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2月29日星期三

大腦發育何時完成?多數人得到三四十歲

大腦發育何時完成?多數人得到三四十歲
2010年12月29日10:41
來源:《科技日報》
■ 新聞緣起

  英國最新的研究發現,人腦負責社會行為的部分要到三四十歲以后才會成熟。倫敦大學神經學教授詹莎拉說,以往大家都以為負責社交活動的前額葉皮質在小時候就發展完成了。不過,根據他的研究,人腦的這個部分從胎兒時期就開始發展,多數人要到三四十歲才會成熟。所以不少人都已經為人父母了還會有些孩子的舉動。

  抓住腦發育關鍵時期,人為控制,使孩子長大后不再孩子氣

  ■ 將新聞進行到底


  年近50的王女士這幾年一直很鬧心,她就快而立之年的兒子一天到晚也還是隻知道拉幫結派的和各種朋友出去玩,工作什麼的根本就不上心,教育兩句還鬧性子耍小孩脾氣。看著鄰居的孩子一個比一個出息,王女士隻能感慨:“這要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呀?”

  成人孩子氣不是特例,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成人依然童心未泯?

  人的行為,“社會腦”做主

  “人腦發育從不成熟到成熟是有規律性,有的早,有的晚,但最終都會趨於正常。總體而言,負責人們基本生活需要的部分能較早成熟,而像負責思想和推理比較高級的社會認知功能則是最后發育成熟的部分。比如7—8歲的兒童他們的腦重已經接近成人了,基本生活已能夠自理,但直到9—16歲,有關社會行為部分的腦功能還在進一步發育。”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社會神經科學學會理事羅躍嘉博士說,“因此,科學上腦發育完全成熟的時間還沒定論,而倫敦大學神經學教授詹莎拉就提出,多數人要到三四十歲才會成熟。”

  羅躍嘉介紹,廣義上說,人的社會行為是指人類在和他人及團體之間打交道時所表現出的各種行為和反應,包括情緒,表情,姿態,言語等等各種表達方式。這些社會行為都受大腦中的某些特定區域調控,統稱為“社會腦”,包括前額葉、杏仁核、海馬、腦島以及視覺聯合皮層、下丘腦、腦干等,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就是杏仁核和前額葉中的扣帶回。這些部位通過彼此之間的復雜聯系共同負責調控人的社會行為。

  因此,孩子氣或許和這些大腦的發育有關。

  基因、環境,決定你是否孩子氣

  “每個人的大腦發育情況有所差別,這主要受基因和環境影響。基因與生俱來,父母的遺傳物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腦發育情況。周圍環境不僅包括我們平常所說的水,空氣,飲食等,更為重要的還有教育,學習,周圍人的交流等社會人文因素。環境因素的影響往往非常巨大,例如一個小孩從剛出生起就被放到狼群中生活,長大后這個小孩也就完全成為狼人,甚至忘了人的基本的生活習慣,變得用四肢行走。”羅躍嘉說,那就更別提孩子氣了。

  他告訴記者,人類出生后有很多潛能,它們的獲得有一個關鍵期,如果沒有給予很好的外界刺激,一旦錯過,某些能力就可能永遠發揮不出來。如兒童2—3歲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0—4歲是視覺發展的關鍵期,形象視覺發展最為敏感,是兒童對圖像的視覺辨認的最佳期。兒童掌握詞匯能力和數概念的最佳年齡是5.0—5.5歲。在發育關鍵期,剝奪外界刺激對發展中的大腦可以產生不可逆轉的結構的變化,如長期把孩子關在陰暗封閉的場所,可使兒童視覺細胞變小、變少、甚至退化等。許多研究証實,許多智力較差的孩子是由於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環境單調,接受的信息刺激太少,從而限制了大腦的發育引起的。

 行為干預,促進“社會腦”發育

  那麼我們有沒有辦法抓住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進行人為控制,使孩子變得成熟懂事,長大后不再孩子氣?

  對於這個問題,羅教授的回答是肯定的:“人腦的可塑性非常強,可能超越了我們現有的想象。科學家們研究通過‘行為干預’,有組織、有目的地豐富環境的教育活動,可以促進智能發展偏離正常或可能偏離正常小兒的智能發育。”

  “處於學齡期的青少年如6—18歲這一階段,直接關系著人的行為的‘社會腦’部分正在逐漸發育成熟。在正常情況下,成熟的‘社會腦’對其下層腦組織具有控制作用,當‘社會腦’沒有發育成熟時,這種控制作用就會顯得比較薄弱。所以青少年容易出現極端情緒和過激行為等。因此在這個階段,父母更應該合理誘導,與身邊的老師、同學一起使孩子培養合理的社會認知,學習規范自己的行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社會責任感。這段時間裡積極的外界環境會顯著促進‘社會腦’的發育,幫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更好更快的成材。這也是我們國家大力倡導教育的意義之所在。而這段時間如果父母和社會疏於正確合理的指導,則可能會對孩子成年以后的性格、人生觀、責任感等等產生偏差,再要改變就困難了。”

  採訪的最后,羅教授補充道:“最近,我們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完成了一項覆蓋全國的大規模調查——中國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發育特征調查,組織全國數百名專家對全國31個省市進行了抽樣,從認知能力、社會適應、學業成就和環境指數等4大領域48個方面展開調查。這一指標體系既反映了有關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研究的最新進展,又充分體現了我國文化背景下兒童青少年心理發育特有的規律和特點。相信很快就會公諸於眾。”

 ———— 延伸閱讀 ————

  沉迷游戲將導致腦痴呆

  日本大學醫學院森昭雄教授發現,常玩電腦游戲的人,缺乏表情,自我克制能力差,大腦額葉的β波類似痴呆症患者。這位專攻腦神經科學的醫學博士,近年致力於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腦研究,卻在偶然的實驗過程中,發現某些以操作電腦游戲為業的人,出現與痴呆患者相似的腦電波現象。這一發現,使教授將研究重點轉向青少年和兒童的大腦,探討他們長期受電子游戲操縱后產生的異常。依照森教授做的腦電圖測驗結果,人類在熱衷電子游戲的時候,額葉的β波活動量會突然降低。他又統計發現,由幼兒園或小學低年級開始,每天玩電子游戲1—2小時,直到上大學,β波大量減少甚至消失,與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腦波狀態相似。這種人的特征是缺乏表情,對周圍人、事漠不關心,常自行其道或欠缺羞恥感,譬如在公共場所當眾喧嚷或做不恰當動作等,因為自我克制能力減退,所以容易訴諸暴力,又因長期陷於虛幻世界,認識現實的能力降低,無法判斷自己行為的后果。

  新加坡精神科專家也指出,沉溺電子游戲的人整天對著電腦屏幕,后腦視覺皮層不斷受到刺激,但是主導認知能力的大腦前額葉則被忽略,因此計劃、組織、優先考慮、控制情緒和考慮后果的能力較弱,容易導致沖動的決定,間接引發暴力行為,越早接觸電子游戲,越容易沉迷﹔即使超過25歲的人若沉迷電子游戲,也可能影響其認知能力。

 ———— 採訪手記 ————

  生命不僅僅是為了繁衍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養兒100歲長憂99”,說的是小孩從出生到成長,及至成年以后父母都是有操不完的心。現代社會忙碌的生活節奏,巨大的生存壓力使很多年輕的父母忙於工作根本無暇照顧子女,或者是轉手交給老人看管。精神分析學的鼻祖弗洛伊德強調人類的行為絕大部分受的是兒童時期的經歷的影響,涵蓋腦發育,智力,人格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張的說一個良好的童年會有利於人的一生。當我們看到那些越來越低齡化的青少年暴力的時候,在那些殘忍的罪行的背后,是多少顆曾經被漠視,被扭曲的傷痕累累的心。而在那些農村留守兒童的沉默的眼睛裡,我們又可曾問過他們心中對父母親情的渴望?

  一個生命的誕生並不是僅僅為了繁衍后代,更多更重要的是一份責任。如果那些悄然踏上迷失自我的方向的孩子們,他們的父母、老師、朋友能夠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更好的引導,給予他們愛,教會他們怎麼去愛別人,告訴他們如何去綻放自己的人生代。  (文·實習生 周英)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3611649.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