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獨 自 踹 酒 醡 . 眾 民 中 無 一 人 與 我 同 在 . 我 發 怒 將 他 們 踹 下 、 發 烈 怒 將 他 們 踐 踏
======
不要作政權惡行的幫兇
——回應三宗領袖會見特首
——回應三宗領袖會見特首
突發:德國主要教會宗派領袖與希特拉會面
以下為虛擬情節,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德國主要新教宗派(信義宗、改革宗、聯合教會)於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在德意志新教教會主教穆勒(Ludwig Müller)的幫忙安排下,於柏林與希特拉會面,向元首分享對德國局勢的擔憂和心聲。我們感謝元首百忙抽空與我們有真誠的交流。在交流中,元首多次表達對年輕人的關心。在會面結束時,我們特別為元首和眾納粹官員禱告,求神施恩給他們,能以愛民、愛德意志、愛年輕人的心,帶領德國成為強大的國度。在會面中,我們提出四點心聲,求神施恩給官員、執法者和各階層的市民,讓眾人都能多走一步,積極同心作和平之子,讓紛爭能化解,讓德國有光明的明天:
一、非暴力原則:教會應持守非暴力原則,並呼籲更多基督徒能在這艱難的時局,努力作和平之子。
二、勸籲雙方克制:對現時納粹黨衛軍、納粹黨員與猶太人之間出現的暴力循環感到憂慮和傷心。我們勸籲雙方克制,既鼓勵猶太人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表達訴求,也鼓勵黨方面不要濫用武力,引起更多的民怨。
三、追求真相:教會作為一個追求真理、真相的群體,要求政府徹查昨日的水晶之夜1,還原真相。
四、愛護年輕人: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與盼望。我們懇請政府愛惜年輕人,不要傷害他們的身心靈,並更主動向年輕人釋出善意。
二、勸籲雙方克制:對現時納粹黨衛軍、納粹黨員與猶太人之間出現的暴力循環感到憂慮和傷心。我們勸籲雙方克制,既鼓勵猶太人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表達訴求,也鼓勵黨方面不要濫用武力,引起更多的民怨。
三、追求真相:教會作為一個追求真理、真相的群體,要求政府徹查昨日的水晶之夜1,還原真相。
四、愛護年輕人: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與盼望。我們懇請政府愛惜年輕人,不要傷害他們的身心靈,並更主動向年輕人釋出善意。
教會代表出席名單:親建制教會領袖、溫和派教會領袖
缺席名單:耶穌基督、巴特(Karl Barth)、田立克(Paul Tillich)、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缺席名單:耶穌基督、巴特(Karl Barth)、田立克(Paul Tillich)、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綏靖政策無助彰顯公義
香港三個宗派(浸信會、播道會、宣道會)共十五位宗教領袖在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容永祺「弟兄」的引介下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並發出會面簡報,在教內外引起不少討論。對於素來親建制的人士,筆者無話可說。倒是看到出席名單中有部份溫和派領袖,筆者無意懷疑他們的初心,但希望他們明白面對政權要靈巧像蛇(太十16)。
看看歷史那些所謂溫和派的教會領袖。主張委身聖經、重申認信立場而組織「教牧緊急聯盟」(The Pastors' Emergency League)的尼莫勒牧師(Martin Niemöller, 1892-1984,名文〈起初他們來抓共產黨〉的作者)後來自薦成為隨軍牧師(後被捕入獄至二戰結束)。而當初為了保護教義純正而建立的德國認信教會(Confessing Church),大部份人都在一九三八年四月以發誓盡忠來慶祝希特拉生日2。
一九六三年四月,美國的馬丁路德金牧師(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為了爭取黑人民權而發起遊行與靜坐,因此違法而入獄。路德的律師帶著四月十三日的地方報紙探監,他竟然見到有七位當地的白人牧師在報章敦促黑人不要再示威。白人牧師說自己支持取消種族隔離的政策,但以為馬丁路德金提倡的抗議活動並不明智,呼籲雙方的極端份子應先冷靜下來3——日光之下果然無新事。對此,馬丁路德金回應:「任何提升人格的法律都是公正的;任何貶低人格的法律都是不公正的。正義即使被擊敗,總比獲勝的邪惡更強大。」4
那些以為在大時代還能走和平對話路線的教會,肯定會成為政權惡行的幫兇、歷史的罪人。為此,筆者希望香港溫和派的教會領袖謹慎言行,「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詩一1),不要在當下站在巴特、田立克、潘霍華、馬丁路德金,以及最重要——耶穌基督——的彼岸。
(標題為編者所擬)
注釋:
1.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凌晨,納粹黨員與黨衛隊襲擊德國全境的猶太人的事件。當晚,許多猶太商店的窗戶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在德國境內有一千五百多所猶太教堂、超過七千所猶太商店、廿九所百貨公司遭到縱火或損毀。
2. 鄧紹光著,《牧者潘霍華》(香港:基道,二○一九),頁281至287,參Eberhard Bethge, “Troubled Self-Interpretation and Uncertain Reception in the Church Struggle” in the German Church Struggle and the Holocaust, ed. Franklin H. Littell and Hubert G. Locke(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4)。
3. Thomas E. Ricks著,《邱吉爾與歐威爾:對抗極權主義,永不屈服!政治與文壇雙巨擘,影響後世革命深遠的不朽傳奇》(台北:麥田,二○一九),頁448至448,註1109:Jeffery Aaron Snyder, “Fifty Years Later: Letter from Birmingham Jail”, New Republic, 19 April 2013; additional details from Branch, Parting the Waters, p.737。
4. 同上,註1110:Martin Luther King Jr., “Letter from Birmingham City Jail”, from Martin Luther King Jr.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stitute, Stanford University, accessed online。
2. 鄧紹光著,《牧者潘霍華》(香港:基道,二○一九),頁281至287,參Eberhard Bethge, “Troubled Self-Interpretation and Uncertain Reception in the Church Struggle” in the German Church Struggle and the Holocaust, ed. Franklin H. Littell and Hubert G. Locke(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4)。
3. Thomas E. Ricks著,《邱吉爾與歐威爾:對抗極權主義,永不屈服!政治與文壇雙巨擘,影響後世革命深遠的不朽傳奇》(台北:麥田,二○一九),頁448至448,註1109:Jeffery Aaron Snyder, “Fifty Years Later: Letter from Birmingham Jail”, New Republic, 19 April 2013; additional details from Branch, Parting the Waters, p.737。
4. 同上,註1110:Martin Luther King Jr., “Letter from Birmingham City Jail”, from Martin Luther King Jr.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stitute, Stanford University, accessed online。
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59544&Pid=104&Version=0&Cid=2053&Charset=big5_hksc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