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5月9日星期日

7成受訪者認為官員“恐懼”網絡 稱系社會進步

7成受訪者認為官員“恐懼”網絡 稱系社會進步
2010年05月09日11:57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人民論壇》2010012期封面

  核心提示: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民主參與度、信息公開度越來越高,仿佛一切都被置於放大鏡下。據了解,不少官員有很多怕,但最恐懼的是網絡。最近,一些地方官員向人民論壇記者反映,現在地方許多干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網絡恐懼”心理,擔心個人信息、工作疏漏或違規行為會被網絡曝光而一發不可收拾。

  這種擔憂並非沒有道理,從當前網絡上的熱點事件來看,大多和官員有關,比如近期的廣西煙草局長日記事件等。網絡的及時性、草根性、互動性等傳播特性,能使一件事情在短時間內被極速放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讓人圍觀,反應稍慢或處理不當,就可能演變為公共事件。

  當前,有多少官員患有“網絡恐懼”?哪一級別的官員最怕網絡監督?“恐懼”表現在哪些方面?官員“網絡恐懼”如何調適?如何規范網絡監督?等等。針對以上公眾關注的問題,人民論壇雜志在人民論壇網、人民網、騰訊網等做了關於“當代中國官員的‘網絡恐懼’”問卷調查,受到廣大網友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短短3天裡,共有5943位網友參與。同時,人民論壇記者還通過發放書面問卷和隨機採訪的形式,調查干部和普通群眾共計300人。本次調查總計參與人數6243人。

  ·70%的受調查者認為,當代中國官員患有“網絡恐懼”症

  ·排在前兩位的是,60%的受調查者表示“擔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現象被曝光,影響前途”;28%的受調查者表示“擔心私人信息被曝光,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88%的受調查者表示官員的“網絡恐懼”是“好事,說明社會進步了”

  問:多少官員有“網絡恐懼”

  答:70%的受調查者表示“有”;“縣處級”干部最擔心

  您認為當代中國官員患有“網絡恐懼”症嗎?本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0%的受調查者表示“有”,22%的受調查者表示“沒有”,8%的受調查者選擇“說不清”。

  從調查結果看,七成的網民認為當代中國官員患有“網絡恐懼”症。這說明,一方面目前網絡監督在網民(包括官員)心目中的重要位置,網絡輿情已成為干部監督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網絡監督的火爆也反襯出其他媒體監督缺失的尷尬。正所謂“大道不通小道通”,如果傳統媒體不能做到讓某些官員恐懼的話,或許媒體監督的職責讓位於網絡就再正常不過了。

  “哪一級別的干部最怕網絡監督?”人民論壇雜志問卷調查中心對300位黨政干部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選擇“縣處級”這一選項的佔47%,列第一位。而根據記者採訪發現,宣傳部長和縣委書記這兩個群體的官員最怕網絡監督。

  江蘇省某縣宣傳部長坦言,宣傳部長和縣委書記這兩個群體之所以最怕網絡,是因為宣傳部長的職責就是要抓好宣傳工作,宣傳工作搞得好不好直接關系著當地的形象和本人工作業績。而縣委書記作為地方一把手,當地形象好不好、發展得如何,直接關系著一個地區的和諧發展與穩定。他表示,當前網絡防不勝防,許多負面信息一不留神就被人弄上了網絡,這帶給了他很大的壓力。他曾因為本地失實負面消息同不少網絡媒體打過交道,雖然主流網站在他們的要求下刪了帖,但不少博客和地方論壇也對該負面消息進行了轉發,他都不知道找誰去刪帖,隻得隨它去了。“雖然是個失實消息,但網友不知道是假的,已對地方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

  問:官員“網絡恐懼”最擔心什麼

  答: 60%的受調查者“最擔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現象被曝光,影響前途”

  您認為“網絡恐懼”表現在哪些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擔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現象被曝光,影響前途”(佔60%);“擔心私人信息被曝光,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佔28%);“擔心網絡輿論隻看錯誤不顧成績,斷章取義、以偏概全”(佔17%);“擔心網絡監督混淆是非、顛倒黑白,讓人有口莫辯”(佔16%);“擔心一些不良分子借網絡監督為名,行敲詐勒索之實”(佔11%)。

  從調查結果看,“擔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現象被曝光,影響前途”高居榜首,說明網絡監督更多地集中於官員公權力的行使。對於官員來講,尤其是高級官員,你的職位越高,掌握的權力就越大,你的影響力范圍就越大,公眾對你的楷模形象要求就越高,那麼你就越趨近於公眾人物。而作為公眾人物,你本身已經從社會中獲取了比普通百姓更多的利益(當然不僅僅是物質利益),你的部分隱私被公開也是現代社會的正常現象。正因為如此,在西方民主國家,公眾對政府高官,甚至是知名企業老總的道德水准要求比對普通百姓的要求要苛刻許多。

  “您認為‘網絡恐懼’已到了什麼程度?”選擇“有壓力”等選項的達55%,其中10%的受調查者認為“壓力很大,讓人提心吊膽,嚴重影響正常工作開展”;有35%的受調查者認為“沒有壓力,該干嘛還是干嘛”。這說明從一定程度上看,網絡監督盡管在信息披露方面起著極大的作用,但在事件查處和官員的處理方面仍然面臨“短板”,這也說明網絡監督能起一定的威懾作用,但不能起全部的作用。

  另外,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官員如果不做虧心事,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多為百姓做實事,網絡反而還能起到正面宣傳的作用呢!”

  人民論壇記者從採訪中了解到,許多官員不是怕監督而是怕被人斷章取義地將與個人相關的畫面、錄音和文字放上網任人“評說”。另外,官員也擔心除工作以外的生活細節被網絡曝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南京市江寧區房管局局長周久耕,因為一包煙一塊表而下了台。在庭審時,“網絡太厲害”一語道破了周久耕的心聲。問:官員害怕網絡,是好事還是壞事

  答:88%的網友認為是“好事”

  “您認為官員的‘網絡恐懼’是好事還是壞事?”88%的受調查者認為是“好事,說明社會進步了”;6%的受調查者認為是“壞事,不利於干群和諧,社會穩定”;有6%的受調查者選擇“不好說”。

  從調查結果看,官員的“網絡恐懼”是好事得到高度認同,說明做人做事要“心有畏懼”,才能明白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在當代社會,網絡的草根性代表了更廣泛的民意,因此“網絡恐懼”也就是對民意的關注和尊重,當然是一種社會進步。

  調查中一些公眾和網友也普遍認為,這些害怕網絡的官員無論是何種怕法,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害怕監督害怕曝光,是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官員。“在網絡時代或許評價官員的標准之一就是看是不是害怕網絡。”“我們的官員任何時候都可以坦然面對網絡了,那將是社會之進步、民眾之幸事。”人民論壇網網友表示。

  “您認為網上披露事件的可信度有多大?”調查結果顯示:78%的受調查者認為“大部分是真實的”、19%的受調查者認為“真假參半”、1%的受調查者認為“大部分是虛假的”、2%的受調查者認為“說不清楚”。

  這個調查結果,一方面說明網絡已成為普通百姓獲取社會信息的主要渠道,也說明大家對網絡的日趨依賴,因為網絡的便捷性和即時性的確是其他信息傳播渠道難以比肩的。當然,網絡存在著虛假信息也是不爭的事實,但謠言止於智者,我們應該相信廣大網民群體對於厘清真實信息的智慧和能力。在一個信息透明的社會,最終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另外,目前網絡上的大量信息,尤其是新聞信息,仍然主要來源於紙質媒體,如果紙質媒體的公信力不喪失的話,網絡虛假信息就不會有市場。

  問:“人肉搜索”等網絡監督如何規范

  答: 43%的受調查者認為“建立暢通的表達機制,保証傳統監督渠道暢通”

  “您認為目前‘人肉搜索’等網絡監督的缺陷是什麼”,58%的受調查者認為“相關法律不健全,可能會侵犯當事人名譽或隱私”;23%的受調查者認為“網絡聲音不夠理性,缺乏真實性,容易受表面信息鼓動”;22%的受調查者認為“隨意性大,給社會治理帶來難題”;16%的受調查者認為“對監督人的限制不夠,他們可能捏造事實,隨意發帖”。

  “人肉搜索”在諸如通緝疑犯、披露侵犯公共利益的行為、官員腐敗等方面的確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但“人肉搜索”確實應該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行使。網民的群體力量也是一種事實上的公權力,公權力的過度使用甚至濫用,甚至出現“網絡暴力”現象,也是對社會民主法治的侵害。民主是個好東西,但必須有法治來保障,對目前的人肉搜索行為,的確需要健全我們的法律法規,不是禁止,而是引導。

  網友認為,“人肉搜索”可以披露丑惡事實,幫助人民尋找答案,但也會被人利用,如:混淆黑白來提高知名度,侵犯人的私隱。信息時代,在每個人都能憑借互聯網成為信息的接受者和傳播者而彰顯出平民力量和社會正義的同時,“人肉搜索”又恰恰造成權力濫用,導致惡意誹謗、挖人隱私等網絡暴力行為的發生。此外,不少網友認為不論利弊,“人肉搜索”改變了人們對互聯網的觀念,讓網絡變得不再虛擬。

  “如何規范‘網絡監督’”,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建立暢通的表達機制,保証傳統監督渠道暢通”(佔43%);選擇“加強立法,使網絡監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佔40%);“建立網絡實名制”(佔10%);選擇“網站管理者加強監管和調控”(佔3%)、選擇“其他”(佔4%)。

  網絡為社會提供了一個自由表達、聚集民意的平台,但網絡不能等同於制度建設。民主法治社會下對政府的監督是一項多元主體參與、多種形式並存的全方位系統工程,其中,網絡監督的作用越來越大,但也有利有弊。這裡有一個需要和其他監督方式如何相互補充和銜接的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施杰表示,網絡監督目前總的來說還是利大於弊。關鍵是怎麼引導、怎麼規范的問題。另外他還建議建立網絡舉報長效機制,取消網絡實名舉報限制。第一,應該降低網絡舉報的門檻;第二,應該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收集、甄別和處理各種網民所反映出來的信息;第三,應該設立一個專職的網絡發言人;第四,應該保護網絡的有效信息;第五,應該規范網絡各種相關措施。

  面對網絡,我們的官員不應該僅僅是“恐懼”,更不該試圖控制“網絡”,甚至採取刪帖、隔離等非正常手段逃避網絡的監督。在現代社會,政府部門如何與網絡媒體打交道,如何與網民正常互動交流,應該是各級政府官員的一門必修課。 (執筆:人民論壇雜志特約專家、國家行政學院領導人員考試測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劉旭濤,人民論壇記者周曉燕)

(責任編輯:杜博)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1026/11549668.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