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7月13日星期二

地震預報花3億 網友議無法預報為何花這麼多錢?

地震預報花3億 網友議無法預報為何花這麼多錢?
譚娜
2010年07月13日08:37
來源:《北京科技報》

“獻給每一位支持國家公共事業的普通納稅人。” 6月29日,中國地震局將此句作為卷首語,在其官方網站以預算書形式公開了2010年部門預算。

  在這份公開的33頁財政預算中,其中,預算基本支出12.3億元,依據國家相關政策進行安排﹔項目支出近9.9億元,包括地震監測預報約3億元﹔住房改革支出1.6億元,按照國家住房改革政策進行安排。

  而就在中國地震局張貼出預算的第一時間,也引發出各大網站論壇的一片爭議,其中網友熱議的焦點一致落在了地震監測預報需要花費3億之多。

  其實在此前,3月31日,中國地震局就曾第一次在網站上公布了2010年的部門預算表,在這份預算表中,地震預報預測項目費用270萬元。

  3個月后,中國地震局再次公布了此次更為詳盡的預算書,雖然“地震預報預測”經費依然是270萬元,不過在表格后的備注中注明了這個所謂的“地震預報預測”其實只是專用於“水庫誘發地震預測”。實際上,地震監測預報的總預算約3億元。

  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博士李友忠告訴《北京科技報》,之所以中國地震局公開財政預算會引發民眾熱議,其原因是政府之前並沒有選擇將財政預算公開化,而此次又一次性地選擇全部公開,從而造成民眾的瘋狂討論。

  據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首席預報員孫士鋐介紹,國家地震局的經費除了用於自身外,還要撥給其合作單位以及省一級地震局。預算中涉及的一些開支過大的項目,比如地震監測等,主要是由於地震局的體系過於龐大造成的。

  而在歷史上,隻有省一級才具有資格設立地震局,並且由於南京、黑龍江、湖南、貴州這7個省近100年內未監測到有地震發生,於是便撤銷了地震局。但是后來地震局職能擴展為防震、救災,那些原本已經取消地震局的省份又重新恢復,“不僅如此,近幾年地、縣、市也開始紛紛設立地震局,使得從地方到中央都要加大財政預算。”

  此外,地震局曾向公眾公布地震是無法預報的,那為何又會在此項花費3億呢?

  20世紀80年代,美國曾經對地震預報做過一個軟科學項目。項目分析國家應該將財政資金放在房屋的加固上提高其抗震能力,而並不是在地震監測預報上。

  “但將美國的做法‘復制’在中國並不科學。”孫士鋐說,首先,美國屬於發達國家,有足夠多的資本投入到房屋加固上,以此來抵御強烈的地震襲擊。

  其次,美國的地震災害主要集中在加利福尼亞州狹窄的一條地段上,所以美國地震局能夠將地震的資金集中使用在加利福尼亞州用於抵擋突如其來的地震。但在中國如果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對房屋抗震、加固上並不現實,因為中國西部較為落后,而這又是地震頻繁地區,如果將資金固定在房屋加固顯然是杯水車薪,所以隻能依靠前期預測以及地產商的自覺才能抵御地震。

  雖然中國並不能照搬美國的預算模式,但對於一些可以精簡的開支,大可以略去。孫士鋐舉例說,印尼發生8級地震引發海嘯,世界各國在紛紛進行海嘯預警,而中國也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是中國完全沒有進行海嘯預警的必要,因為中國100多年以來從沒有經歷過海嘯。”

  孫士鋐說,真正的地震監測預報經費應該花在地震監測、地震跟蹤預報以及地震預報的應用研究3個部分上,而現在這個看似“多了”的地震監測預算中,包含了眾多的預算項目,既有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救援,也有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以及基礎設施改造等費用。

  “地震監測會佔去地震監測預報很大一部分費用”,孫士鋐說,地震監測預報是以地震監測為基礎,而地震監測最主要的是地震台站的建設。這裡面不僅包括需要不斷建設的新台站,對已建成的2000多個國家、地方、企業台站還要進行日常的維護、更新以及運轉,除此之外,地震台站所收集的數據要傳輸到地震中心還需要租用衛星系統的信道,而這筆費用也相當高昂。

  地震跟蹤預報費用,則是各省地震預報中心用來每天對台站所搜集到的地質數據進行分析、跟蹤、處理,從而判斷將來是否會發生地震。地震預報的應用研究費用又分為地震基礎研究費用和地震應用研究費用,應用研究費用則是為了確保國家大型事務的安全,例如世博會上如何保証地震安全,以及對於中國地震帶的跟蹤。但是孫士鋐說,對於地震基礎研究費用並不能佔用國家財政預算,因為它是通過申請國家科技項目經費所開展的。

  “盡管將財政或是預算信息完全公開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能的,因為裡面會涉及到國家安全以及政府利益,但是屬於公共財政也就是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民生財政必須要進行公開。”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系主任曾康華告訴記者,西方國家的財政管理無論從制度還是管理都有嚴格的法律規范,所以他們的政府財政的透明度遠領先於中國,例如美國的白宮,行政方面的開支可以具體到人員工資、辦公經費,甚至連總統的出差費都會進行公開。

  曾康華說,老百姓關心的無非是政府的每一筆開支究竟花在了哪些地方,所以政府就要細化公開每筆預算資金的花法,而政府願意公開到何等程度就會涉及到一個國家民主進程以及國家財政管理體制細化的問題,對於財政預算公開目前中國從技術條件上已經不存在任何問題,但何種原因導致像中國地震局一樣的國家單位隻願意公開一個粗線條的財政預算信息,主要還是受到我國財政體制以及預算管理體制的制約,換句話說就是受到上級財政部門對其財政披露的制約,所以如何健全財政法規,確保民主財政是政府的下一步工作。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2126312.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