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1月10日星期三

貨幣戰系列分析(1):為何而戰?誰與誰戰?

貨幣戰系列分析(1):為何而戰?誰與誰戰?
王榮
更新時間 2010年 11月 9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3:00
BBC中文網

貨幣戰,另一種比較乏味的表述是激烈的匯率和貿易失衡糾紛,或者說「國際貨幣體系正在發生深刻的、根本性的變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和巴西財長曼特加都使用了貨幣戰這個詞。

它主要包含了三層意思:中美匯率摩擦、美國的經濟政策對新興經濟體的衝擊和它們的反應,以及體現為貿易不平衡的全球經濟格局失衡。

貿易失衡

匯率之所以成為問題,是因為貿易。

近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的巨變改變了國際貿易格局。

這種力量對比的變化體現在各國經常賬戶上,逐漸形成「赤字國」和「盈餘國」兩大陣營。

前者包括了美國、英國等,它們的進口超過了出口,需要向其他國家借錢。

後者包括中國、日本和許多亞洲國家,它們的情況正好相反,出口比進口多。它們借錢給其他國家來支持本國的出口貿易。
中國外匯儲備巨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不斷買入以美國國債為主的美元資產,逐漸和日本一樣成為美國的大債主。

歐洲自推出單一貨幣歐元後,歐元區整體基本上出入保持平衡,但不同歐洲國家的經常賬戶本上的數據相差很大。

比如德國出口很強,所以順差很高,而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則赤字巨大。

金融危機

在風和日麗的條件下,這種盈、赤矛盾尚不突出。但也會出現潛流洶湧,不時烏雲翻滾。

2008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赤字陣營和盈餘陣營之間的進出口貿易一度癱瘓。

為了避免危機擴散,各國之間通過國際機構和已有的渠道進行溝通、協作。

迫在眉睫的危機消除後,更現實的問題便佔據了中心位置;經常賬戶上原有的落差突然又非常扎眼。

在全球努力推動經濟復蘇過程中,傳統的盈餘國要恢復出口競爭優勢,擴大出口,而赤字國也表示要增加出口以提振國內經濟。

增強出口競爭優勢的一個便捷方式(且不論長效還是短效,副作用或「溢出效應」如何),就是讓本國貨幣貶值,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便宜。

如果參與國際貿易的甲、乙、丙、丁直至N方都競相壓低本幣,便構成了大戰。

過去兩年間,除了中國之外,幾乎所有的國家的經濟復蘇都比較遲緩乏力,都在抱怨自己的貨幣太強,成了不公平競爭的受害者。

競爭力的競爭

金融危機時期,投資者都湧向美元尋求安全保障,推高了美元相對於各主要貨幣的匯率。

但後來這些貨幣相對於美元又都逐漸升值。
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或松或緊地盯住美元,同起同落。美國對此很不滿。

但是,美聯儲持續低利率和兩輪量化寬鬆,一方面使美國的出口保持了競爭力,提振了股市,另一方面也使新興市場面臨尋求高回報的投資資金大量湧入的壓力。

今年9月28日,巴西財長曼特加首先高喊「貨幣戰爭」已經爆發。巴西貨幣對美元不斷升值,出口競爭力大減。類似遭遇的還有南非。

十月初IMF開年會前後,總裁斯特勞斯-卡恩指出,隨著金融危機漸行消退,國際協作熱情開始消退。不同國家面臨面臨國內經濟、債務和就業等棘手難題,開始打匯率的主意。

他多次借媒體之口有針對性地警告說,壓低本國貨幣並不是解決國際問題的辦法。國際問題應該通過國際途徑解決。

否則,貨幣衝突擴散,將阻礙全球經濟復蘇。

擴散的危險

國際貨幣關係發生重大變化,涉及各國利益衝突和協調。

如果中美之間硬碰硬,且雙邊的對抗通過「溢出效應」擴散到其他國家,那就牽動了全局。

而市場和觀察人士緊盯的風向標,就是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決定。

由於美元在目前國際貨幣體系內的主導地位,美元貶值意味著各國政府、各投資機構和個人持有的美元資產貶值。

貨幣衝突一旦造成國際資產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就不光是貨幣戰了。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0/11/101109_currency_war_1.shtml

湯闖新:美國爲什麽濫發美元?

氣候金融複合戰之魔手美聯儲01

美聯儲印鈔是想玉石俱焚?

美元繼續貶值 「貨幣戰爭」陰雲難驅

貨幣戰第二階段才是中國最大憂患

貨幣戰系列之二:開打了?不打了?

貨幣戰系列之三:在首爾協商停戰?

怎麽用全世界的錢爲美國資本造富

二次攻擊歐元僅僅是世界金融戰的序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