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談判基本告敗 專家呼吁發展鐵礦石期貨
2010年05月02日10:07
來源:中國廣播網
於鐵礦石談判的話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它的價格不僅影響到鋼鐵企業的利潤,也會波及到汽車、家電等下游行業,並引發資本市場的反應。在上一期節目中,我們知道,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曾經在一個月前呼吁國內鋼廠統一行動,抵制世界三大礦山的壟斷,但4月28日卻不得不妥協,明確國內鋼鐵企業可以和三大礦山公司分別接觸。這一表態基本宣告了2010年中國的鐵礦石談判以失敗告終。專家呼吁,應該發展鐵礦石期貨,提高我國鐵礦石的定價權。
"鐵礦石"聽起來不起眼,但卻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中鋼協的妥協,很快就引發了鐵礦石、鋼材現貨價格的波動。不過這次卻出人意料,鐵礦石和鋼材的現貨價格不但沒有上漲,反而下降了。蘭格鋼鐵網咨詢部經理馬力說,這是多種因素引發的,其中之一是因為談判基本有了結果,人們對漲價的預期沒有那麼強烈了。
馬力:"前一段4月中旬沖到高點以后,現在的鋼材價格在回調。幅度的話,以北京為例,建筑鋼材類的每噸下跌了200元左右,高點的時候是每噸4600多元,現在是4400多元。鐵礦石價格隨著鋼材的價格也有小幅的下挫。"
記者:"您覺得有什麼原因嗎?"
馬力:"原因主要跟國家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很大的關系,另外就是鋼材現在有期貨,它的金融屬性比較強。鋼材期貨下跌的話,可能導致市場的現貨價格在下跌,同時現在的市場心態比以前要差,鐵礦石談判的結果基本已經定了,大家繼續看漲的因素就少了,之前那種整體看漲的氛圍基本上沒有了。"
盡管鐵礦石價格短期內有了小幅的下挫,但從總體上說,由於世界三大礦山的壟斷,並將長期協議價改為和現貨市場價格的季度定價,我國鋼鐵企業今年進口的鐵礦石價格,已經比去年上漲了100%。因此,企業利潤下降非常明顯,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利潤環比下降14%。
面對這樣的不利局面,中國應當如何應對呢?鋼鐵業研究專家、北京科技大學金融工程系主任劉澄等不少業內人士都在思考,隨著季度定價逐漸成為事實,鐵礦石價格的現貨化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這無疑為推出鐵礦石價格指數以及與之相配套的鐵礦石期貨合約創造了契機。
劉澄:"定價權經過長期的努力,已經從原材料的生產商轉移到金融商來控制了,比如說像倫敦布產金,但它是黃金、石油、鋁等的定價中心。那麼,我們就可以推行鐵礦石商品期貨,期貨交易量如果超過了現貨,實際上期貨價格就可以引導現貨價格了。這樣我們就有定價權了。"
對於如何掌握定價權,其實,包括中鋼協在內的許多業內人士此前已經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呼吁鋼鐵企業統一行動、聯合抵制;與歐盟、日韓等國開展合作;尋找新的進口來源等等。然而,這些措施始終都無濟於事,因為優質資源基本都在三大礦商的手中,供不應求的局面無法改變。
那麼,發展鐵礦石期貨是否可行呢?有分析認為,中國作為鐵礦石進口大國,許多交易都是在國內完成的,中國具備鐵礦石期貨交易市場建立的基本條件。
據了解,目前國際上比較有影響力的鐵礦石指數有三種,分別是總部設在倫敦的環球鋼訊的TSI指數、英國金屬導報的MBIO指數、美國的普氏能源資訊的普氏指數。
目前三大指數全都以中國需求為主要參考目標,但是中國反而沒有自己比較權威的鐵礦石價格指數。
(責任編輯:杜燕飛)
http://energy.people.com.cn/BIG5/11504825.html
鐵礦石三巨頭逼宮中國鋼廠:不聽話就斷貨
鐵礦石: "瘋狂的石頭"演繹"瘋狂的價格"
美媒:中國稀土是"印鈔機" 美將開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