兒,他們開玩笑說,射線把Y染色體都殺死了。

  廳長呼吁 給予他們職業防護和福利政策

  “這群醫護人員是可敬、可愛的!”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感慨地說,他們冒著輻射的危險救死扶傷,卻不為人知,還經常得忍受病人的誤解指責,非常不容易。

  廖新波呼吁,要多關注和關懷這群特殊的醫護人員,給予足夠的職業防護和福利政策。現在醫院的放射科工作人員一般都享有補貼、輻射劑量檢測、體檢、假期等福利,但很多醫院的介入手術醫生往往還沒能享受到上述福利。這需要醫院、衛生監督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現在,我們每個醫生護士胸口佩戴一個藍色的小牌子,這是核輻射劑量監測牌。”省人民醫院護士長黃小梅告訴記者,這個監測牌每個季度交給省職業病防治所測量一次,如果劑量超標就要強制休息。“以前很少戴的,去年才開始嚴格執行。這是對我們自己的保護。”

  “希望病人也能理解我們的付出,將心比心,一起齊心對抗病魔,讓醫患關系能更和諧些!”這位在導管室工作了18年的護士長懇切地說。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4330172.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