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12月16日星期四

擺平地質病害百科全書 嘎隆拉隧道打開墨脫之門

擺平地質病害百科全書 嘎隆拉隧道打開墨脫之門
記者 張 帆
2010年12月16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嘎隆拉隧道貫通后,墨脫女青年次仁措姆向家人報喜。
  新華社記者 覺 果攝

  墨脫公路控制性工程,施工近兩年后貫通

  12月15日上午10時,隨著一聲低沉的爆破,施工近兩年的西藏墨脫公路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勝利貫通,這標志著墨脫有望早日結束“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縣”的歷史。

  15日上午,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嘎隆拉山銀裝素裹,雪霧飛舞。身著民族盛裝的藏族群眾聚集在嘎隆拉隧道前,用歡呼和掌聲迎接著這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墨脫,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意為“隱秘的蓮花”。資料顯示,墨脫素有“高原孤島”之稱,是我國大陸2000多個行政建制縣中至今惟一不通公路的縣。

  墨脫縣的西、北、東三面被喜馬拉雅山和崗日嘎布山阻隔,南面毗鄰印度,穿越境內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和帕龍藏布峽谷難以逾越,之前進入墨脫必須翻過海拔4000米以上的嘎隆拉、多雄拉等雪山。

  “等路修好了,就再也不用翻雪山了。”在西藏波密縣常年做雜貨生意的趙老板說。

  墨脫公路貫通后,穿越嘎隆拉隧道隻需要10分鐘,而此前翻越雪山走這段路則要耗時10個小時。

  在貫通儀式上,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趙世軍介紹說,上世紀70年代,國家曾兩次投資對墨脫公路進行建設,但都由於特殊條件的制約,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修成的“分季分段初通”的墨脫公路隻能保持夏秋季節大約5個月的通行,人員進出和物資運輸主要靠扎墨公路便道和米林縣派鎮至墨脫的騾馬驛道。

  施工人員平均每天要在水裡浸泡4小時

  嘎隆拉隧道全長3310米,平均海拔3700米。隧道橫穿崗日嘎布山,是墨脫公路的關鍵控制工程,有“隧道地質病害百科全書”之稱。

  該隧道也是迄今為止國內逆坡度最大、穿越斷層最多、地應力最強、水體滲水最豐沛的高原隧道。強涌水是一直困擾著建設者的極端施工難題。嘎隆拉隧道成為墨脫公路名副其實的“卡脖子”工程。

  據了解,墨脫公路設計全長117.2公裡,公路起於波密縣扎木鎮318國道與老扎墨公路的交叉處,止於墨脫縣城蓮花廣場。工程於2009年4月開工,建設工期為3.5年,9.5億元工程款由國家全額投資。

  承建方代表四川武通路橋工程局第三工程處劉九林說,工程自開工以來,建設者夜以繼日地奮戰,克服高寒缺氧、隧道超常涌水、地質斷層、雪崩災害、嘎隆拉雪山常年封山等異常惡劣的建設環境,歷時近兩年,終於勝利實現了貫通。

  2009年初開工建設以來,武警官兵兵分兩路,集中了200多名軍政素質過硬、隧道施工經驗豐富的骨干,調集了近百台(套)國內最為先進的鑽探和掘進設備,採用管棚注漿、混凝土抗凍融、高原斷層施工、震區深層灌注等12項施工工藝,成功突破11處大斷層和冰川泥石流堆積體。由於隧道涌水問題突出,隻能採取逆坡抽排的方式,施工人員平均每天要在水裡浸泡4個小時。

  物資運輸成本降低,工程進度將加快

  據介紹,嘎隆拉隧道貫通后,修筑墨脫公路所需物資的運輸成本將大大降低,全部工程進度也將隨之加快。

  波密縣桑登村的白瑪特別高興,一直從事卡車運輸的他對通往墨脫的路深有感觸。“今年我們村就有3輛車因為過嘎隆拉雪山而翻車。”每年往墨脫運送水泥和大米的白瑪說,嘎隆拉隧道通了,冬天也可以跑車做生意了。

  西藏自治區主席白瑪赤林說,希望早日結束墨脫“高原孤島”的歷史,向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慶獻禮。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3494521.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