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體稱中國若靠航母與美對決將是超級消耗戰
2011年01月10日08:47
來源:中青在線
“瓦良格”號航母 圖片:今日中國防務
為強化對朝鮮的持續高壓態勢,美海軍相繼向西太平洋派遣“卡爾·文森”號和“裡根”號航母,加上原本部署在日本橫須賀的“華盛頓”號,目前美國在東亞海域擺開了3個航母打擊大隊的陣勢。這種在和平時期非常罕見的做法,不僅讓朝鮮,也讓中國感受到了美軍航母的壓力。為了應對這種壓力,中國是加速建造自己的航母,還是發展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反艦彈道導彈,又成為外媒的關注焦點。
航母對決是超級消耗戰
從本世紀初開始,西方軍事專家就不斷猜測中國建造航母的時間表。近期,有關中國航母的消息再度成為熱點。一些外媒稱,中國可能在2011年正式啟動建造航母的項目。
英國路透社在2010年12月23日稱,根據西方軍情分析人士研判,中國可能在中共建黨90周年紀念日宣布啟動發展航母的計劃,屆時中國從烏克蘭引進的蘇聯時代的“瓦良格”號航母,將被宣布用來進行訓練和研發試驗,而這比美國海軍分析人士的預測要提前一年。美海軍情報辦公室曾預測,中國最早在2012年宣布將“瓦良格”號改裝成訓練平台,並在2015年后具備自主研發和建造航母的能力。美國海軍學院的專家安德魯·埃裡克森稱,中國展開的與航母相關的研究、發展和生產,可能將以“令西方分析人士詫異的速度”進行。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發展航母的意圖並非是為了與美軍航母在亞太地區“爭鋒”。美國《華盛頓郵報》1月2日報道稱,從建造成本和維護費用方面來看,中國難以像美國那樣保持一支龐大的航母打擊力量。而且從歷史經驗來看,二戰中美日海軍在太平洋的航母對決顯示,單純依賴航母打航母,是一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超級消耗戰,得不償失。
此外,擁有航母並不等於具備了嫻熟運用航母的能力,中國還需要數十年時間來積累有效運用航母的經驗。因此,中國不可能追求類似美國規模的航母力量。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發展航母將主要用以保護印度洋上石油運輸線的安全、解決與東南亞國家在南海的主權紛爭等目的。
“反航母”導彈還不靠譜
外界在猜測中國發展航母項目的同時,也更加關注中國發展所謂的“反航母”彈道導彈項目。五角大樓網站稱,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威拉德上將去年12月在接受日本《朝日新聞》專訪時稱,中國正在發展的、用以打擊航母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已經具備了“初始作戰能力”。根據美國軍方的定義,所謂初始作戰能力,就是指部隊具備了使用和維護其所接收某種武器的能力,但還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和磨合才能達到“完全作戰能力”,並實現這種武器的大量裝備。
美國彭博新聞社1月4日報道稱,威拉德的說法比此前美國海軍的預測更進了一步。去年初,美海軍情報辦公室曾出台報告認為,這種使用陸基機動發射方式的反艦彈道導彈“專門用來防御美國的航母打擊大隊”,能夠發現並攻擊航母,破壞航母甲板上的戰機、彈射裝置和控制塔。去年8月五角大樓所發布的有關中國軍力水平的年度報告,也僅僅是對這種導彈的作戰機理進行了粗略的描述,並未表明這種導彈已經達到或者接近初始作戰能力。
不過,美海軍信息戰辦公室也向彭博新聞社強調,盡管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已經具備初始作戰能力,但目前中國可能還不具備使用這種反艦導彈來有效打擊美國航母和其他水面作戰艦艇的能力,因為中國軍方還沒有對這種導彈進行全面的測試,沒有任何消息表明解放軍曾經試射過該型導彈。
“中國已經對這種反艦彈道導彈進行了有效的設計,但目前美國方面還不清楚,在沒有進行全面測試的情況下中國的導彈到底具有多大的性能。”美海軍信息戰辦公室在向彭博新聞社提供的聲明稿中這樣表示。
一位美軍匿名官員稱,目前中國在使用這種導彈方面還存在著諸多障礙,其中包括如何使這種導彈同指揮控制和偵察監視系統相融合,“在實現整合以形成一套具備全作戰能力的有效系統方面,中國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陶磊)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8221/71130/211813/211816/13688754.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