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2月23日星期四

學者暗訪愛滋病高危人群 傳播速度未減緩

學者暗訪艾滋病高危人群 傳播速度未減緩
本報記者 王君平
2010年12月23日07: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朱慧卿繪(人民圖片)

  “防艾是一場戰爭,打仗就要攻其要害。艾滋病首先在高危人群中傳播,能否全力防控病毒在高危人群中流行,決定著這場戰爭的進程。”

  吳尊友,醫學博士,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主任。從上世紀90年代起,他就開始近距離接觸娛樂場所服務人員。

  在雲南隴川的一家娛樂場所,吳尊友顯然是一名不尋常的“常客”。與一般人不同的是,這位戴眼鏡的學者似乎並不需要“服務”,也不特別對哪一名女性感興趣,而是不停地問東問西。

  安全套的使用率,直接影響著艾滋病的傳播速度。從高危人群逐漸向一般人群蔓延,這也是全球艾滋病流行、傳播的規律。

  吳尊友把他10多年學到的國外有關預防艾滋病知識,改裝成一冊冊隻有巴掌大的“小人書”,裡面是連環畫,配著簡單的說明。

  有一次,吳尊友和助手走進一家娛樂場所,幾名女性服務員很高興,以為來了“客人”。而聽吳尊友說明來意后,卻都冷淡起來。任憑他怎樣解釋,就是不理不睬。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她們對桌上的連環畫初稿仍不屑一顧。中午11點多鐘,她們悶頭吃起了午飯。這時被晾在一邊的吳尊友也不客氣,說了聲“我也餓了”。然后,他抓起她們的包子就吃,用她們的紙杯倒上水就喝。就這樣,一個小小不言的舉動一下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她們改變了態度,認真聽吳尊友講解,看他設計的連環畫草稿,告訴他哪裡沒看懂,哪裡不明白。吳尊友一邊聽,一邊修改,直到她們全部看明白為止。

  吳尊友和娛樂場所服務人員成了朋友,並把她們培訓成調查員,在自然狀態下調查了50名“客人”的安全套使用情況,他們當中近一半的人不使用安全套,而服務者主動提出要求使用的也僅佔9%。

  2004年,與“禁播”抗爭了5年后,安全套公益廣告終於登上了央視第一套節目。之后,此類防艾廣告頻頻亮相銀幕,國內娛樂場所也開始100%擺放安全套。在此基礎上,吳尊友協助國家有關部委制定、完善了安全套推廣相關政策,將干預試點項目經驗編寫為全國技術指南,並承擔起負責組織全國安全套推廣培訓與技術指導的重任。

  “防艾是一場戰爭,打仗就要攻其要害。艾滋病首先在高危人群中傳播,能否全力防控病毒在高危人群中流行,決定著這場戰爭的進程。無保護的性行為會成為性病艾滋病最主要的傳播威脅。”吳尊友說。

  有人曾在放大鏡下看安全套,發現乳膠上有很多小孔,因此質疑安全套的有效性。吳尊友通過文獻檢索和實驗証明,艾滋病病毒不能穿過乳膠的孔。這說明,安全套預防艾滋病性途徑傳播是有效的。

  清潔針具和安全套就像開車時的安全帶,是為了減少死亡和傷殘,並不是縱容違反交規,更不是鼓勵出車禍

  “將白粉放在煙紙上吸食(追龍),吸三口,吐三口,一開始都是追龍,追龍感覺沒那麼好,頂不了多久。后來改注射,隻要一注入血管,兩三秒就沒事了。”在廣西南寧,接受美沙酮治療的阿美說。

  像阿美一樣的女性吸毒者普遍“以淫養毒”。她們通過賣淫獲取毒資,將艾滋病病毒從吸毒人群向正常人群擴散。已感染艾滋病病毒吸毒女性的性亂及賣淫行為,成為艾滋病從吸毒人群向正常人群擴散的橋梁。

  “回望過去20年,我們對疫情走勢有一個逐漸認識的過程,最早的監測思想是御艾滋於國門之外,目光盯在出入境口岸,監測哨點大多設在大城市。”吳尊友說,當疫情突然在西南邊境暴發時,地點偏僻,隻有146名感染者的吸毒小群體,有人誤以為很難有大范圍的傳播。然而,就是西南邊境疫情的星星之火,漸漸蔓延到全國。

  吳尊友去西部邊疆某地區講課,當地衛生部門領導向他反映,現在我們這裡感染者的人數很多,國家已經宣布了“四免一關懷”政策,我們一個病人都還沒有治療,趕緊幫我們調配一些抗病毒治療的藥物。回京后,吳教授向衛生部有關領導報告情況,加急調運了100人份的抗病毒藥物運往當地。出乎意料的是,這些藥物在當地卻發不出去,由於過去是匿名檢測,不知道到底是誰感染了艾滋病。

  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吳尊友。隻有深入那些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中,改變能夠導致艾滋病的傳染傳播行為,才能從源頭上阻斷艾滋病。找不到感染者的干預,相當於大海撈針、盲人摸象。

  吳尊友認為,在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吸毒者作為傳染源,應當最大限度地得到管理和控制,首先要找到他們。吸毒人群的隱蔽性增高,如果找不到他們,就無法開展咨詢檢測、行為干預等預防治療服務。

  1997年,吳尊友開始在雲南的吸毒人群中嘗試清潔針具交換。這一行為起初遭到了很多誤解,認為那是鼓勵吸毒。對此,吳尊友解釋為“兩害相權取其輕”。

  在雲南隴川,一位30多歲的吸毒人員用菜刀砍斷自己的一根手指,表示戒毒的決心。這位斷指明志的吸毒人員傷口還沒有愈合,就像其他吸毒者一樣,重回到復吸的老路上。

  一段時間,吳尊友眼前一直浮現這名用紗布包著手指的男子身影。吸毒成癮后戒斷困難,不是簡單的個人“毅力”問題。最新的研究表明,吸毒成癮后,人腦的一個特定部位發生了器質性病變。這種器質性病變與成癮有關,目前不可逆轉。吳尊友解釋說,這一發現改變了人們過去對吸毒的看法,吸毒后復吸實際上是一種疾病。這將促使有關部門重新思考對待吸毒問題的政策和策略。

  吳尊友說,清潔針具和安全套就像開車時的安全帶,是為了減少死亡和傷殘,並不是縱容違反交規,更不是鼓勵出車禍。堵好高危人群,兼顧全民干預。防治艾滋就這兩招,簡單的招數練好就是絕招。

  美沙酮是一種經口服可引起類似海洛因效果的藥品,服用美沙酮后,吸毒者就不再對海洛因有毒癮。目前,《海洛因成癮者社區藥物維持治療工作方案》已經由公安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衛生部聯合下發,在吸毒人群中開展藥物維持治療的工作也在全國已展開。

  大量同性戀者往往以婚姻作為保護傘,掩蓋他們真實的性取向。如果說過去男同性戀結婚,妻子受到的只是不幸婚姻的折磨,現在受到的則是艾滋病的潛在威脅

  小強(化名)是一位感染艾滋的Money Boy(依靠性交易賺錢的男同性戀)。在2004年4月19日,作為“零號”的小強(男同性戀中扮演女性角色的一方稱為“零號”,扮演男性角色的稱為“壹號”),在北京某洗浴中心與林先生一見鐘情,從此開始同居生活。

  在北京南三環附近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裡,小強捏著一瓶拉米夫定片,和吳尊友漫不經心地聊天。小強已經被檢測為HIV陽性,盡管是林先生陪伴著小強度過失魂落魄的一天,但林先生不願面對現實。吳尊友向小強建議:“帶著你的伙伴去檢查一下吧。”

  吳尊友終於說動了小強和林先生。“同伴推動”調查猶如“滾雪球”一樣,通過“同志組織”裡的志願者,告訴身邊的男同性戀朋友接受檢查。

  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一項針對男同性戀群體的調查在全國61個城市悄悄展開。“大摸底”共分三輪,調查5.3萬名男同性戀者。

  “男男之間不設防,艾滋病在同性戀人群中傳播速度加快。”吳尊友說,“最嚴重的地方是西南片區,成都、重慶、貴陽、昆明的感染率都在10%以上,在西南地區的幾個城市裡,過去100個人當中檢查,有1個感染,現在一查就有10個人感染。”

  目前青年學生感染艾滋病的人數不斷增加,特別是20歲左右的大學生。重慶某醫學院的一位大三男生,前兩次檢測都是陰性,第三次卻呈陽性。吳尊友問他為什麼不採取保護措施,這個有醫學背景的大學生說:“隻要他和我好就行。”

  吳尊友在調查中發現,什麼是艾滋病,男同性戀大學生對答對流。但是,他們隻有文字上的理解,並沒有感性上的認識。重慶某醫學院的那位男生檢測出陽性后,在街頭整整呆了一個夜晚,他告訴吳尊友,腦子裡一片空白,感覺自己判了死刑,好像馬上要執行似的,他要自殺。

  洗浴中心的吧台和更衣櫃裡都放置了安全套,供顧客自願取用,但是真正發生性行為的地方卻沒有放,圈內人管這個地方叫“黑房子”。調查顯示,男同性戀者發生性關系,肛交比例高達64%,其中採取安全措施的不到30%。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大量同性戀者往往以婚姻作為保護傘,掩蓋他們真實的性取向。如果說過去男同性戀結婚,妻子受到的只是不幸婚姻的折磨,但現在受到的則是艾滋病的潛在威脅。

  一位男同性戀的妻子說,她的丈夫身高超過1.8米,月收入超過5位數。慶幸的是,老公和自己上街的時候,漂亮的女孩走過來,他從來不看一眼。婚后,丈夫基本沒什麼欲望,總是拒絕。過了6年,她才知道丈夫是個男同性戀者。

  在一次男同性戀研討會上,她痛哭流涕。她的眼淚刺痛了吳尊友的心。吳尊友擔憂地說:“我們無法知道同性戀妻子的感染率,因為他們不可能把另一半叫來檢查。調查顯示,40%—70%的男同性戀都和女性發生性關系,艾滋病的傳播會進一步向普通人群蔓延。防艾的一項有效措施是,讓高危人群浮出水面。”

  “與艾滋病戰斗至今,我們還沒能看到艾滋病傳播速度的減緩。我最大的心願是,能夠看到艾滋病傳播因我們科學、扎實的工作而得以遏制。”吳尊友說。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3557126.html

愛滋病起源之謎

中國愛滋病死亡人數增加

英國50歲以上艾滋病患者暴增

愛滋病毒 已成生育年齡婦女的頭號殺手

中國2010年愛滋病死亡人數達新高

中國愛滋病死亡數大幅增加 居傳染病死亡榜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