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四國”各謀經濟轉型
2010年04月18日11:01
來源:《廣州日報》
如果說2009年底全球經濟復蘇還處於“萌芽”階段的話,那麼2010年4月以來隨著美歐消費、金融、資本市場的逐步穩固以及新興經濟體復蘇的步伐加快,全球經濟復蘇已邁入“鞏固”階段。
此次危機的經歷,促使 “金磚四國”清醒地認識到尋求經濟轉型的緊迫性與必要性。
4月15日在巴西召開的“金磚四國”峰會,既是四國共謀深入合作的新起點,也是四國謀求各自經濟轉型的新契機。
在金磚峰會召開前,本報多路記者奔赴北京、俄羅斯、印度、巴西,探求四國經濟戰勝危機的“法寶”。
在採訪中,各國政府高官、學者、專家都觸及了一個核心議題:四國經濟都面臨轉型。四國經濟轉型,各有動力,各有特色,可以相互借鑒。
戰勝金融危機 四國“各有法寶”
“金磚四國”的經濟復蘇一向被普遍看好。回頭來看,四國在應對危機過程中,盡管財政與貨幣政策不可或缺,但還是具有不同的側重點,都對准了經濟的薄弱環節。
中國:“政策有力”
很多中外專家認為,中國戰勝危機的“法寶”,在於中國的“政策創新”。具體來說,在戰勝危機中,金融政策創新、產業政策創新、政策協調機制等多重因素,成為共同推動中國經濟快速復蘇的引擎。
在巴西外長塞爾索·阿莫林看來,中國政府在應對危機中做出了正確決策。未來幾年中,中國經濟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而且很可能在數年內會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俄羅斯:“刺激政策”
根據世銀預測,俄羅斯今年GDP增長將達5%。俄羅斯科學院拉美研究所所長達維多夫表示,目前俄政府還在實行“刺激政策”——包括為銀行、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和社會體系等提供支持政策。
他認為,在應對危機上,俄政府“非常值得夸獎”,因為危機期間老百姓的退休金不降反升,而且注重扶持貧困人口,化解了危機對社會的不良影響。他表示,俄羅斯目前失業率約為10%,政府將會保持刺激就業的政策。在拉動內需方面,俄羅斯雖然行動稍晚,但正在進行中。
印度:“內需強勁”
印度政策比較研究中心主任、前財長顧問與中國問題專家古魯斯瓦米認為,印度受金融危機影響非常小。印度銀行系統沒有過度開放,印度未受西方市場萎縮的影響。投資方面,印度發展的潛力在於國內投資不斷增長,尤其是私人資本投資潛力很大﹔消費方面,印度消費的主要構成是私人消費。從這方面來講,印度經濟加速發展的潛力會更大。當然,這也有待觀察。
印度國際經濟關系研究所所長庫馬博士稱,印度的刺激計劃主要表現為政府與銀行通過財政與貨幣共同調控,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同時,政府還推出系列政策降低農民經濟負擔。印度經濟穩定的主要原因是對西方市場依存度不大。
巴西:“稅收優惠”
巴西聖保羅大學金融學教授孫三元稱,為應對危機,巴西政府推出的包括減免汽車、家電和建筑制造企業的減稅優惠政策,有力提振了巴西消費和就業市場。此外,去年巴西還採取一系列穩定貨幣、擴大基礎設施和能源建設投資等刺激政策,並憑借良好的投資前景保持外來資金流入,所以很快走出危機。
在巴西利亞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吉馬良斯看來,巴西戰勝金融危機,以下幾方面較突出:完善的銀行體系、有效的減稅刺激消費政策、減少貧富差距和創造就業機會。
鞏固經濟復蘇 都有難念的經
在俄羅斯,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經濟現象:那就是能源、軍火、礦產等重工業很發達,但服裝、家電、通訊、汽車等輕工業卻極孱弱。
“俄羅斯人民的衣服,可以說從內褲到大衣都是‘中國制造’。”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李宗倫戲稱。在莫斯科繁華的道路上,很難找到當地牌子的汽車。偶爾看到一輛俄羅斯自產的“拉達”,還是多年前的老款車。而在家電通訊領域,俄羅斯更不在行,國產貨幾乎沒有。
俄羅斯:最頭疼高失業率
正是這樣的經濟結構,導致俄輕工業產品大部分都靠進口。盧布匯率問題與老百姓生活的關系就很密切,盧布貶值就意味著產品價格上漲,意味著生活成本增加。2009年,俄羅斯的消費價格指數為8.8%。食品價格上漲4.9%,高出歐盟約6倍。物價上漲讓很多俄羅斯民眾感到不滿,金融危機期間曾爆發過多次游行。
“目前俄失業率在10%左右,這非常高,也是政府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出席“金磚四國”峰會的俄羅斯科學院拉美研究所所長達維多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達維多夫表示,就業人口的主力軍多是在中小型企業,其產值佔俄經濟的15%左右。但由於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導致它們在危機中受到的影響最深,普遍的問題就是發展資金受限。
比如,聖彼得堡的中餐廳,危機后就關閉了近三成。據悉,俄政府已採取措施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比如,禁止無故干涉中小企業經營活動,在稅收上給予優惠等。
印度:被貧困問題困擾
在尼赫魯大學東亞研究主任奧卡·阿恰亞教授看來,印度過去10年發展有目共睹,然而印度的貧困問題將困擾著印度政府。
阿恰亞認為,盡管印度政府提出了包容性發展戰略,但相當多的貧困人口依然享受不到印度經濟高速發展的成果﹔GDP數字本身不能說明一切,尤其對人均GDP發展水平依然落后的印度而言。
阿恰亞教授認為,印度社會存在著嚴重的財富分配不均問題。社會結構頂層2%的人口佔有了相當多的財富,其次是30%左右的中產階層,他們都是經濟高速增長的受益者。然而,剩下超過一半的貧窮群體沒有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阿恰亞教授認為,印度經濟的持續發展,今后要靠“人口紅利”——印度很快將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具有相對廉價的勞動力成本。但她也提到,如何把“人口紅利”轉化為提高人均發展水平上是印度政府需要解決的難題。否則,人口增長隻會導致“吃飯”人口不斷增加。實際上,印度需要更多高素質的勞動力,單純依靠大量低素質勞動力絕對會成為經濟良性發展的障礙。
印度國際經濟關系研究所所長庫馬博士認為,印度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調整經濟結構, 農業部門是最薄弱的環節,農業生產出現問題會引起其他物價上漲與通脹的連鎖反應。
巴西:需要警惕經濟過熱
多家國際金融機構預計,巴西今年全年GDP增速將重新恢復到5%。目前美歐的投資環境沒那麼好,而巴西的經濟前景卻被普遍看好,被譽為“機遇新大陸”。不過,在市場一致看好的情緒下,大量熱錢也開始涌入巴西資本市場,給巴西經濟蒙上了一絲陰影。畢竟上世紀80年代“失去的十年”,令所有巴西人難以忘懷。
巴西利亞大學的吉馬良斯教授也承認,目前巴西確實存在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的風險,巴西貨幣雷亞爾升值太快。此外,政府減稅幅度較大,令很多巴西民眾一窩蜂地去買車、買房,不考慮將來是否能順利還貸,這可能也會導致問題出現。
中國:須防范通脹苗頭
對於我國復蘇中的風險,政府也有清晰認識。
4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仍很復雜。世界經濟復蘇存在不確定性,國內通脹預期強化,財政金融潛在風險不容忽視,就業壓力總體上持續增加與結構性用工短缺矛盾並存。
經濟轉型 各不相同
中國:
內需將成“主動力”
4月15日,中國一季度國民經濟“大賬”公布。經濟上行、物價穩定,一系列重要數據標志著中國經濟復蘇已經有了良好開局。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近期分別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速作出9.5%和9.6%的樂觀預測。與此同時,考慮到出口和市場主導投資增長仍有較大不確定性,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可能會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總體趨勢。
一季度報告顯示,投資和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57.9%和52%,分別拉動GDP增長6.9和6.2個百分點,而進出口的貢獻率則為-9.9%,拉動經濟增長-1.2%。 很顯然,內需的持續擴大無疑將成為今年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
擴大消費面臨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國雄認為,去年消費的高增長勢必加大今年消費增長難度,擴大消費仍面臨挑戰。他建議,應加快推進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城市化,進一步完善社保體系,更好地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此前曾表示,2008年底推出的“4萬億刺激方案”主要向基建行業傾斜,對去年經濟增幅貢獻巨大﹔隨后的政策應該向民生和消費傾斜,這樣會刺激中國國內需求,進而形成一個巨大的中國市場。
當前,政府投資要保持在建項目如期完工,民間投資要破除壁壘盡快啟動,消費要最終擔當起經濟發展的“主攻手”,這都需繼續保持一定的政策力度。
俄羅斯:
圖謀“創新型經濟”
世界銀行預計,2010年俄羅斯GDP增長5%。隨著目前原材料與資源價格的回暖,俄羅斯將會很快走出危機。但俄羅斯科學院能源研究所薩芬博士(世界能源市場發展模型實驗室主任)表示,過於依靠能源是俄羅斯經濟的“軟肋”,目前的狀況也為反思俄羅斯未來經濟政策提供了機遇,目前政府正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擺脫對能源的依賴。
努力對抗“荷蘭病”
薩芬博士表示,過度依賴能源產業,會導致整個國家經濟脫離對更高技術的探索,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荷蘭病”,該名詞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當時荷蘭和英國在北海發現天然氣田,兩國天然氣產業飛速發展,但此后兩國產業不再有什麼科技進步。
對俄來說,對抗“荷蘭病”的方法仍在發展中,尚未成為一個完整體系,目前這種現象也還很難改變。不過他也介紹說,現在俄政府已著手在新西伯利亞等地開展一些大型計劃,尋求減少對能源的過度依賴。
對於俄經濟的未來發展,總統梅德韋杰夫去年就提出,俄要發展“創新型經濟”,要著眼於航天、核技術、節能、醫療和信息技術五大方向。科技創新是經濟增長的持續動力,俄經濟正努力擺脫對能源出口的依賴,走知識經濟和技術創新之路。目前,俄政府正通過對上述五個方面給予積極的財政支持,俄羅斯將逐步改變國家經濟環境、改善經濟立法及融資模式,最終實現經濟增長模式的根本轉變。
印度、巴西:
基礎設施建設將成“新引擎”
在金融危機中,國內私人消費是印度經濟保持增長的重要因素。“內需主導型”經濟減小了危機沖擊力。印度經濟85%是國內經濟,內需是印度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出口隻佔其GDP總值的15%。但隨著印度國內固定投資的不斷加大,基礎建設將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基建投資保兩位數增長
印度總理辛格3月23日表示,印度在2012~2017年的第12個五年計劃期間,將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投入1萬億美元﹔借助基礎設施投資,印度將能保証經濟達10%的兩位數增長率。
印度財長慕克吉4月初表示,政府將在2010年公開募集4000億盧比(約1000億美元)資金進入基礎建設領域,有望將財政赤字減少到佔GDP4.1%的比例。目前,印度在基建項目上開始尋求國際合作,尋求“公私合營”投資的新模式,加快基礎設施滯后經濟發展的狀況。
另外,在古魯斯瓦米看來,印度的制造業增長模式由於是內生性投資,還在起步發展階段,再加上印度也有一些有優勢的制造業部門——比方說棉紡織品產業,這表明印度的制造業今后將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對經濟持續增長貢獻將加大。
自印度從1991年啟動經濟改革以來,印度政府集中精力廢除了“許可管制”,使印度高度封閉的市場向進口商品和外國投資逐步開放,形成了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發展模式,促使經濟保持強勁增長,形成了10年來印度發展的一個奇跡。但接下來,印度經濟發展將面臨基礎設施、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環境治理、城市化急速擴張等經濟轉型時期的復雜問題,改革的步伐將不像改革初期那樣一帆風順。
世界杯、奧運會成賣點
巴西總統盧拉上月底指明了未來巴西的發展方向:依靠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經濟增長,使之成為巴西經濟今后主要推動力,主辦世界杯與奧運會則為此提供新契機。
長期以來,巴西經濟受制於基礎設施建設的薄弱。為此,盧拉政府3月底頒布8780億美元的基建投資方案。根據該計劃,巴西未來數年將投資8780億美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本報記者在巴西10多天的採訪中,切身體會到了巴西基礎設施的薄弱。一個很直觀的例子是,巴西第一大城市聖保羅和第二大城市裡約熱內盧之間,直線距離不到500公裡,但至今沒有開通鐵路。面積800多萬平方公裡的巴西,鐵路通車裡程還不到2萬公裡。由於交通條件惡劣,巴西的大豆、鐵礦砂等初級產品從產地運送到港口的成本很高,直接影響到巴西外貿額的提升。巴西重金砸向基礎設施建設,將極大提高巴西經濟的競爭力。
巴西將連續舉辦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奧運會,兩大體育賽事也成為巴西經濟未來幾年的最大賣點之一。巴西體育部長席爾瓦告訴本報記者,巴西將為兩項賽事投入150億美元的公共財政,主要用於四個方面:場館建設、交通建設、機場改造以及住宿建設。
四國經貿合作特寫
危機之后,他們將目光投向中國
如果沒有遇到經濟危機,男士戶外用品公司老板維浩列夫也許永遠都隻向美國和德國企業進口產品。事實上,他明知道這些產品的原產地不在歐美,但卻從未想過去尋找別的貨源。但金融危機改變了這一切。由於歐美進貨渠道成本實在太高,他開始到中國尋找貨源。他向記者透露,就在不久前,他在中國大連等地找到了類似產品,從中國採購的價格比從美國進口便宜了一半。根據他的計劃,以后將有超50%的貨品從中國進口。
將目光轉向中國的不只是維浩列夫。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制品及氧化鋁生產商。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該公司也將目光轉向擴大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等方面。據該公司外聯部部長庫洛金介紹,危機對公司影響非常嚴重。為了保持競爭力,他們在危機后開始開辟新市場,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成為了公司的主攻目標。
在印度,孟買的“印度—中國工商會”是為中印公司提供咨詢和簽証服務的公司,該公司經理拉馬昌德仁對中印經貿的互補領域非常熟悉。
他向記者透露,2009年中印雙邊貿易額已突破500億美元。其中,中國對印度出口的工業制成品不斷增加。印度對中國的出口貨物則以鋼材等原料為主。目前,印度的眾多企業也希望到中國投資。比如,軟件產業方面,印度有技術與語言優勢,一些公司已經派相關專家協助中國某些高等機構,共同設計英語教學軟件,為高校提供英語教學服務。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57578/11393752.html
德銀:金磚四國印度潛力最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