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稱霸太空仰仗七大能力 X-37B只是爭奪先鋒
2010年05月08日10:10
來源:中青在線
美國空軍X-37B太空飛機
隨著美軍秘密研發的X-37B空天飛機一飛沖天,國際輿論紛紛驚呼太空戰爭時代即將到來。事實上,號稱“兩小時打遍全球”的X-37B只是美軍奪取“制天權”的先鋒,還有更多新概念武器在公開項目的掩護下暗中醞釀。盡管迷霧重重,基於美軍近些年發布的各種作戰綱要、智庫的研究報告以及新聞媒體的零星報道,外界仍然能初步勾勒出以“七大能力”為支柱的美國未來太空軍事藍圖。
一、太空快速進入能力
自冷戰時代以來,美國發射了大量軍用衛星,但運載工具一直是傳統的火箭,每次發射要花掉上千萬美元,且准備時間是以月來計算。美軍認為,今后的作戰行動對太空裝備的依賴越來越大,而其他國家正在發展反衛星能力。某些關鍵的太空裝備一旦被對手致盲或擊毀,美軍必須迅速向太空“增援”,這就對快捷而廉價的發射方式提出了很高要求。
據美《防務新聞》網站2009年10月報道,美國空中發射公司正為軍方開發一種新型發射技術,即將搭載衛星的火箭裝在C-17運輸機上。在運輸機爬升到數千米高度時,火箭脫離並點火,將衛星送入軌道。這種方式最大的優點是機動性強,與固定發射基地相比,遭對手打擊的可能性很小。此外,每次發射成本隻有500萬美元,准備時間隻需24小時。
與此同時,得克薩斯大學也在探索一種利用電磁能發射衛星的方式。其基本原理與電磁炮類似,就是借助電磁能將衛星加速到10公裡?秒后發射出去。該研究所專家指出,在今后20年內,電磁發射裝置有望安裝在C-5或者A380等大型飛機上,單次發射成本更為低廉,約為7.5萬美元,發射周期僅一天。
二、太空機動能力
美軍認為,未來的航天器必須具備機動能力,在面臨反衛星武器威脅時,能夠迅速改變軌道躲避攻擊﹔另一方面亦可藉此強化攻擊能力,可有選擇性地“俘虜”或破壞對手的衛星。此外,航天器的高機動性有利於維修或回收其他在軌航天器,或為后者補充燃料,延長其壽命。
目前來看,剛剛升空的X-37B就具有較強的太空機動能力。此外,美軍還在研發具有更強機動性的新概念航天器。☆
三、太空態勢感知能力
為對太空實施有效控制,必須加強態勢感知能力,即掌握繞地飛行的別國航天器的狀況,對其活動進行監控。目前,美軍已建立了由全球25個陸基雷達站組成的太空監視網,號稱“太空籬笆”,但這套系統在陽光直接照射在衛星上時才能看清目標,且對在中、高軌道運行的衛星效果不佳,難以滿足未來需求。
為提升太空態勢感知能力,據《紐約時報》今年1月報道,美空軍已經在2009年10月22日發射了第一代“天基太空偵察系統”衛星,未來還將發射多顆同類衛星組成星座。同時,美空軍透露,他們還在研發一套稱為“軌道深空景象儀”的系統,該系統由在地球同步軌道運行的至少3顆衛星組成星座,能有效監視在深空活動的目標。
四、太空進攻能力
太空進攻能力,即對在軌的航天器實施軟、硬殺傷。軟殺傷指的是干擾航天器的活動使其喪失功能﹔硬殺傷則是利用各種武器對航天器予以破壞和摧毀。
就軟殺傷手段而言,《華盛頓郵報》曾在2009年9月披露,位於科羅拉多州的美空軍第76太空控制中隊部署了至少3套反衛星通訊系統。該系統可對他國的在軌航天器與地面接收站之間的通訊實施干擾,令對手無法借助衛星開展作戰支援行動。同時,美軍還在研發並部署“天基微波武器系統”,該系統由復數衛星組成,可以干擾、破壞其他衛星的電子元件,令其喪失作戰能力。
就硬殺傷手段而言,可供美軍選擇的武器更多。2008年初,美軍使用“標准-3”導彈摧毀了本國的報廢間諜衛星,表明其導彈防御系統同樣具備反衛星能力。同時,美軍還在研發“殺手衛星”。2005年4月,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發射了一顆代號為XSS-11的微型試驗衛星,它在接受作戰任務后,可利用搭載的武器擊落敵國衛星,或對其發動自殺式攻擊。此外,激光武器也是熱門選擇。1997年10月,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靶場,首次向一顆氣象衛星發射了兩束高能激光,使之無法正常工作。美軍還計劃部署天基激光系統,即將激光武器直接部署到衛星上。☆
五、太空防御能力
太空防御能力與太空態勢感知能力和太空機動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太空態勢感知能力為防御提供充分的預警信息﹔太空機動能力則有助於規避反衛星武器的威脅。可以說,在這兩種能力提升的同時,美軍的太空防御能力也得以增強。
美《武裝力量季刊》2009年10月刊指出,為了對太空資產進行有效的保護,美軍還准備建立一套“攻擊、快速偵察、確認和報告系統”,專門對他國航天器的運行情況實施監視。在別國航天器出現異常時,系統將對其意圖進行分析和判斷,幫助指揮官判定其是准備發動攻擊還是存在故障。此外,美軍還在研發包括納米衛星在內的微型衛星。這些衛星不易被對手發現,從而提升了自身的生存能力。
六、支地作戰能力
所謂支地作戰,就是利用太空資源對地面戰場提供支援。現代戰爭的發展已經進入“天地一體化”時代——軍用衛星提供情報並負責部分指揮和控制。美軍的未來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天基資產對地面行動作戰支援的精度、廣度和速度。
以美國積極構建的導彈防御系統為例,為提升對來襲導彈的預警速度和攔截精度,美國防部導彈防御局在去年9月啟用了兩顆“太空跟蹤和偵察系統”試驗衛星。它們在低軌道運行,能利用紅外傳感器探測其他國家的導彈發射活動,並對來襲導彈進行監控,向攔截器傳輸軌道修正數據以實現更精准的攔截。按計劃,該系統將由21顆到28顆衛星組成大型星座,范圍覆蓋全球。☆
七、對地作戰能力
所謂對地作戰能力,是指利用部署在太空的武器系統直接對地面目標發起攻擊。目前,美軍對太空動能武器興趣濃厚,這類武器通過發射高速運動的彈頭直接碰撞摧毀目標。美國《太空戰略》網站今年1月稱,美國正在研發的天基動能武器綽號“上帝之杖”,其武器平台上載有多條用鎢、鈦或鈾制造的金屬棒,每支重約100公斤。當作戰開始后,金屬棒會從地球軌道上發射,以超過1萬公裡的時速撞向地面,威力相當於小型核彈。
分析稱,隨著太空軍事化步伐加快,美軍將借助天基平台逐步建立可用於實戰的常規打擊能力,減少對核威懾的依賴﹔天基武器系統將完成從支援角色向主戰力量的過渡。美軍的做法有可能激起其他國家展開圍繞“制天權”的爭奪,許多人擔心,國際社會廣泛呼吁的“和平利用太空”將因此淪為空洞的口號。(特約撰稿 杜克)★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11547363.html
真實的故事在美國NASA復活的空天飛機背後
神秘的X-37B機械人空天戰機自動駕駛回航地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