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新華社:美國食用轉基因少之又少,守住食物底線

新華社:美國食用轉基因少之又少,守住食物底線
作者:新華社
文章發于:新華網
更新時間:2010-11-4

  轉基因生物争議猶存

  主持人:下面進入我們今天的重點關注——轉基因生物。當地時間15日,在日本名古屋召開的《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第五次締約方會議通過了《名古屋-吉隆坡補充議定書》,這份補充議定書規定了轉基因生物破壞進口方生态系統時的補救和賠償方法。

  破壞進口方生态系統時的賠償方法獲通過 

  解說:補充議定書的要點包括:轉基因生物跨境移動,使生物多樣性和人體健康嚴重受損時,締約方可要求直接或間接管理轉基因生物的所有者、開發者、生産者、進出口者等肇事者恢複原狀并負擔相關費用;締約方有必要根據國内法制定财政措施,以便爲預防損失而建立保險和基金等。 

  從明年3月起,各國将開始在聯合國總部履行批準手續,如果獲得40個國家和地區批準,補充議定書就将在此90天後生效。 

  《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是一項關于轉基因産品貿易和環境保護的國際協定,它允許議定書批準國家以預防爲由禁止進口轉基因産品,同時也要求這些國家互相通報本國出口到對方國家的轉基因産品的情況。

  各國謹慎對待

  主持人:所謂的轉基因技術是指把某個生物體内的某個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内。打個比方說,北極的魚體内有防凍的基因,就可以把這種防凍基因植入西紅柿中,制造出耐寒的西紅柿,這種西紅柿就是轉基因食品。對于這種生物技術是否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傷害,目前還沒有定論。對待轉基因生物,雖然世界各地行動不一,但态度都是一樣的謹慎。 

  字幕:歐盟:各國自主決定

  鑒于成員國就轉基因作物意見不一,歐盟委員會今年7月份宣布,其成員國完全可以自主決定是否全部或者部分引種轉基因農作物。

  歐盟委員會負責健康和消費者政策的委員重申,歐盟委員會批準在歐盟範圍内種植轉基因農作物是基于嚴格的科學依據。 

  字幕:美國:守住食物底線

  今年,美國轉基因農田裏除之不盡的“超級雜草”引發了美國國内又一輪全面反思。美國農業部最新數據承認,轉基因作物種植的農田作業燃料成本提高了一倍多,農藥用量超過了天然作物種植,種子成本大幅上升。

  美國人真正直接食用的轉基因食品也是少之又少。轉基因黃豆主要用于出口,轉基因玉米主要用來喂牛,美國人真正的主食小麥都是傳統作物。不管如何支持轉基因作物開發,美國政府始終有個底線,嚴防轉基因作物侵入現有的天然農業生産系統和天然食品供應系統。

  字幕:法國:民衆擔心健康

  近年來,破壞轉基因作物試驗田的事件在法國時有發生。不少法國人認爲,轉基因技術雖然能提高作物産量或增強作物的抗病蟲害能力等,但可能會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何去何從仍需科學驗證

  解說:一直以來,對于轉基因作物的利弊争論從來就沒有間斷過。支持者認爲,轉基因作物産量高,抗病蟲害能力強,可以有效解決糧食問題;反對者則強調,轉基因作物可能不利于環境和人體健康。

  近段時期,中國大量進口轉基因玉米,以及發放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的舉措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被稱爲“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生物技術是解決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出路,但仍需要持有科學謹慎的态度。 

  同期: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轉基因不是一概而論,有一些轉基因,它是抗蟲、抗病的,它這個基因來自于一種毒蛋白基因,這個蟲吃了要死,人吃了怎麽樣,很難說,理論上講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實際上講,人們很擔心,這種擔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要慎重。

  主持人:轉基因技術在農作物方面的發展和運用前景十分廣闊,但随之産生的對食品安全方面的争議也将長期存在。生物技術是解決糧食安全的重要出路,但恐怕安不安全才是普通民衆最爲關心的問題,這一答案仍需進一步驗證。

  綜合新華社報道。(完)

以上文字節選2010年10月17日新華社《今日新聞》節目: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0-10/17/c_12668934.htm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011/193481.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